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关于县人大常委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问题的答复

2019年8月13日 17:14

  编者按: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强调“三个没有变”,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省委、市委、县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先后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年初就根据县委决策部署,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询问”列入年度监督计划。3月以来,又根据省、市人大统一部署,及时成立调研和审议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专项监督工作布置会,深入各乡镇、工业园区开展专题调研,听取24家单位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走访企业135家,组织召开座谈会18场,向43家民营企业发送调查问卷,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掌握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基本摸清了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为促进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调研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县人大常委会于7月31日召开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会”。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围绕“推进企业降本减负情况、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情况、优化民营企业创业创新环境情况、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情况”等五个方面,就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现场提问、现场作答、现场表态,达到了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推动工作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长期关注点,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对专题询问会上提出的问题及其他交办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切实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加快推进“产业强县”战略实施,奋力书写开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现将县人大常委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会上的21个问题,以及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答复分期刊登,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监督。

  问题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受大环境影响,我县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压力依然较大。面对这样的形势,县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实施以后,将会对我县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杨开荣

  答复人:县政府

  答 复: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聚焦“八大主攻点”和“六争六攻”,稳住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全县经济呈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全县GDP增长5.5%,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了逆势上扬,逐渐步入增长通道。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紧盯项目建设不松劲。一是持之以恒抓项目推进。创新督办服务机制,通过周督查、旬通报、月推进、一季一主题的方式,狠抓项目破难攻坚。二是全力以赴抓向上争取。4月份以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性地开展向上对接争取工作147次。三是创新举措抓对外招商。梳理“一带四平台”招商资源,汇编完成《2019版投资开化》;由县政府领导牵头,积极开展招商专项推介活动,深化“1+3”山海协作地区联合招商。

  2.紧盯产业升级不松懈。一是以政策为导向,激发内生动力。修订完善“工业四十条”政策,制定《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兑现2018年建筑业、服务业、外经贸等产业扶持政策资金1.96亿元。二是以转型为重点,激活发展潜力。狠抓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培大育强,倾斜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力量克难攻坚。三是以服务为抓手,做实增资减负。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制定《开化县“组团联企”服务活动方案》,建立“一周一联络、半月一会商、一月一汇报、一季一分析”服务协调机制,截至7月底已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18个;高质量召开银企对接会,为34家企业提供28.8亿元信贷资金;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半年来实际为企业节省各类税费1.43亿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完成1382项民生事项100%进驻中心受理,32个部门780个事项“无差别受理”,共取消各类不合法、不合理证明286项。

  3.紧盯出口消费不松手。一是全面提升出口贸易。聚焦合成、矽盛、华康等外贸大户,提速审批加工贸易,引导开展进出口贸易,及时跟踪和检测。二是稳定就业形势。关心就业招聘,关心退伍军人,关心技术招工,举办多层次、多范围的招聘会、培训会。三是提振消费信心。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开展钱江源“大花园”十大“典范村”建设;聚焦赛事经济发展,开展全国马拉松、举重锦标赛、围棋赛等;聚焦特色农业发展,出台特色农业发展政策,聚力龙顶茶、清水鱼等特色主导产业和中蜂养殖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下步将在优化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促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加快项目推进和招大引强、提升乡村振兴和居民收入上,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一是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更优。通过大力培育主战平台、主导产业、主力企业,不断加快生态工业链条化、集聚化发展,优质农业差异化、品质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域景区化、局部特色化发展。通过网格联产、组团联企,更加精准地掌握企业运行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用真心真招为企业帮扶纾困。二是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力度更大。围绕“抓基础、抓扩面、抓提质、抓撬动”要求,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格局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民生实事一证通办、企业审批更加便捷、部门间“最多跑一次”。同时,结合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深化山海协作,推动“1+3”幸福产业平台及早落地。主动参与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进一步扩大我县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项目推进和招大引强成效更显。通过狠抓项目推进、积极谋划前期、大力招商引资,延续我县上半年项目投资考核全市第一的强势成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继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紧盯各级补助资金,吃透上级政策内容,不断提升融资水平。四是乡村振兴和居民收入增收步伐更快。通过以省“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为主平台,聚焦钱江源“大花园”十大“典范村”建设,建设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有招商项目的典范村。同时,通过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村集体经济“消薄”全面开花,全面消除移民经济薄弱村,让全县人民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问题二、高质量建设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园(以下简称“两新产业园”)是县委加快实施“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集聚优势产业、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人大常委会主动响应县委决策部署,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作出关于高质量建设“两新产业园”的决定。请问,现在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主任王宏涛

