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商逐梦⑤|徐良全:“带”上耕耘拼出繁花似锦
在现代化工厂的生产线上、在智能化的养殖场里、在机场繁忙的行李转盘间……看似不起眼的传送带默默维系着千百种机械的运转。浙江米欧制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欧制带”)董事长徐良全深耕此行业二十余载,他洞察商机,溯产业链而上,从简单加工到攻克核心制造,再到贯通织布源头,逐步将企业锻造成拥有300余种产品、5000多个客户、年销售额超2亿的行业领军者。
溯流而上全链布局
本世纪初,国内工业方兴未艾,传送带作为机器设备上的基础配件却在国内少有生产,多依靠进口。彼时,徐良全在上海的一家传送带外资企业担任浙江片区销售经理。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后,他敏锐地意识到:外资品牌的产品价格高且依赖进口,而国内已有企业开始涉足生产,单纯做贸易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

2007年,徐良全从原公司离职,成立上海坤业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主要销售传送带。第二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厂,开展传送带卷料裁剪加工业务。凭借多年在外资企业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公司业务稳步拓展,但危机感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只停留在产业链末端没前途,时机到了就要再往前走,否则就会被淘汰。
转机出现在2015年,正值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制造企业外迁潮涌动。徐良全筹资2000多万元,在绍兴成立米欧制带,购置土地、新建工厂。“不同于之前简单的卷料剪裁,这次我们掌握了核心制造能力。”他介绍,如今,米欧制带早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武汉、南京、青岛等地开设多家分公司,拥有涵盖朝阳轮胎、传化集团、康师傅等大企业在内的5000多个客户。

2021年,家乡开化的招商引资队伍多次登门,点燃了徐良全打通产业链最后关口的野心。他共投资4000余万元在开化成立米欧带业(衢州)有限公司,购厂并引进了先进的织布生产线,投产后首年就实现“上规”目标。至此,企业完成了从织布、成品深加工,再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恪守品质创新领跑
走进米欧制带的质检中心,工作人员正进行皮带剥离测试。“曾经有笔出口订单的教训太深刻。”徐良全说,多年前,在一批发往越南的货物中,有两卷传送带中间层黏合不牢,客户要求退款。“相当于白干了。”这次教训让他痛定思痛,建立专业质检部门,配备拉伸试验机等专业检测设备,每批出货前必须经过严格抽检。此后,企业再也没出现这样的差错。

质量是生命线,创新是驱动力。徐良全深知,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升级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为此,他斥资打造了专业实验室,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测试。“我们还积极和各高校、研究院等合作,研发了不少领先市场的产品。”徐良全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一款跑步机皮带,“我们反复试验皮带的织造方法和配方,将跑步机运转起来的噪音控制在68分贝内,远低于同类产品,至今市面上也没有同类产品可以超越。”目前,米欧制带已占据了全国跑步机传送带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企业更专注于定制化生产服务。在新疆,棉田废旧地膜回收机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传送带就是机器上的重要部件。米欧制带收到客户反馈,希望可以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团队赶到现场调研,分析痛点,最终研发出能承受硬土块、碎石等作业环境的高耐用型产品,使用寿命从3000亩提升至9000亩,大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客户对产品有越来越多的定制需求,比如阻燃、耐油、抗寒等特殊性能,还有厚度、花纹、颜色等要求。”徐良全说,定制化生产服务就是要把需求和生产打通,而企业能满足个性化产品生产的需求,正是得益于多年来的坚持创新。
慧眼“拓荒”敢闯敢为
“产品卖进什么新行业?是作什么用途?”在每周的销售例会上,徐良全坚持自己主持。相对于销售额等数据,他更关注客户的行业背景,以捕捉分散的商机。
“我是销售出身,商机往往就藏在未被市场充分发现的领域。”在徐良全看来,他们已有领先大多同行的完整产业链,无论是比质量、服务,还是性价比,都很有信心,关键就在于发现需求。
正是这种对市场的高敏感度,让企业收获了不少订单。“磁选矿设备广泛应用于矿物的提纯分离,设备厂家对皮带的需求量很大,但这个行业十分‘偏门’,当时同行中只有一家小厂供货。”徐良全说,员工在跑业务时发现这个“蓝海”后,及时反馈给他,需求迅速传达到生产端,现在每年能为企业带来1000多万元利润。
徐良全的开拓精神不仅体现在深耕多年的主业上。这两年,他回到老家村头镇,投入400多万元承包荒山,修通水泥路,安装滴灌设备和单轨运输车等,打造了160亩太秋甜柿果园。“人老了总要回老家的。”谈及初衷,他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就当为家乡做点事,把荒地变果园,为乡亲们提供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从外企销售到行业领军,从上海滩头到开化故土,这位企业家用二十多年的光阴,诠释了什么是实业人的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