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勤成功捐献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开化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是一名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10月30日,来自我县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董勤在经历了6个小时的采集后,成功捐出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者及家庭送去了生命的希望。虽然看起来有些疲惫,但董勤依然笑容满面,他告诉记者,自从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那天起,他就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给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出生于1972年的董勤同志是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于2011年7月1日采集血样志愿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者。“这些年来,我每天都坚持锻炼、定量饮食,为的就是保证自己的身体能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董勤相告,两个月前接到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对成功,他心里格外激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检查和锻炼,使身体的各项指标达到了捐献要求,并依次通过了各项体检。
工作中认真细致生活中充满爱心
说起董勤同志,无论是在他之前工作过的县委组织部,还是现在的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只要与他共事过的人都会坚起大拇指。在工作中,董勤总是兢兢业业,作为一名驾驶员,只要单位有需要,他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并像保护眼睛一样的保护着自己所驾驶的那辆公车。“董勤性格脾气好,与大家相处的很融洽,工作中时刻都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葛察冰告诉记者。在生活中,董勤也是一个十分富有爱心的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每年都会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截至目前他已累计献血20余次,共计献血7700毫升,并荣获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坚强面对疼痛积极主动捐献
10月26日,董勤在县红十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省中医院血液科后,立即进行了各项检查,并注射了动员剂。在随后几天时间里,董勤便出现了注射后的腰酸腿疼反应,但他仍然克服酸痛,坚持早晚到医院注射动员剂,按要求参加各项体检。谈起这些天的感受,董勤告诉记者,注射了动员剂后虽然有些难受,但想到自己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他依然感到十分快乐,这也是他坚持下来的动力。
为了给董勤提供最大的方便,省中医院也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为了最大限度的为董勤缓解疼痛,省中医院还专门为他安排了中医推拿理疗;董勤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及亲朋、战友也纷纷上门探望、电话慰问,给他送去了温暖的关怀和鼓励。
10月30日上午8点20分,董勤顺利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据医生介绍,造血干细胞的采集,目前主要采用采集外周血的方式进行,就是注射动员剂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后,直接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输回捐献者体内。整个过程和捐献血小板差不多,但时间比捐献血小板要长一些。干细胞的采集量根据患者的需要而定。对方是体重57公斤的成年人,需要的量相对要大一些,而董勤的体重为72公斤,因此采集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些。在6个小时的时间里,董勤一直躺在床上,双臂平放,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直守护在旁边,用按摩手指的方式帮助他缓解手臂的麻木感。
一个温暖的目光、一句温馨的问候、一段耐心的等待……在大家的鼓励和安慰下,历时6个小时的采集过程很快就结束了,大家纷纷向董勤投去了赞赏的目光。“爸爸你真棒,你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听见11岁的儿子董昊在床前的鼓励后,董勤坐了起来,激动地说:“我现在很好,希望受助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中,为他人带去生命的曙光。”
在采集即将结束时,受助患者所在医院的工作人员还代表受助患者为董勤送来了鲜花和感谢信。
“董勤同志是我县首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余志俊告诉记者,董勤的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与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诠释了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体现了当代青年勇于奉献社会、争当时代楷模的高尚品德,
红十字会的呼吁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是人体自身的宝贵资源,这是一种有着很强的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的物质,在人体里担负着造血的任务,人血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都是由造血干细胞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来的。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症等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成为一种挽救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有效手段。“捐献造血干细胞既没有痛苦,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更不会减弱捐献者的免疫和造血功能。但对血液疾病患者来说,却是重获生命和健康的希望!”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呼吁,全县广大市民朋友立即行动起来,主动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为积极有效地救助弱势群体,为建设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做出积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