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教育 扬帆起航
“再穷不能穷教育”,开化地处偏远山区,虽然经济欠发达,但开化教育却在推进均衡、优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三项工程”稳定山区教师队伍
塑胶跑道、灯光篮球场、足球场……你会把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和偏远的农村完小联系在一起吗?而事实上,它们却同时“出现”在一所在编教师仅有10人的山区小学——苏庄镇富户小学。
“我们学校不仅环境好,连教师的待遇也是棒棒哒。”来自衢州的年轻教师程笑笑告诉记者,富户小学离县城较远,生活极其不便,年轻教师们的心都“飞”到山外去……可是这一切在2015年悄然发生了变化:校园、宿舍美了,公共浴室建起来了,每逢周末、节假日,学校的“假日厨房”还能解决外地教师的吃饭问题。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边走边访”、“钓鱼”、“投篮”等业余活动,让年轻教师不再感到孤单、寂寞。
开化地处偏远,教师生活清苦,优秀教师留住难、新教师招录难,是开化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第一难题。近年来,开化县教育局实施委培代训工程、骨干引领工程、温暖人心工程等“三项工程”,在稳定教师队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3年11月,县教育局与衢州学院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开始实施定向委培工程。计划从2014年到2018年,委托衢州学院每年定向培养20名小学全科教师,实行毕业后的定向就业机制,保证了农村学校从教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此外,我县还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了崇化中学,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通过“山海协作”平台,加强与余杭区、嘉善县的结成交流,以师带徒,进行结对帮扶培训,帮助开化县各学校培养优秀教师……
一个好校长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近年来,县教育局十分重视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公开选派城区学校骨干中层到农村偏远学校担任校长。这些年轻校长有想法、有激情、有干劲,给农村薄弱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得到了快速提升。此外,还鼓励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不仅发挥了骨干的引领作用,还进一步推进了乡镇之间、城乡之间教师合理有序流动,优化了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教师驿站就是我们的家。”北门小学教师姜军告诉记者,大家一起运动、看电影、吃饭……既解决了居住问题,又拉近了教师间的距离。姜军老师口中的“教师驿站”是3年前由北门小学原学生公寓按照青年旅舍的标准改造而成的,共116间,城区无房的外地青年教师、农村学校教师进城办事或者参加培训都可免费入住。与此同时,“假日厨房”、宿舍改造、交友平台等一系列的“温暖工程”留住了人才,温暖了人心。
“十百千万”打造美丽校园
春日的阳光照耀在开化一中的操场上,懒懒的、暖暖的,绿色的草坪、洁净的通道、宫廷式的路灯……美不胜收。如今,我们的开化的校园处处是花园!瞧,北门小学的玫瑰花墙、开化二中的珍稀植物园、马金中学的“毕业林”……置身在花园中学习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呀!
近年来,县教育局以“校园洁净环境美、生态文明和谐美、文化浓郁人文美”为基本目标,开始实施美丽校园“十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移植各种苗木7600余株,绿化彩化面积达130多亩,基本实现了“大树入校、围栏披绿、校校有景”,将我们的校园装扮成了美丽的花园。
不仅如此,我们还赋予了校园更多的文化。2015年,县教育局举办了首届校园艺术节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师生,班班开展、人人参与,以此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展示教育成果,提升教育形象,努力发挥“美丽教育”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服务功能。全县学校积极行动,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主题,以挖掘和提炼校训、校标、校歌、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精神为突破口,营造物质和精神交融的校园文化氛围。
“借力扬帆”助推山区教育发展
为了能早日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我县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企业、人士,加大教育宣传,凝聚各方力量助推山区教育发展。依托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对欠发达地区政策帮扶之力,争取项目支持,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在用好政策之力的同时,也积极用好社会之力。全县乡镇学校积极开展教育发展助推行动,成立乡镇教育发展工作小组,编制发展项目,设立助学励学基金,开化山区教育掀起了捐资助学高潮。中村、华埠、苏庄、何田等乡镇的6所学校操场得到社会人士的资助完成塑胶彩化工程;中海集团在中国海外马金希望小学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教师嘉奖金”制度;农业银行每年开展“农行助学行”活动;华埠镇中心学校和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华康”奖励基金协议;中国狮子联会浙江幸福同城服务队到林山乡中心学校送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