寻访开化纸
“蔓衍空山与葛邻,相逢蔡仲发精神。金溪一夜捣成雪,玉版新添席上珍”。这首《藤纸》诗,是清代诗人姚夔描写开化纸的。
开化纸,因产自开化县而得名。它质地细腻、洁白,纸张薄而韧性强,柔软可爱;摸起来手感柔润有韧性;在白色的纸上常常伴有一星半点微黄的晕点,如桃红,所以也叫“桃花纸”。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150多年时间里,清朝宫廷里刊书,以及江南扬州诗局所刻的多种书籍多用这种纸。近代著名藏书家武进人陶湘就最喜欢收藏殿版开化纸印本,当时人誉称其为“陶开化”。
嘉庆之后,这种纸的产量大为减少。是何原因,目前尚无史料记载。不久前,笔者一行走访了村头镇礼田村形边自然村,寻访有关开化纸的情况。
形边村88岁的老人徐柏春回忆说:“我祖上就是造纸的,我的祖父徐樟义、曾祖父徐石冠都是造纸能手。历史上,我们居住的形边村除了一两户人家不做纸活,几乎都做纸。村民把做好的上等纸卖了,挣来的钱很好地贴补了家用。”
徐柏春老人又说:“当时家里做纸用的材料是自家到山上去采摘回来的一种植物,叫做‘山桦皮’。用‘山桦皮’做纸是个吃力的苦活,要打浆、浸泡、用脚踩、还要挑到大溪里去淌洗、晾晒。做成的纸成品一般就叫做 ‘绵藤纸’、‘绵纸’或‘藤纸’。在当时,‘绵藤纸’是很好、很金贵的东西。一般家里的田契、地契、房契都用这种纸来写。写好的字不会褪色,虫子不咬不蛀,便于长久保存。”
徐柏春老人说,家家户户造好的“绵藤纸”要按规定每年每户上交朝廷500张,剩下的就销往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直到解放前,还有人专门上门来收购“绵藤纸”,“因为销路好,能赚钱,邻近的风川、源头、石畈、田里村也都纷纷效仿做‘绵藤纸’。有些人家不会做的,就来我家请我的家人当师傅。一时间,我们徐家师傅很吃香呢。”
徐柏春的儿子、60岁的徐志明补充说:“当时周围的村庄农户及大溪边、小溪边都有村民在做纸活,20刀一捆,一捆是1000张。”接着,他拿出一本祖上留下的“地契”,这本“地契”就是用自家做的 “绵藤纸”写的。纸张已经很陈旧,但纸质很好,用手抚摸,感觉纸张柔软、爽滑,纸质有点厚,手感有点像宣纸,又有丝绸的细腻感。纸张上有细细的、斑驳的细纹。随后,徐志明拿出一张布满灰尘的晒纸网,大小比16K纸稍微大一些。村口田畈上,尚存一个旧时用过的舂纸浆坑(纸槽),约3平方米,前方是一条小溪,由纸槽舂纸打浆再到小溪里淌纸(洗浆),很是方便。
通过走访,我们初步得到有关开化纸的情况:制作“开化纸”的原料主要是山桦皮和生长在荆棘丛中的野皮、黄桉皮、葛藤等四种,其中的黄桉皮最为名贵,它皮质细腻、柔韧,要到白石尖那样的高山石壁上才能采得到。制作开化纸的程序一般为:采料、炊(煮)皮、沤皮(加石灰)、揉皮、打浆、洗浆、配剂、舀纸、晒干收藏。开化纸的销路主要是:一路是开化-淳安-建德-桐庐-杭州;二路是开化-衢州-金华-永康-台州;三路是开化-玉山-上饶-南昌-景德镇;四路是开化-屯溪-徽州-合肥。据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有台州经销商到石坂、形边村来订购绵纸,其中就以徐柏春、丰一心、余坤方、徐樟清等几家作坊生产的绵纸最为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