  答复人:县政府

  答 复:

  1.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合法性得到解决。省级层面原则同意在我县设立化工集中区,将现有存量优质化工企业搬迁入园。二是规划编制情况。两新产业园相关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包括产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化工安全发展规划、风险评估、规划环评、区域能评、供热规划7个方面,目前产业规划已完成编制,化工安全发展规划、风险评估已完成初稿编制和专家意见征求。三是平台建设情况。“两新产业园”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一期平台总规划面积1200亩,基本完成开发建设,已有15家工业企业入驻;二期平台需平整面积约1350亩,已完成场地平整680余亩,热电联产、污水处理、供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正在论证确定中;三期平台将根据二期开发建设情况适时启动建设。

  2.下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快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合法性;8月底前,完成产业园产业规划、控规、环评等7项相关规划编制工作,9月底前正式通过七项规划编制。二是加快产业园场地平整进度,力争12月底前完成产业园二期(3、4、5号地块)土石方工程,确保2020年正式动工。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进度,9月底前,明确热电联产投资主体,完成污水处理站建设可研等前期工作。10月底前,完成热电联产、110kv变电所选址工作。4.年底前研究制定完成企业搬迁入园补偿政策。

  问题三、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请问,目前我县贯彻落实上级减税降费政策是否全部到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打算?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财金工委主任郑发根

  答复人:县税务局

  答 复:

  1.政策落实情况。税务部门将减税降费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主题,全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纳税人学堂、专题宣讲、“春风雨露普惠企,助力企业再出发”大走访等活动,上门送政策,确保政策应知尽知;配合县纪委开展减税降费政策情况督查,及时研究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政策应享尽享。

  2.取得成效。1-6月份,税务部门持续落实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提高、六税两费减半征收、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增值税率下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实行专项扣除、稳岗社保政策性返还、三大行业5、6月阶段性降费等政策,共为38129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减免税费14315万元,其中减免税收10533万元、减免社保非税3782万元,我县民营经济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税收政策红利。

  3.下步打算。经济决定税收,税收促进民生。税务部门在宏观政策落实上,将不折不扣做好“减法”,增进企业发展要素的“加法”,还要做好促进企业稳固快速发展的“乘法”,充分发挥国家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对已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进行效应分析,从税收参谋角度提出建议,为壮大我县税源基础出谋划策,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

  问题四、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扶持政策,覆盖面很广,涵盖了一二三产业。这些扶持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如何?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主任徐志林

  答复人:县财政局

  答 复:

  2016年以来,我县对一二三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加大扶持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一产平稳递增。我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竞争力不断提升,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9年,我县被评为“中华蜜蜂之乡”,清水鱼产业多次被中央、省级媒体报道。 2018年“两茶一鱼”总产值13.67亿元,较上年增长13.7%。二是二产稳中向好。及时出台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工业逐渐回暖,2018年工业增加值22.7亿元,较上年增加10.25%。建筑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开拓省外市场成效显著,2018年省外产值占全县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43.79%。三是三产快速发展。助力根宫佛国5A景区建设,推进我县文旅产业做大做强做优。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69.7%。

  这些产业扶持政策虽然总体成效较好,但喜中有忧,特别是对投资拉动、创新驱动等方面成效不够明显,且存在政策重复现象。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修订完善产业政策。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修订完善政策,避免政策重复,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二是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开展产业政策绩效考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资金的统筹整合使用,加大对投资、科创、品牌建设的补助力度,让资金向重大项目适当倾斜。

  问题五、调研发现,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我县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下滑、盈利能力下降,影响了信用等级。与此同时,银行为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加大了对企业融资信用等级的审查把关,由此导致了“银行有钱放不出,企业贷款贷不到”的问题。请问,我县在解决这一“两难”问题上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李四古

  答复人:人行开化支行

  答 复:

  “两难”问题即“银行有钱放不出,企业贷款贷不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根源主要是县级金融机构审批权限小、信贷产品制约要素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信贷增信举措少等。对此,我县多措并举,通过组织开展深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协助召开政银企对接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推进还款方式创新等,实行精准滴灌,确保“融资畅通”。6月末全县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19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0.18%,比年初增4.33亿元,增长4.71%,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99个百分点,新发放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利率为6.4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至少为企业减少利息支出3600万元。

