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开化清明粿

2016年4月1日 21:21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孔子说的“不时不食”是精髓所在。清明节就快到了,开化到处弥漫着清新的艾草香气。深吸一口,那是家乡的气息,母亲手中的味道。

  大龙山的张舍娟就是这样一位母亲,每年的清明节,她都会为家人张罗美味的清明粿。

  大龙山,位于钱江源第一镇——齐溪镇大龙村。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2%,有“万亩森林绣大龙”之称。大龙山还是开化龙顶茶的发源地,村后最高的山海拔近1200米,极具灵气。春天的大龙山,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最好的艾草就生长在这山峦之间,隐藏在花草之畔。

  张舍娟提着篮子,弯下腰细心寻觅。找着了一棵,用剪刀轻轻剪下,阳光下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艾草不用多,一小撮就够。

  采好的艾草洗净,焯水,捏成团,张舍娟提醒,焯水时要兑点石灰水,这样艾草团子的颜色更碧绿。

  用石器捣碎,保证艾草最原始的香味,软糯有嚼劲,回味更悠长,不失为一种返璞归真的饮食文化。

  艾草已经准备好了,张舍娟忙活起做粿用的米粉了。加工米粉的作坊是个传统的水碓,主妇们将泡过水的大米倒进石臼,在水车的带动下,石砧有规律地舂米。张舍娟在一旁把细粉筛选出来,个把小时,就加工完成了。大龙的村民最有口福,用水碓舂出来的米粉做成粿口感要好得多,更有韧性,还能吃出大米的甜香。水碓敲出来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民间老百姓的智慧。

  有着20多年做粿经验的张舍娟轻轻松松地就把艾草团子和米粉按比例搅拌均匀,包上事先准备好的猪肉、白豆腐干、酸菜、葱等馅料,顺势捏圆,一个清明粿就完成了。喜欢吃甜的也可以包进细腻的糖豆沙,找来家中祖辈传下来印有漂亮花纹的模子,轻轻一压,富有童趣的花纹就出来了。再将它们用箬叶垫底,上笼就蒸。

  等待的时间往往最漫长,一旁的嫂子频频往土灶添柴,盼着清明粿能早早出锅。

  闻着香气正好,清明粿已经熟透,色泽鲜绿,像一件精美的玉器。艾草的异香和米粉混合,承载着这个季节独有的气息,咬上一口,是家的味道。孩童似是不懂,大口咀嚼,满是欢喜。

  和清明粿同时期的美味还有清明粒,有人也称“清明泪”,圆圆滚滚的小颗粒,他们说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行人泪。听之,也觉得确有道理。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做清明粒,邻居的女人们闲来没事,串串门,帮帮忙,搓起清明粒的动作看着也是老手。

  择些菜心,切点火腿肉丁,炒一大碗清明粒,色泽鲜亮,细细品来,糯韧绵软,那美味,让人无尽遐想。

  到底是节日赋予了食物特别的味道,还是食物烘托着节日的氛围,难以定论。清明将至,这一口清明粿带来的是回味,还是回忆,或许也只有每一个开化人自己的心里才有答案。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编辑: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