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苞芦粿 脚踏白炭火 一到冬天 这种开化小吃就让人垂涎欲滴!
眼下时值冬季,想必开化一些乡村农户早已把火炉搬出来了,一家人围着大火炉一边取暖,一边吃着火炉上烘的苞芦粿,还有热锅里翻滚的炖萝卜,印证了那句“手捧苞芦粿,脚踏白炭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民间小调。这里所说的苞芦粿,其实就是玉米粿。
玉米粿在开化流传历史悠久,开化山区田少山多,主要依靠玉米来补充粮食不足,玉米粿也就成了农人上山下地的充饥粮食之一。几十年前,移民到开化的新安江人也把淳安风味带到了开化。因为玉米粿容易保存,还可以作为干粮。所以,玉米粿不仅仅是一种风味小吃,更承载着一份忆苦思甜的含义。
你吃过玉米粿吗?吃过就随小编一起,回味一把儿时的味道,没吃过不如也来了解下,有机会可以尝尝这粗粮细作
开化人都特别爱吃玉米粿,童水娇大妈就是其中一个。每隔一两个星期,都会烙一些玉米粿。她说:“那时候家里穷,能吃到苞芦粿的都是一种享受!”
童大妈告诉我说:“苞芦粿分两种,一种是有馅的,一种是没馅的,也叫实粿和菜粿。以前家里穷没有条件,基本上做的是实粿,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喜欢吃菜粿。”
燃起柴灶,铁锅内盛入适量的水,待水烧开了,将苞芦粉倒入让其煮沸,边煮边用锅铲拌搅,搅着时用力翻压,并适时加入开水,慢慢地粉成团了,将其掏起放案板上。接着将粉团反复地搓,边搓边均匀地把粉团分成一个个小粉团,再将小粉团用手掌挤压,挤压成厚薄匀称而圆的馃。做好的馃放入热的铁锅煎,锅不要太热或太冷。掌握好火候,待到馃的两面都黄硬了,便可以配合腌菜、萝卜条、豆腐乳食用。大妈讲述了儿时母亲做玉米粿时的场景。
菜粿又是另一种风味,菜馃的馅用芥菜或酸腌菜,剁上白豆腐,再拌上少许香葱,添少许肉末,洒上些猪油,搅拌均匀,馅料就准备好了。
包玉米粿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看着大妈轻轻松松包了二三十个,小编我也忍不住动手尝试了一番,结果屡试屡败……对于没有基本功的人而言,烙玉米粿的难度系数实在太大了!
接着最重要的工序就是烙粿了,将锅烧热,在锅里倒些油,包好的粿就可以下锅煎了。煎的过程要时不时翻面,待到粿的两面稍微有点焦黄时,这苞芦粿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了。
拿碗夹了个金黄色、圆圆的、冒着热气的玉米粿,咬一口,薄薄的粿壳,脆脆的,里面的玉米粉,松软甘甜,玉米香味实足,再吃一口就吃到里面的酸菜豆腐肉末馅,酸酸辣辣的,味道好极了,令人回味无穷~
“好吃,好吃!”我有滋有味地吃着。大妈笑着看我吃粿的样子说:“喜欢吃,就多吃点,苞芦粿要多吃才好。我们小时候是吃苞芦粿长大的,力气都比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大,干起活来也厉害,担起东西爬山走路气都不喘。”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玉米粿并未退出开化人的餐桌,反而还作为一种当地特色被搬上了酒店餐桌。想必外来人吃的只是玉米粿的浓郁香醇,对于开化人而言,却有着别样的情怀!家乡美食,就这么增增减减地流淌在开化人的血脉中,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