  “两难”问题是个系统性问题,需要上下齐动,部门联动,多向发力,形成合力。各金融机构对上要积极寻求支持,努力化解贷款审批的限制性条件,对内加大尽职免责落实力度,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人民银行将组织开展“打造最优金融服务环境,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定期通报签约项目贷款落地情况、新增信贷计划执行情况,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部门联动方面,实行政银企对接常规化,主动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构建定期会商、融资辅导机制,努力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下半年贷款投放将加快,预计新增贷款10亿元。

  问题六、长期以来,我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的路子。但是绿色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工业,在调研中有企业反映,工业固废处理难、处理成本高,困扰着企业生存和发展。请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将采取哪些措施?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建资环工委主任汪土荣

  答复人:市生态环境局开化分局

  答 复: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开化分局积极破解我县危废处理、监管难题,进一步摸准工业固废底数,强化监管与执法,努力守护开化一方净土。在破解固废处置难、成本高方面已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全省建成首家危废收集转运中心。该中心现已正式运行,具有7大类、28小类的危废收集转运能力,每年可收集转运危废3000吨。同时,县危废收集转运中心还承担我县无主危废应急处置任务,基本解决了我县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问题,有效减少了小微企业危废处置成本。转运中心的建立得到了省厅和市局充分肯定,为我省其他地区的危废监管提供了经验。二是搭建工业一般固废处置平台。为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泥等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问题,计划利用本县砖厂协同处置。已对县内现有的3家砖厂进行了比选,初步确定由金泰砖业负责工业一般固废处置。目前金泰砖业已编制了建设方案,计划投资新增相关处置设备及厂房,形成9万吨/年的工业一般固废处置能力,也可降低企业处置成本。但目前选址仍与用地规划存在一定矛盾,需要多方面协调决策到位后才能启动实施。

  问题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调研发现,我县企业普遍存在“用工难”问题,不仅仅存在高层次管理人才、创新人才和技术型“工匠”短缺现象,连普通操作型工人也严重不足。请问在人才问题上,县政府将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各个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华寿忠

  答复人:县人才办、县人力社保局

  答 复:

  我们将重点从以下方面聚焦聚力:一是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工作。加强与中国农大、浙大、浙工大、浙理工、中国美院等知名高校合作,积极探索科技飞地、人才飞地等模式,支持华康药业在衢州海创园建立杭州研究院、七一电器在华北电力大学建立研究所,打造根缘小镇“万人计划”产业园。二是实施开贤(开智)回归工程。加大以才引才、乡贤聚才力度,依托驻外商会、人才工作站等资源,荐引一批高端人才及智力。紧扣产业发展,以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人才平台的方式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三是持续打响“开化工匠”品牌。深化“百企百师”培养行动,实施“百名工匠带高徒”工程。每年举办一次全县工匠人才技能比武大赛,弘扬“工匠”精神,评选一批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四是加强保障服务优化人才环境。加快实施“人才强县”计划,抓紧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发展、工匠人才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等一批创新政策。大力解决人才关切热点,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好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建设青年人才交流联谊中心,解决好引进人才“归属感不强”“朋友圈狭窄”等问题。五是聚焦多层次人才培养。从高层次人才引进到乡村工匠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深入实施《关于完善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人才政策,以刚性结合柔性的引才模式加大“高精尖缺”人才资源的揽才聚智力度;始终将育好用活各类人才作为我县人才工作最大“增长点”,大力培育“乡土八师”、乡村工匠等本土人才。六是做优一个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将劳动力信息和企业招工信息融入一个平台,实现求职者和企业双向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的线上就业服务。七是激活两个劳动力市场化运营主体。依托属地乡镇培育职业农民劳务合作社,鼓励社会化资本创办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引导市场主体运营调剂余缺劳动力。八是办好三个层次用工招聘活动。定期举办春夏两季大型人力资源交流大会,适时组织赴外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有针对组织重点工业乡镇、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九是抓住四个关键服务企业人才集聚。抓宣传,乡镇部门利用组团联村进村入户和开展乡村振兴讲坛等时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面就业观”,动员开化人回乡就业。抓招引,乡镇部门合力抓一线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三回”招引工作;通过“三服务”“组团联企”等活动、召开乡贤恳谈会、行业协会(商会)年会等契机,动员技能人才回归。抓激励,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开展工匠评选创建、落实人才奖励政策和引导企业建立合理的技能等级薪酬和工龄工资制度,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抓减负,充分释放人力社保政策红利,在兑现好阶段性社保费返还和免征政策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企业人才技能提升补贴申领和企业稳定岗位补贴发放工作,帮助企业减负解困稳定就业。

  问题八、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请问,我县科技投入情况如何?近三年县级财政科技投入有多少?下步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方面有什么打算?

