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党建成为基层治理的“压舱石”
1月16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特刊》版刊登了《浙江衢州:党建成为基层治理的“压舱石”》的文章,并配发评论文章,系统展示了衢州党建治理的典型做法,全文如下:
贴心服务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实施乡镇“模块化”改革、“三联工程”有效运行、从“多窗办理”到“最多跑一地”、在全国率先颁布网格化服务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衢州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浙江省衢州市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民生用心用情,一根红线贯穿始终,越来越多的探索、创新,正不断刷新着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书记带头干,党员群众跟着上。”衢州市把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都调动起来,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让党建真正成为了基层治理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关键词:党建统领模块化三联工程基层治理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是制度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围绕打造‘三民工程’升级版、‘枫桥经验升级版’,我们正不断做实做细做深做优‘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浙江省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说。
美丽渡口真情暖民心
“开船喽!”2019年12月4日,在常山县招贤镇泉目山村渡口,伴随着汽笛声,插着红旗、系着红花的渡船缓缓驶向对岸,运送着一筐筐胡柚。
“这事情办得好!办得实!办到我们心里去了!”船上村民老吴告诉记者,该村80%以上村民在江对岸共种植常山胡柚370余亩,村民到江对岸劳动主要依靠渡船。而从2014年起,因老渡工超龄,村里一直选不到渡工,加上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渡口停渡至今。“2019年10月25日,我们常山县委书记叶美峰来村里,大家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想不到一个多月就帮我们解决了。”老吴介绍,之前去对岸,需要经过车流密集的集镇和国道,绕行20多公里,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坐船只要3分钟。
“要把村民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办得更细、更实、更贴心!”叶美峰说,着眼长远,常山县将老渡口改造提升纳入沿江美丽公路建设规划,修建一条从渡口通往泉目山村的道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渡口恢复百姓赞,而问题的痛点关键在于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不作为。常山县加快泉目山村党组织整转,同时召集组织部、招贤镇负责同志和泉目山村“两委”干部专题研究村干部队伍建设。
衢州市以党建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变化、新成效。图为衢江区周家乡上岗头村新貌。资料图片
聚焦民生用心用情,一根红线贯穿始终。类似常山县领导带头离开“案头”走向田间地头,包乡走村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例子不胜枚举。龙游县创新推行党员联户“户事长”制,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传递感情功能,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关键小事”,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和使命。当地群众有句口头禅——“户事长”“包户事”贴心服务少心事。开化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开发了194种特色课程和教材,将培训资源下沉到农村,实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技能,如今已有近万名群众获益。
记者从衢州市委组织部了解到,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后,全市市县两级共455家单位参加,覆盖15万余名党员、900余名市管干部,7191个基层党支部。在此期间,市县两级领导班子走访乡镇(街道)103个,解决问题1425个;深入开展包乡走村,开展调研934人次、446场次,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4场次;明确县级领导、对口单位、具体人员等三级责任,上下联动抓整改,全县各机关单位、乡镇(街道)收集问题建议6800余条,进村入企3687人次,解决问题1152个,为民办实事574件。
衢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晓峰表示,“书记带头干,党员群众跟着上。我们把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都调动起来,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让党建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压舱石’‘定盘星’。”
“最多跑一地”破解民生难题
为人民谋幸福,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终目标。
近年来,衢州实施乡镇“模块化”改革,以党建统领,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建立“大党建”“大协调”“大治理”“大执法”“大经济”“大服务”等六大功能模块,统筹各方力量抱团作战,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升级。同时赋予乡镇对派驻干部的指挥协调权、管理考核权、人事建议权。率先公布县乡职责边界事项清单369项,理顺“属地管理”与“属地责任”,对模块干部实行“岗位赋分+模块评分+组团积分+专项加分”“四维”考评,以岗赋分、以事赋权,通过推行乡镇“大部制”,增强乡镇基层治理的“人”“事”合力。“模块化”改革后,衢州逐步构建起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基层大部制”,当地乡镇(街道)挂牌机构减少63.2%。
衢州市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以红色物业联盟为载体,利用“党建+”模式,构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各类社会组织”的治理体系,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资料图片
机构少了,为民服务按下了“加速键”。
柯城区航埠镇工业功能区管委会与镇经济发展办、集镇办之间各岗位职能孤立、信息不对称,导致政策宣传、企业招引、落地服务等环节割裂。镇政府下属国资公司花费大量资金盘活的90亩土地和地面附着物一直未得到利用。
“模块化改革后,镇里将有相关职能归整到大经济(产业)模块,重新明确岗位职能和人员分工,仅8月就完成多个企业项目93.43亩的供地。”航埠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企业曾抱怨,和政府对接,某些工作多头管理、手续繁琐,如今模块化运作,抱团作战,解决问题确实高效。他举例,浙江伯意智造服饰有限公司落地航埠镇后,该项目从工商注册,到项目备案,再到运营投产仅用了5个月时间,比一般项目提效50%以上。
“红色堤坝”筑起放心墙
2019年末,“浙江骄傲”提名候选人名单出炉,“利奇马”特大台风民间救援群体名列其中,而引起大家关注的是对这个群体的事迹介绍——衢江区面对暴雨侵袭,尤其是举村乡遭遇百年不遇的山洪、泥石流灾害时,全乡、村党员干部和网格员全力奋战,冲在一线,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防洪坝”。在危急时刻,乡村干部将处于危险地带的78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安置,成功避免一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面对意想不到的重大灾情,衢江区是如何打赢这场“大战”的呢?从没有经历过大灾大险的举村乡又是如何经受住了考验?
