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增收矩阵”
8月8日,开化县马金镇下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邵程服饰”共富工坊内,60余名村民正在赶制服装订单。“守着家,每月收入3000多元,老人孩子也都顾得上。”村民郑红花满眼笑意。这幕“家门口致富”场景,是开化县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扎实推进“追赶奔富”三年行动的生动缩影。
如何破解山区县发展难题,有效缩小“三大差距”?开化县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将遍布全县15个乡镇(办事处)269个村社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整合提升,创新打造成强村富民的“动力引擎”。开化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程宇描介绍,开化县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构建“一主多副”功能矩阵,将“共富工坊”建设纳入党建联建统筹规划。各党建联建精准对接产业布局、场地资源、劳动力分布与企业需求,动态整理村社“资产清单”、劳务“供给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实现“一对一”精准匹配,推动“共富工坊”向精准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共富工坊”220家,吸纳就业人员1.33万人次,助力村集体年增收1900余万元。
为突破“单村作战”瓶颈,以产业强村、片区组团重点村为核心组建强村公司,将资金、资源、项目导入至发展区位协同村、生产要素互补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打造“共富工坊”矩阵,推动“各自为战”向“抱团发展”的质变。“杨林镇以东坑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联动川南新村、云山桥村等周边4个村,成立东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集中流转土地348亩,采用‘强村公司+家庭农场+村集体+农户’模式,发展水果玉米、小香薯、有机稻等特色农业,亩均收益达7000元,带动周边8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2万元。”开化县杨林镇组织委员余正卿说。
下一步,开化县将持续深耕这一模式,将党组织的强大引领力源源不断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蓬勃推动力,把群众的“致富心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收账单”,让更多乡亲在“奔富”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