  提问人:县十六届人大代表、浙江省开化七一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商务部经理饶梅君

  答复人:县经信局

  答 复:

  2017年我县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仅0.71亿元,在全省排84位。2018年受统计方式、计算方法等多方面影响,省统计局、科技厅还未审核公布2018年度R&D经费情况。2018年我县财政科技基本为地方归集的“过路”费用。占当年工业类政策兑现资金总额均不到7%。近三年科技政策兑现,基本为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等相关认定后的奖励。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五大举措激励企业创新。一是加强科技政策扶持。扩大政策覆盖面,尤其推行研发费补助,激发企业R&D活动积极性。二是组织科技技术攻关。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成长型企业创新工作的扶持。三是加快科技企业培育。实施规上企业“三清零”计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破零),排摸和储备具有一定科技基础的企业“后备军”。四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鼓励与高校合作并建立第三方运维的科技大市场,为下步开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打下基础。五是浓厚科技创新氛围。把科学技术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县级科技三项费支出占同级财政预算的比例应逐年增加。

  问题九、目前,我县商品混凝土企业仅2家,市场竞争不充分,造成我县商品混凝土价格与周边县(市、区)相比高出较多。请问县政府如何营造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商品混凝土市场良性发展?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代选任工委主任谢向蓉

  答复人:县经信局

  答 复:

  1.我县商品混凝土行业基本情况。我县现有商品混凝土公司两家,价格在2019年5月前确实存在略高于周边县市的情况,但在相关部门的引导管理下,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经多方了解,我县目前商品混凝土C30标号送至城区工地价格大约在500元每立方米左右,衢州市本级(衢江、柯城)C30标号混凝土送至工地价约为480左右,常山C30标号混凝土送至工地价约为520左右。现阶段销售价格要低于衢州市统一信息指导价大约10~13个百分点。

  2.下一步计划。一是制定发展规划。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竞争,条件成熟一家,发展一家,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二是依法加强监管。建立投诉协调机制,健全信息监管渠道,明确行业监管职责,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拒绝市场垄断行为,确保我县商品混凝土市场健康的发展。

  问题十、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因不懂法,有些企业违反法律遭到处罚甚至企业负责人受到法律制裁,有些企业陷入官司纠纷,经济上遭受重创。请问司法行政部门如何帮助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法律意识,推动企业知法、懂法、守法,更好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晓英

  答复人:县司法局

  答 复:

  1.搭建平台,打通便捷服务通道。一是推荐华康、七一电器两家企业为我市第二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定涉企政策文件征求意见制度。二是建立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7个公共法律服务站,8大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三是开通12345法律咨询热线、“钱江源普法快车”微信公众号,为企业提供足不出户的法律服务。四是联合县法院、住建局、建筑业行业协会,建立对口服务机制、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涉企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2.落实行动,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一是开展“政策源头治理”行动,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准入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开展“规范执法”行动,联合县法院、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针对“规范执法”进行检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开展“法治体检”行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今年以来共为50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给出法律建议66条。四是开展“纠纷化解”行动,推进行政争议调解工作,今年以来共为企业调解3起行政争议纠纷,调处各类涉企矛盾纠纷109件。五是开展“法治宣讲”行动,针对企业的不同性质、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民营企业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共走访企业30余次,接待咨询21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册及小礼品2000余件。

  3.整合力量,提升为企服务水平。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企业”活动,切实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全面推动企业尊法、学法、守法,更好地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问题十一、部分茶农反映,相比周边地区,近几年来,我县茶产业发展徘徊不前,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提升较慢,请问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推进我县茶产业转型升级。

  提问人:县十六届人大代表、村头镇牙田村党支部书记胡万成

  答复人:县农业农村局

  答 复:

