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从浙西山区走出的国画家--记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叶芃

2018年9月21日 20:13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兴趣即是工作,叶芃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人。他自小以绘画为乐、以绘画为伴。现如今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同时为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上海校友会秘书长,安徽大学特聘教授。

  8月28日,记者穿过杭州西湖边被绿色藤蔓包裹着的民巷,来到叶芃教授的工作室。叶芃着一身素色棉麻衫,和工作室内色泽清丽的国画作品、满满当当的文房四宝相得益彰。

  追梦路上披荆斩棘

  叶芃1973年出生于开化县城关镇,自幼酷爱书画的,从小就参加了全县大大小小的美术比赛,在高中时就在一个展览中同时获得一等奖和特别荣誉奖,也因此他将画画设定成自己的人生理想。1993年叶芃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随后根据当时教育局的政策分配至桐村中学教美术。在乡村中学教书的四、五年里,沉醉在对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基础的夯实和拓展,把中国花鸟画确立为今后的绘画专业方向。为了能学习更专业的知识提升中国画技艺,他认准在工笔画领域独树一帜的研究生导师,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以后成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间,他于2009年又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叶芃求学的经历比较坎坷,但是每一次的求学过程都走得很扎实,充分地利用了平台优势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凭着自身的天赋悟性与勤奋执着,在专业上和学术上不断进步,也获得了行业内的认同。直到2016年,通过人才引进调入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学院,至今任教已经两年。

  “我始终坚持中国画是让我开心的一件事情,我把生活中烦恼通过这种媒介进行调节,所以兴趣是克服困难的方法之一。”画画之于叶芃,就像我们每天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画画已然成为叶芃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浙江,江苏,上海,北京这几个重要的中国画学院的思想,然后改变自己的想法感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叶芃告诉记者,他在浙江学到绘画“真”的表达以及技法的严谨和洒脱,在江苏学到文人画的文脉与自我个性的自由传达,在上海学到了形式美感、色彩的现代传达,在北京感受京城气度和中原文化的大气。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沉淀后,叶芃获得第12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获得全国美术高等院校黄宾虹金奖,还获得很多国家级比赛的奖项。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厦门美术馆,黄宾虹纪念馆等数几个专业美术馆收藏,作品也作为上海世博会、G20峰会及金砖五国等重大会议的会场布置,还作为国礼赠送给泰国公主、在各大杂志出版,出版了多部个人作品集和画册……

  誓为国粹贡献终生

  在专业领域叶芃像个老农一样,勤勤恳恳耕耘,能甘于寂寞、严肃治艺,始终守着“先有人品,后有品画,人无品格,下笔无法”的信条。艺术创造要纯粹,需甘于寂寞,固守心中家园。绘画对于叶芃来说,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能获得一种快乐感;另一方面绘画是个人哲学思想和学术探索紧密结合并得以实现的窗口。只有坚持绘画艺术思想的高度和学术的追求,才能在教学单位对于学生的思路拓展、创作思路还有文化视野的拓展,才能够把学生的视野拔到更高的平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叶芃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他将中国画技艺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乐于和他探讨学术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三大国粹”。这三大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其中中国画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画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文人之间交流思想展示才艺的一种高级方式,是贵族化的。世界各地的绘画和当地文化都是紧密关联,中国画也不例外。随着新中国建立以后,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学院制的美术教育让传统文人画的生存土壤消亡,好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文人画的审美意识尚在,这样就必然导致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过渡,“西方绘画早在两三百年前就已经向现代化进阶,到现在已经成熟,但中国画处于刚起步阶段。中国画如何体现中国的现代性是每一位中国画画者都要思考的问题。”叶芃告诉记者,将中国画这一国粹发扬光大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在唐宋元明清,中国画是文人阶层的精神享受。到了近代,中国画成了商贾和市民的收藏乐趣。改革开放以后,电子传媒,摄影摄像等等现代化的产物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在装饰方面,人们更多地用印刷品代替中国画,中国画反而显得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远离了。这是应用方面的不够普及,而在学院招生方面,大多数学生学的素描色彩,很多学生没画过中国画,所以大众对中国画的理解有误,许多学生也更愿意去学油画学设计。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收藏热的兴起,可以看到老百姓对中国画又产生了兴趣。特别是这几年的中国画收藏市场走俏,以及国家对中国画的扶持力度提高。叶芃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画会重新走向大众,重新焕发辉煌。

  踏遍全国不忘家乡

  除了绘画,旅行是叶芃的兴趣之一。旅行可以开拓视野,感受各地不同的文化,收集各地特色素材,从而纳入绘画中。在叶芃看来,生活中的点滴都是相辅相成的,做文化的单一了,就没有生活情趣,绘画中的生机活力便会减少。

  虽然叶芃工作繁忙,也经常全国各地奔波,但因为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开化,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回家乡看看。“开化这几年的变化让我很吃惊,尤其是在打造国家公园之后,整个县城、包括乡村的变化都非常大,不仅保留了我儿时对开化山清水秀的记忆,还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我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但开化还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千岛湖,三清山,黄山,武夷山等风景区环绕着开化,开化完全可以担当起旅游枢纽的角色。”叶芃在说起家乡的时候,记者发现他的眼睛突然亮了,在他看来,开化将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随着开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开化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为孩子的兴趣投资,也有很多家长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行给孩子报兴趣班。对此,叶芃说:“现在的孩子画画条件比我们那时候条件好太多了,但是有毅力一直画下去的孩子却不多。当然绘画这个行业的淘汰率很高的,所以不管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兴趣一往无前,这样很多问题能迎刃而解。”

  叶芃告诉记者,他的第二故乡有很多,第一故乡只有一个,即使现在在都市安了家,开化都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他希望开化能保持现有的环境写好生态文章,吸引更多游客来开化;也希望人杰地灵的开化能有更多的中国画爱好者,将开化的美景印入画纸上,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提高开化的知名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徐梦雨   编辑:姚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