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时光行走在教育之流

2019年9月30日 10:07

  最初的记忆始于垂髫,那年才四岁。我依稀记得父亲务工回家时,给我带了一套短袖汗衫,那是我第一次对新衣服的印象。这印象在记忆的长河里熠熠发光,拆包装瞬间的喜悦之情记忆犹新。

  父亲曾跟着外公学习木匠手艺,后来才娶得我母亲。蹒跚学步时,是母亲独自在老家带着我,那时父亲已经“独立门户”,和他的工友们在镇上、城里,或做小工或包工。那时对父亲的印象是极少的,更别提见面的次数了。整个读书时代,父亲给我印象是非常严厉。我最早读书的学校是村里的教学点,学校门口与我家后门面对面,仅隔二三十米。只有一个班,班里却有三组不同年级的学生,而我上的便是学前组。其余的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老师授完学前组的课,给我们布置作业后再给一年级同学上课,依次轮流。

  (一)

  1953年出生的父亲,也是这里上的小学,那时奶奶家里一贫如洗,大伯、大姑姑、二姑姑和父亲四兄妹要靠采猪草、砍柴贴补家用。大家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下的一点点余钱给四兄妹买支铅笔去上学。父亲只上到了小学三年级,生活拮据不得不辍学务农。听父亲说,姑姑因为上学路上掉了铅笔,回家被奶奶大骂一通,然后禁止她上学,直接充当劳动力去了。在我上学的时候,每次父亲教训起我,他总会提起自己“辉煌”的历史:没有背景,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派村里优秀小学生代表去县里参加会议,他总是其中之一;父亲工作时因识得一些字和为人可靠就被叫到生产队里帮忙记工分。他非常努力,通过一本字典勤奋自学和虚心请教别人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每当听他说起这些“陈年往事”,总可以感受到他神采奕奕,空气中散发着无比自豪的味道,身边的我们仿佛也被这种“成就感”所感染,小时候觉得父亲真牛,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像父亲那样上进、勤奋、努力……

  (二)

  生于1990年的我,是典型的“九零后”。在村里读的“学前班”,一年级时,家里便将我送到了县城南门小学上学。那时农村转居民户口特别难,除了要交每学期的学费,还要比其它同学多交每学期1200多元的借读费和赞助建设费,相当于那时青年教师三个月工资。至今父亲仍完好无损地保留着那些上学缴费的收据。读书时期,父亲收拾床头柜抽屉,时不时他就会拿着那张印着不清晰复印纸笔迹的收据,在空中晃着,远远地对我说:“你看看哝,这个钱交去交去,你读书还不用功点!”那时听着这话就像耳边风,不懂什么意思,照样还是顽皮。

  直到工作后,我偶然看见那些藏在父亲床头柜里用塑料塑封袋保存得完完整整的各种票据,我幡然醒悟,他们付出的仅是金钱吗?这背后有离乡举家迁徙,适应新生活,母亲托人找单位,适应新工作,每一个决定对他们来说都是煎熬的。现在回想起在县城上学的情景,享受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氛围,甚至师生关系都是让我终身受益的。记得学校“六一”选排节目,那是我第一次上台;学校社团活动,我学了腰鼓,那时候还有幸参加了欢迎奥运冠军占旭刚回家的腰鼓礼仪队;五年级时,我们小学迁至凤凰山下,享受了半年新校园。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半包围式的教学楼中心一座假山景观异常别致,点点滴滴,无不让五年级的我对母校充满留恋。后来我顺利地上了开化二中,初二时我们从阴暗潮湿,破旧拥挤的旧教学校,搬进了新教学楼,教室宽敞通透,前后两大面墨绿色的磁性黑板。那时候也只是实验室里才有投影,只有计算机房里才有电脑,在学校里我接触到了电脑,学会了简单的操作,还申请了QQ。新的一切都得益于“父亲”对我付出的那份沉甸甸的教育之情、父爱之情,这些记忆那么与众不同,难以忘怀。

  (三)

  时光荏苒,2019年的今天,我漫步在校园内,周围的栅栏上挂满了蔷薇花枝,春季花朵娇艳欲滴,点缀着校园,和一排苍翠欲滴的水杉连接着警务室与校园尽头,一棵四十年树龄的梧桐下一张圆形石桌,四条石凳,学生们课间围坐着探讨课业,认真阅读的模样若隐若现。

  移步教学楼,教室与走廊里都铺满了塑胶地板,教室门口的花架上摆设了各类植物与花卉。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或教育或警示作用或诉说着孩子们的学习收获。几年来,学校教学设施都在发展更新,配备了护眼节能灯,多功能教学一体机,实物展台等。舞蹈房、手工坊、电脑室、书法斋、心理健康辅导室,科学实验室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现代化、科技化的气息铺满校园,然而这只是一所仅有100名学生的农村小学。

  韶华易逝,不觉间我在这里已经任教五年,山村夜晚分外宁静,任由思绪跳跃。时代变迁,教育从一支粉笔搭配破黑板到现在多功能一体机教学,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承载了多少人的回忆和梦想。我已经成为一名教师,携着父亲授予我的教育锦囊,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温暖童心,萤火相伴”,看着一双双纯粹、充满期待的眼睛,我仿佛看见了自己幼年时“留守儿童”的影子,不由地生出爱惜之情。他们对父母之爱的渴求,对亲子互动的渴望,对家庭团圆的期待。孩子像一张白纸,但愿老师的陪伴能在他们心中画上“一抹阳光”和“一丝温暖”,愿学习能在他们心中画出向善乐学,自信担当的模样……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余向荣   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