  1.抓产业基础。一是聚焦品种改良。继续开展“开化龙顶品种选育”和“开化龙顶适制性品种筛选”课题研究,用三年时间培育开化龙顶1号。二是强化生产管理。推进茶产业“三改三提”活动,力争年底完成老茶园提升改造1万亩,新发展高标准茶园基地5000亩,新建、改造标准化茶厂20座,促进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清洁化。三是注重科研创新。加强与中茶所、中茶院、浙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茶叶院士工作站,充实科研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红茶、白茶、黑茶等系列产品,丰富产品结构。加快茶叶生产“机器换人”技术推广,创成省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

  2.抓品牌提升。一是创新品牌管理。发挥茶产业协会作用,建立统一产品标准应用和管控机制,加强与知识产权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依法处理各类商标侵权事件。规范证明商标包装物使用,引导茶农合法合规使用包装,共同维护产业品牌价值。二是维护品牌形象。对茶叶产品进行分级管理,用钱江源和开化龙顶双区域公共品牌管好一级茶,诠释好茶形象,发挥高端引领作用。三是强化市场开拓。巩固长三角地区,拓展北方、西部和“一带一路”市场,积极参与杭州国际茶博会、浙江绿茶博览会等重大茶事活动。

  3.抓三产融合。一是做好茶旅融合文章。将茶产业布局融入全域旅游,将乡村旅游、农家乐、茶叶基地交叉布点,推进茶旅一体化。二是树立尚茶之风。进一步梳理茶文化体系,创新茶文化载体,助力茶文化发展。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开展茶文化“五进”活动,宣传弘扬茶文化,普及和推广茶文化知识。

  问题十二、近几年,我县中峰产业发展迅速,开化喜获“中华蜜蜂之乡”称号。请问,政府在新兴农业产业培育上还有哪些考虑?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邓仕海

  答复人:县农业农村局

  答 复:

  1.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引导,将音坑萝卜、何田辣椒、蟠桃山生姜等传统经典产业列入全县“十四五”农业规划。针对新纳入的产业品类,编制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和细化产业的扶持导向、实施重点以及目标要求,通过规划引领农业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2.聚力做好两大特色产业。中蜂方面,全面落实中蜂政策保险,年底前将养殖量10群以上(扶贫农户除外)的农户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全力打响“中华蜜蜂之乡”品牌知名度,饲养量争取突破4.1万群。强化与林业、交通及各乡镇合作,加大蜜源林种植力度,提高蜂蜜单桶产量。中药材方面,加大中药材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撬动作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做大产业平台。强化“科技兴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3.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以“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为重点,以培育新型农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新型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主体迅速成长,增强产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4.积极推进产业标准化。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创建中蜂、设施蔬菜、中药材等示范基地。将示范基地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培育开发品牌产品,以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问题十三、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对现代服务发展至关重要。调研发现,我县至今仍未出台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请问县政府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提问人: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开化利群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颖萍

  答复人:县发改局

  答 复:近年来,服务业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压舱石”“主力军”作用。为进一步明确我县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有效引导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平台及空间布局,2016年,县发改局牵头编制了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因“多规合一”试点需要,对“十三五”规划体系进行了优化,缩减子规划,该规划未公开发布。我县改为以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县内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健康等特色产业发展,如《开化文化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19-2021年)》(开政办发〔2018〕37号)。此外还出台了《关于支持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开政发〔2018〕109号)等文件,完善了政府对服务业宏观把控、微观调控的服务管理模式。

  迈入“十四五”关口,县发改局以进一步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为目标,做好新服务业政策完善、修订、出台等系列工作,并通过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步启动开展服务业“十四五”发展思路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顶层设计上加以强化,高站位、高标准、高水平编制我县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行动计划,更好地引导我县现代服务发展。

  问题十四、受国家严控增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下达实行“增存挂钩”的影响,省自然资源厅下达我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少。今年省厅仅下达我县计划指标328亩,而当前我县批而未供土地数量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的经济发展。请问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有效解决用地需求与用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切实保障项目落地,助推我县经济发展?

