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艺”起开化①|艺道无悔 逐梦丹青——记当代中国画家姚旭辉

2025年9月18日 10:55

  姚旭辉,浙江开化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会员,北京同舟画苑院长,廊坊师范学院书画研究院副院长。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2012年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2013年评为中国创新书画艺术家。2014年在北京创办个人艺术馆。201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记者走进廊坊市永定河艺术小镇艺术展示中心,立刻被那里流淌着的墨华芬芳所吸引,这里正举办【墨彩敦煌】——姚旭辉艺术精品展。展厅里的作品,在墨与彩、黑与白、浓与淡的交相辉映下,似乎把人们带入一个似梦似幻的东方神境当中。

  学画之路开启梦想

  姚旭辉与绘画结缘,起源于他的父亲。“父亲是音乐、美术老师,我也从小开始学习书画,自幼就对中华传统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采访中姚旭辉道出学画的初心。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姚旭辉自小就经受艺术气息的洗礼,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要报考最好的美术院校,要当一名画家。

  童年的姚旭辉聪明灵慧、勤奋刻苦。每天在学习之余都要练习速写和书法,节假日常常会看到他在家乡的田间、山野、溪畔绘画写生。1990年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16岁的他第一次背起行囊远离家乡,独自踏上了进京学画之路。在北京王府井的中央美术学院暑期班,姚旭辉每天骑车折返于美院与住所之间,天天经过天安门广场,出入最高美术学府,这让他投身美术事业的理想更为坚定。

  1992年春节前,姚旭辉又独自一人来到了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寒假班学习,求知若渴的他毅然决定留杭过春节。大年三十那天下午,他独自漫步在西湖边的南山路,机缘巧合逛进了一位台湾画家举办的迎春画展现场。“这位台湾老画家看我孤身一人在闭馆前还久久不肯离去,便热情地过来嘘寒问暖,了解情况后更是热心邀请我去他家吃年夜饭。”姚旭辉每次想起这段经历,都是热泪盈眶,“老画家身上的善良品质以及他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深深鼓舞着我不断前行。”

  高中毕业那年,姚旭辉参加美术高考,虽然与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失之交臂,但考入了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在大学期间,他把一天当两天用,立志大学毕业后再继续报考中央美院研究生。当同学们在打篮球、踢足球时,他却没有浪费一丁点时间,始终不断提升个人绘画水平……正是这份努力,两年大学生活,他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

  大学毕业后,姚旭辉被分配到衢州师范学校工作。“很感激自己遇上了一个可以潜心研究专业并从事美术专业教学的好环境,也非常珍视大学教师的身份。”姚旭辉说,在浙师大美术系的学习生涯,是他青春岁月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光,也为自己日后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石。而在高校任教,则是他重新思考、知识沉淀的过程,有更多的精力释放自己、武装自己。

  成就之路逐梦丹青

  一路走来,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下。

  2006年经过多年的奋斗,姚旭辉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首届艺术硕士班,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在2008年即将毕业的前夕,其创作的毕业作品《通往春天》,在艺术上有了质的飞跃。经历长期的艺术磨砺,姚旭辉深深地体会到,一位成熟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应是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体验以及审美经验,来实现个人艺术语言的时代开拓与创新。

  基于这种对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姚旭辉的人物画创作和现代彩墨画创作,都融入了很多新元素和新意识。“艺术创作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必须投入到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中,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弘扬时代的美,弘扬时代的精神,引领时代美的风尚。”在接受采访时,姚旭辉老师不断谈及自己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多年来,姚旭辉一直从事水墨人物画创作,为了表现出平凡人物的美,他经常前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创作体验。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精神面貌、个性特征,予以了他不一样的启迪。“感触最深的就是贵州苗寨,感受到他们的风土人情,包括跟当地人接触,觉得她们非常真诚,非常朴实,流露出的淳朴自然、热情好客,非常有感染力。”说起特别难忘的写生经历,姚旭辉说自己在贵州苗寨的创作,就是自然地把那种质朴美的精神状态表达出来。

  如果说姚旭辉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对形态语言的探索还只是“格物”上的事,那么他近期的现代彩墨画创作,则是一次鸢飞鱼跃式的“致知”突破。姚旭辉的彩墨画创作,所流露出的自由心性以及作品中墨彩虚实的渗透、无意识的笔法以及黑白、浓淡、明暗、流光的交融,都试图把观众带入自然的音乐境地,把视野引向混沌的苍宇。

  “艺术的道路,是孤独之路,可能创作的作品一时无法被人理解和接受。”姚旭辉说,搞艺术的人要有平常心,要耐得住寂寞,在此前一定要沉下去、再沉下去,把名利抛在一边,沉到底。当寂寞走到尽头时,往往就是灿烂呈现之时。  

  寄望乡愁情系桑梓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哪里去?”离家越远,这些问题就越成为姚旭辉难解的情愫。

  “开化这片土地一直滋养着我,这里是我梦想开启的地方,更是留驻着我少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我深深爱着这片土地。”姚旭辉说,“作为在外游子,唯有不忘初心,反躬自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回报家乡,回报这个时代。”

  姚旭辉在外艺术求索三十余年,现虽定居北京,但对家乡依然情意满满,乡愁浓浓。但凡故乡来人,他总是热情接待,同时还热衷于将乡情乡愁,萦于胸怀,聚于笔端,不遗余力地做家乡“推荐官”。

  2019年11月,姚旭辉策划“水墨开化·筑梦同舟”——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活动,邀请了全国三十位优秀艺术家齐聚开化写生创作。他说:“希望艺术家们能够好好体验开化这片美好的山水,创作出更好、更美的作品,将开化山美水美人美带到世界各地去。”

  在谈到对家乡发展的期望,姚旭辉认为开化应该在生态立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休闲、文创体验、艺术写生与研学等文旅产业及项目,同时要深入挖掘开化本土的历史人文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通过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并提升开化本土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当代品质与时代内涵。比如可以以“根宫佛国”为突破口,在根宫的佛文化基础上,大力挖掘并破译开化人文景观中的儒、道、禅的文化密码,把浙西开化的儒、道、禅文化赋予当代品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化这片土地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在具体开发的人文资源及案例上,姚旭辉老师还例举了要重点保护明清古村落(霞山古民居)以及马金千年古街、朱熹包山书院等地方特色文化,并进一步推进“文化探源”等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与推广。

  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经过了多年的艺术实践,如今的姚旭辉的艺术作品更显质朴大气、内涵深远。此次专访,我们不仅为他对艺术的热情与执着所感动,更是为他坚韧的艺术态度以及无畏的文化精神所敬佩。“艺术之路,既是寂寞之道,更是光明之路。”采访最后,姚旭辉寄语家乡的艺术青年,希望他们锚定方向,勇往直前,无畏挑战,努力地“走出去”,不断向外拓展,汲取更多的文化艺术养分来成就自己,只有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才能有能力反哺家乡,创造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郑宏亮 汪亮亮   编辑: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