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徐卫君:亦武亦文,永葆激情

2017年10月18日 15:09

  初识徐卫君的时候,他正在训练场上指挥战术队形训练。他皮肤黝黑,矮个敦实,示范动作干脆利落,指挥队伍声若洪钟,民警们一听那浑厚高亢的声音就不自觉地立正、稍息。

  徐卫君,1973年4月出生,现任开化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教导员。

   他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

  徐卫君当过兵,扛过枪,站过岗,提起“教官”身份,得从他的从军历程说起。

  18岁那年,徐卫君高中毕业后入伍,曾在第二炮兵(现火箭军)服役15年。随着导弹部队的发展,他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共和国的营职干部。在军队里,他带领的队伍曾荣立集体二等功,本人也多次立功授奖。1999年,在建国50周年大阅兵时,他是39方队的训练教官,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

  2005年,徐卫君转业后进入公安队伍,先后在派出所、巡特警、政治处、情报指挥中心工作。多年来,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发扬“砖块”精神,哪里需要搬哪里,干一行爱一行。从警12年,有一点始终没变:他一直担任开化县公安局的警务技能教官——他夺得过全市特警指挥员比武第一名;他坚持专业训练课题研究,在市警校讲坛上深受学员们欢迎。2017年9月,徐卫君被评为“衢州市优秀兼职教官”。

   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在开化县公安局,徐卫君是个有故事的人。

  这里得讲两个故事,一个发生在派出所的深夜,一个发生在巡特警大队成立的第一天。

  2005年,徐卫君转业到公安的第一站是城关派出所,负责巡逻中队的日常工作。说起那段日子,徐卫君记忆最深的是2006年12月下旬的一天夜里,一名女孩因感情纠纷,跳入一桥中段的芹江。

  正在巡逻的徐卫君接到指令,迅速赶赴现场,带着一根绳子就下了河。

  100多米宽的河面,刚下过雨的水流湍急刺骨,沿着微弱的水面反光,徐卫君游得很快,在河中间找到了跳水女孩,绑好绳子后在同事们的拖拽下救起了女孩。所幸女孩身着棉衣,浮力较大,只是惊吓过度,处于晕眩状态,送到医院抢救后很快苏醒过来。

  虽然有惊无险,但回忆起还是挺可怕的。也是从那时开始,徐卫君有意识地学习游泳和救生技巧,特别是雷打不动的冬泳训练,现在他已是一个“浪里白条”。他认为,这是公安一线民警必备的技能。

  巡特警老队员都记得,2012年5月15日大队成立当天晚上10时许,徐卫君开车带着队员正在江滨路巡逻,突然一辆无牌黑色的奥迪车从弄堂里冲出,左拐上了江滨路直往城北方向开,速度很快。

  徐卫君马上警觉,驱车紧跟着这辆奥迪车,在红绿灯处将这辆车拦下。经查,车上5名小鬼神色慌张,身上有血迹,且奥迪车后备厢内有十几把砍刀。徐卫君立即组织队员进行控制,顺利破获了当日发生的一起恶性伤害案件。

  那一年,他和30名特警队员一共抓获嫌疑人员120余名,在逃人员12名,震慑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那一年,他还利用训练间隙,教会队员大鼓、小鼓、锣、镲的击打技能,拉起了大队的威风锣鼓队,丰富了大队的业余生活。

  他是一个作家“文学梦”是他创作的动力

  问起徐卫君何时喜欢上文学的,他说最早的文学梦始于小学,那个年代的农村想找到一本书是一种奢望,他在家中木板房的阁楼上翻到了两本书:一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本是卢卡努斯的史诗《法尔萨莉亚》。两本都记叙了一个民族在艰难困苦中战天斗地的乐观精神,这对徐卫君影响很大。后来在西安“火箭军大学”读书期间,他加入了学校文学社团“爱晚亭”,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和诗歌;大学毕业后到深山老林执勤训练、站岗放哨,创作是他排除寂寞的唯一方式。他常给报刊投稿,一坚持就是20多年。

  在衢州的文学圈子里,徐卫君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20多年间,他先后在《人民公安报》《浙江日报》《浙江作家》《钱江源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了近30万字的文学作品,并出版了个人诗集《文礼》。现在他是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开化县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徐卫君笑称自己是个“不务正业”的警察,下班后,业余时间都给了阅读和创作,阅读和创作又滋润了公安工作,文学成了他的一个情结。他说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部队的教育,公安的培养;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始终要政治可靠,工作勤奋,清白从警,踏实做人,做一个和平时期的“英雄”。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汪群雄   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