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城郊农民“菜篮子”里的致富经

2016年9月5日 18:35

  8月26日上午,暑气仍未消,刘根水在自家的大棚里低头栽种下一株株秧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直直地滴落在土壤中。他的身后是一垄垄翠绿的水白菜,“这几天白菜价格好,批发价都能卖到3块5哩。”

  刘根水今年56岁,是芹阳办事处龙潭村的一名普通农民。龙潭村地处芹江以东,与县城不过1公里的距离,一座上溪大桥横卧在九曲芹江之上,将龙潭村与县城相连。刘根水与这个村子里的所有城郊农民一样,用勤劳的双手耕耘着这片土地,为城市输送着新鲜、绿色的蔬菜。

  刘根水家中有2亩多的土地。夏末初秋的时节,刘根水大棚里的白菜、苋菜、苦瓜、丝瓜、南瓜等长得正好。“等这波菜种完,接下来就要种芹菜、菊花菜、小葱、大蒜了。”刘根水种菜的“算盘”打得门儿清。翻土、犁地、播种、施肥、疏土,刘根水正在土地上进行着一道道生产工序,成熟的菜还要经过采摘、整理和清洗,才能进入流通市场。

  “20多岁起我就在在这里种菜了。”刘根水记得十多年前,这儿还是一片一片的水稻田,“村民们考虑种粮食没收入,就将这改成了菜地。虽然种菜更辛苦,但是收入比以前高多了。”过去,刘根水和村民们不懂大棚技术,只能种植普通蔬菜,土种土卖,价格也很低。现在利用大棚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价格高品种也多,一年四季天天都有菜种,生活越过越红火。

  在同组的村民老郑眼中,刘根水是种菜的一把好手,夫妻两人非常勤劳,一季都不落下。老郑告诉记者,“因为他们勤劳,年收入也比我们高一些。老刘一家年收入至少有9万,我们家年收入7万左右。”

  去年,刘根水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用来代替骑了多年的人力三轮车。“十五年前,我们还是用扁担的哩。凌晨天刚亮,大家就用扁担将新鲜的蔬菜挑到城南,行情不好的时候要卖到傍晚才能回家,中午就啃一下自己带着的干粮。”刘根水回忆道:“二十年前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桥,我们去城里卖菜还要划船。现在可好了,交通越来越发达,我们去城里也越来越方便了。”

  现在,“白天种菜、晚上卖菜”已经成为刘根水等城郊农民的生活写照。晚上11点半到1点,刘根水装着满满一车新鲜蔬菜到商贸城进行蔬菜批发。第二天,他的菜就会出现在超市以及马金、村头、大溪边等地的菜市场上,满足着人们对绿色蔬菜的需求。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胡卓姗    编辑: 郑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