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大山里走出的红门“刘关张” 千里之外同书报国强军梦

2017年7月28日 16:41

  廖德智,福建公安消防总队龙岩支队特种车驾驶员,三级警士长;罗佳圭,福建公安消防总队龙岩支队特勤中队装备技师,三级警士长;汪瑜,福建公安消防总队龙岩支队连城大队中队长助理,三级警士长。

  他们是战友,是同学,更是同乡;他们同一年从同一个地方——开化何田走出去,奔向同一个战场——福建龙岩。他们的战场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17年的水火洗礼,已令他们百炼成钢。有人称他们三人是新时期的红门“刘关张”。

2016年9月合影 从左到右,第二廖德智,第三汪瑜,最后一个罗佳圭

  为梦想选择军营

  廖德智是何田乡六联村人。1981年8月出生的他是三个人中最大的。“那我们三个人都是在何田乡初级中学读书,是同一届的。我在一班,罗佳圭在二班,汪瑜在三班。”聊起读书时的情景,廖德智笑称三个人的分班似乎根据年龄大小分好的,“罗佳圭是1982年2月的,汪瑜是1982年7月的。”“我和廖德智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一起,我们的父亲也是好朋友。汪瑜是何田乡柴家村的,我和他是在读初中是认识的。”来自何田乡方心村的罗佳圭告诉记者。

  初中毕业后,廖德智和罗佳圭在衢州汽车技木学校读书,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技术。从小怀揣着参军梦的汪瑜则来到开化县渔塘农中军人预备役班求学。

  “2000年10月左右,我父亲打电话告诉我县里开始征兵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兴奋了好一阵子。”罗佳圭说。带着对部队的无限向往,罗佳圭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廖德智,并商议着一同回家报名参军……同样,怀着儿时参军梦的汪瑜选择了军营。2000年12月,他们三人同时走进了军营。

  用汗水浇灌精彩人生

  那一年,廖德智19岁,罗佳圭和汪瑜18岁。就这样,三个人又再一次在军营相聚。在新兵连三个月的艰苦集训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地方青年向武警战士的蜕变,稚嫩的面孔多了一份坚毅与果敢,举手投足间多了份“兵味”。

  下队后,罗佳圭在器材装备方面的专业特长很快就崭露头角。日常工作、训练之余,他总是虚心向老兵请教器材装备知识,主动找活干自寻摸索,每当有车子需要维修时,第一个钻入车底的总是他,脏活、累活抢着干的也是他。凭借拼劲,慢慢地罗佳圭在部队小有名气……

廖德智

  “业务练不好,不算消防兵;武艺练不精,不是合格兵。”自成为一名消防兵开始,这一句话时刻在激励着廖德智。不管是体能训练,还是业务学习,廖德智都自我加压。训练场上是练得最多的是他,练得最苦的也是他。一遍不行两遍,练不好决不罢休。很快,廖德智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和他们两位比起来,我是最差的。”汪瑜谦虚地说。入伍之初,由于水土不服,汪瑜住了三个月的院。出院后,汪瑜奋发努力,三伏暑天斗骄阳;寒冬腊月战飞雪。凭着这一股钻劲、韧劲和狠劲,从基础练起,一点一点进步。入伍第二年,他体能业务上升到特勤中队官兵中上水平……

  不负韶华同演无悔青春

  虽然三个人不在一个大队,但他们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17年间,不论是谁回家探亲,看望另两位双亲,替彼此尽一份孝道,已成为他们之间雷打不动的默契。

  生活上的互帮互助,工作中的相互激励,令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曾经少不更事的地方青年已成为福建省消防部队的中坚力量。“全省消防部队三级警士长的名额只有七个,而龙岩就占了三个。”汪瑜告诉记者。

汪瑜

  学汽修出身的廖德智,自入伍以来先后参与过灭火救援战斗400多次,充分体现出了当代军人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献身精神,他个人也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

  同为汽修工的罗佳圭,如今是部队里的“发明家”。从警17年,先后受到各类表彰奖励19次,设计研发的器材装备15项,获得国家专利10项,多次荣获部局、总(支)队表彰。

罗佳圭

  曾经体弱多病、新兵连因生病住院延迟下队的汪瑜,如今已成为龙岩市消防支队官兵口中的“铁人卫士”。他凭着扎实的基本功、过人的胆识和勇气参与了许许多多急、难、险、恶事故的处置,得到了驻地人民和部队的肯定与赞扬。

  他们表示,唯有竭尽全力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新时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再立新功,才不会辜负家乡人民的期盼。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余红军   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