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乡蹲点调研手记
清水鱼曾是开化农民自给自足、招待客人和敬送长辈的“副产品”,如今成了集体消薄、农户增收的“富产品”。要挖掘鱼文化,拓展鱼内涵,以鱼促旅、以旅兴鱼,不断提升附加值,让开化清水鱼“有文化”“有故事”。
如何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是我一直思考探索的课题。5月6日,我就清水鱼产业发展,来到核心产区--何田乡蹲点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启发良多。
“忧”与“盼”的交织
何田乡地处偏远,山路与水路并肩蜿蜒,是中国清水鱼古法养鱼第一乡,有600多年的养殖历史,现有鱼塘2378口,是开化的“鱼香小镇”。
来到晴村,村党支部书记余思昌介绍,去年村集体投入4万元发展了1亩清水鱼养殖基地,不到一年时间就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今年打算扩大养殖规模。
乡党委书记徐城生告诉我,去年,全乡10个行政村有6个依靠发展鱼塘,当年都完成了村级集体经济消薄任务。这让我深受启发:开化还有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要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这种模式。
但村民们也有忧。去年"6·24"洪灾让开化的清水鱼减产260吨,直接经济损失1300万元;柴家村村民何香花家的鱼塘每年卖鱼能增收7000元,但去年受病害影响,只赚了3000多元,急盼能规避风险。我当即交办,要求分管副县长牵头抓紧研究村民的诉求。
柴家村是农家乐特色村,经营户余明贵每年养殖清水鱼550公斤,去年营业额20多万元。他最期盼的就是交通能更加便捷。我告诉他,通往何田的徐齐线已列入改造计划,即将动工。
村民的“忧”和“盼”,让我深思。此前,县里已着手开展病害预防,看来还是要再进一步采取措施,全面推广恒温循环水养殖技术,有效解决水污染、用水不足、鱼病害相互传染等问题。同时要强化政策设计,在精准有效扶持的基础上,加快政策性保险落地,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产与销的“博弈”
田畈村村民汪名娥几年前因意外失去了左手掌,但依靠养鱼,每年收入都超过10万元。她告诉我,这些年政策好,市场销路也好,鱼根本不愁卖。
寓外乡贤廖立忠介绍,现在清水鱼主要销往西湖国宾馆等知名餐饮企业,要继续开拓上海、杭州市场,经常会因供给不足导致“收不足鱼”。他分析,市场年缺口达250万公斤,但目前全县年产只有180万公斤。
渔趣家庭农场是廖立忠的供鱼大户,农场主汪立友2008年回乡养鱼,还办起了农家乐,现在每年营业额超过50万元。我问他,有没有扩大规模打算。他却说,最紧迫的是建一个水质净化池,鱼要多养,但水环境更要保护好。这让我感到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生态自觉深入人心,担忧的是如何科学处理好环境承载力和规模养殖量的关系。
靠水吃水,但决不能竭泽而渔。据测算,开化清水鱼最大养殖量为年产360万公斤。为此,要加快制定出台清水鱼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做到有序发展。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产销对接,架起农户与市场的桥梁。
“副”到“富”的转化
传统意义上的清水鱼,是自给自足、招待客人和敬送长辈的“副产品”,如今也成了集体消薄、农户增收的“富产品”。在座谈会上,养殖大户、乡村干部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着清水鱼从“副”到“富”的转化。
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转化正是“两山”重要思想的成功实践,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生动演绎,发展清水鱼产业前景好、潜力大,完全可以做深做足系列文章,提升清水鱼附加值,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挖掘鱼文化,拓展鱼内涵,让开化清水鱼“有文化”“有故事”。要加强鱼旅融合,打造好访古问鱼精品线,以鱼促旅、以旅兴鱼。要创新营销模式,推广清水鱼溯源标识体系,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办“周末鱼塘”,促进线上线下互动……
5月17日,根据蹲点调研中村民的所忧所盼所求,我组织召开了清水鱼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明确了布局图、新政策、任务书、时间表,落实了县乡干部联户包村等举措。我期待,这“一条鱼”越养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