“是‘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这一完备的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的作用;是‘三联工程’有效运行发挥的作用;是乡村两级干部强劲的执行力发挥的作用,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一个杰作。”衢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耿建新给出了答案。在表彰交流会上,他说,“三联”的次数多了,运作也就顺了。在举村乡,实现了灾到哪一级,防范就到哪一级,责任就到哪一级,机制就运行到哪一级。
“三联工程”即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组团联村主要是打通乡镇和村,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担任团长,联村干部、市县联系部门干部、专家人才等任团员,组建联村服务团,赴村里开展服务。“两委”联格,主要是打通村和网格,承上启下、压实责任,督促村“两委”班子履职尽责。党员联户,主要是打通党员和群众的联系,每名党员联系服务若干户群众,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群众活动。
耿建新是举村乡组团联村总领队,在接到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后,他马上赶往举村乡,召集全部力量下沉到一线,联村团员、联格“两委”、联户党员一起行动,逐户告知防台要求。
为抢抓发展机遇,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充分发挥乡村讲堂作用,进一步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图为万田乡万田村邀请专家为村民上党课。资料图片
“三联”机制在举村乡有序运行。举村乡人武部长、洋坑村组团联村团长吴岳红带领乡村干部和网格员,在灾害发生前及时完成了群众转移工作,并整夜守护着群众;翁源村党支部书记曾小峰在暴雨来袭后,及时带领村干部和党员挨家挨户“喊门”,将2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后,自家房子却被洪水冲毁;为了安置转移群众,在避灾点爆满情况下,乡里马上腾出办公用房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深夜,在群众都平稳安睡后,三级联动的干部仍驻守在联系区域内,确保人员转移零遗漏……
“衢州‘三联工程’、周二无会日等制度没有流于形式,而是真正成为推动中心工作、深化基层治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衢江区委书记周向军坦言,“三联”最终“联”的是村民,党员干部离老百姓更近了,对村情民情更了解了,责任到位、担当到位,突发的大灾才有可能得到有效化解。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记者了解到,衢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衢州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该条例对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责分工、村(居)民权利义务、网格划分、工作事项、人员选任和保障措施等内容予以规定,明确了资源下沉、组团联村、周二无会日等特色工作内容,将多年来衢州市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总结固化,为实现“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专家点评】
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作者:刘力锐,系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科社〕教研部副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浙江作为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地方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诸多生动实践与案例。近年来,衢州市围绕贯彻“八八战略”,在党建治理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迫切需要解决基层党委政府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基层党建与治理“两张皮”、基层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断层”、基层社会治理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等问题。衢州市在基层治理改革创新过程中,以打造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为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系统设计、顶层设计,发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作用,融合推进“党建+治理+乡村振兴”,让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权力下放,让条块联动、块抓条保,属地统领、捆绑考核,真正实现深耕村(社)网格、做实网格,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衢州市“三联工程”,最终“联”的是村民,党员干部离老百姓更近了,离基层一线更近了,对村情民情更了解了,责任到位、担当到位。好的治理体系还需要好的机制来运行。“周二无会日”就是强化纪律刚性,“周二无会日”既是基层治理的一个有效抓手,更作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一项有力举措,形成了“不叫就到,主动报到,常态长效”服务基层机制。同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种基层治理体系能否落地,关键在于乡镇街道,关键在于提升街道党委统筹协调能力。衢州市实施乡镇“模块化”改革,以党建统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进乡镇扩权赋能,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建立“大党建”“大协调”“大治理”“大执法”“大经济”“大服务”等六大功能模块,统筹各方力量抱团作战,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升级。同时赋予乡镇对派驻干部的指挥协调权、管理考核权、人事建议权。乡镇“模块化”改革,充分发挥街道党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街道党委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衢州的实践表明,基层治理好与坏,关键在于党的全面领导,抓住党建的“牛鼻子”,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共治体系
(作者:徐彬,系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浙江省衢州市高度重视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始终坚持以围绕打造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强化顶层设计,全力打造“三联”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成果,为我们诠释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三联工程”的基层党建工程是关键、是灵魂,是强大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通过基层党建统领,坚持“党建统领活的灵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切实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参与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为目标。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衢州市通过实施乡镇“模块化”改革,增强乡镇基层治理的“人”“事”合力,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头管理、手续烦琐、职能孤立、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以“最多跑一地”有效破解了民生难题,践行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衢州市以组织体系调整和建构为抓手,打通市县职能部门、镇街平台、村社网格三个层级,将基层党组织、基层网格、群团组织、村民小组、社会组织等基层治理主体都纳入治理体系,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在基层治理中的支撑应用。互联网已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治理,我们党必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衢州市“三联工程”的关键是推进智慧应用大联动,借助“城市数据大脑2.0”等技术支撑优势,搭建信息集成平台、联动指挥平台,形成“县里大联动中心+乡镇综合指挥室+四个平台+全科网格”的技术链条,线上线下、制度技术、网络网格、系统集成、整体联动,真正实现以“互联网+”“智慧+”优化基层治理形态,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好的制度来保障。为确保基层党建治理体系落地生根,衢州市出台网格化服务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衢州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明确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责分工、村(居)民权利义务、网格划分、工作事项、人员选任和保障措施等内容,明确了资源下沉、组团联村、“周二无会日”等特色工作内容,将多年来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固化,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提供法治保障。
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是党的建设的强大动力。衢州实践表明,只有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解决党的建设中的新课题,才能把党的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