  提问人: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盛华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应旭敏

  答复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答 复:

  针对代表提出的问题,资源规划局将从以下8个方面做好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工作,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一是实行“双挂钩”政策。将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工作与各区块次年新增农转用指标分配、当年综合争先考核关联。二是做实基础数据。全面清查梳理,做好上图入库工作,便于实时、动态地跟进每宗地块的处置情况。三是倒排时间节点,加快供地速度。要求各区块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形成消化任务清单和时间节点要求。四是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征地拆迁工作进程。对征地已完成的地块,尽早开展土地平整和基础配套建设,形成成熟的供地条件。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建项目的供地。对部分已建未供的公共设施用地,按规定处置到位后,补办供地手续;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乡建设规划的,该拆除的一律予以拆除。六是加大项目招商力度。督促各区块抓紧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限期落实项目,对项目落实到位的及时供地。七是适当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土地现状保持农转用审批时原貌,农转用(计划批次)审批满2年且近期不安排规划建设的,在报县政府同意后,盘活指标,保障急需项目用地。八是积极处置工业闲置低效用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针对我县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68宗1188亩低效闲置用地,科学制定处置方案,合理安排新产能,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和产出率。

  问题十五、自去年“凤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我县把企业股改上市作为破解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瓶颈、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请问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进展如何?

  提问人: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潘影

  答复人:县政府

  答 复:

  华康药业上市工作于2017年上半年正式启动,历经两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在今年获得了决定性进展。2019年5月21日,浙江证监局来华康药业现场辅导验收并通过。2019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接收华康药业上市申请材料,并受理公司行政许可申请。目前,华康药业已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上半年年报材料,预计8月初中国证监会将会组织审核。

  下一步,县政府将继续全力服务华康上市工作,和企业一起通过多方关系加强与中国证监会的对接沟通,力争华康药业年底主板上市。

  问题十六、调研发现,全县金融部门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请问,县农商银行作为县域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在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财金工委主任郑发根

  答复人:县农商业银行

  答 复:开化农商银行紧紧围绕“三区三园”建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民营和小微企业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02亿元,较年初新增3.07亿元,增幅达6.83%,户数新增658户,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2%,累计让利500万元。

  一是全面推进“三服务”活动,建立企业需求、措施、责任“三张清单”,施行“一户一策”,实现辖内小微企业全覆盖。今年以来,已走访辖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共4800余家,支持有资金需求的优质企业600余家。二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小微企业循环贷、亲青相伴青年创业贷等拳头产品,覆盖初创型小微企业、成长型小微企业等。创新机器设备抵押、公益林收益权质押、商标专利权质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缓解担保难题。三是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差异化细分工作实施方案等,将企业绿色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纳税情况等纳入优惠降利率测算维度,并将政府给予我行的税收优惠通过利率优惠的方式全额让利,今年以来已优惠380万元。推出转贷通、企业应急专项资金业务,已累计办理731笔,金额达12.7亿元,为企业直接减少转贷费用600余万元。

  下一步,我行将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落实政府及监管部门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举措,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问题十七、目前,全县有多少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经营状况如何?企业发展存在哪些困难?下一步政府在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华寿忠

  答复人:县经信局

  答复:

  目前,我县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其中规上企业12家,2018年12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33.59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利税6.38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比重达89.1%,同比增长133.6%,其中利润5.27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比重达99.0%,同比增长180.5%。与此同时,我县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是科研人员不足。2017年我县R&D活动人员数379人年,相当于2016年的65.5%,企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突出。二是企业经营效益不佳。2018年我县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科技企业共16家,部分企业长期亏损,无法直接受益政策福利,主动科研愿望不强。三是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大多数没有研发平台,多数已创建的研发平台也沦为“挂牌”平台,没有实际的研发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高企补助力度。根据县域创新发展需求,衔接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加大高企补助力度。同时加大高企政策宣传,对高企认定的标准、条件进行重点解读,提升企业申报材料质量,提高申报成功率。二是梯队建设培育体系。开展“登高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多部门联动,加强知识产权挖掘与申报,实施规上企业“三清零”计划,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的重点对象,实施重点指导与帮扶。三是加强服务机制保障。按照高企认定流程,与财政、税务等部门联动,高标准、高效率完成申报材料审查、推荐上报工作。同时,科技、税务部门及专业中介机构密切配合,多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四是培育中介队伍,建设服务平台。培育能真正为企业从基础做起,伴随企业良性成长的优质科技中介,建立科技大市场,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问题十八、我县高度重视清水鱼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近几年我县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清水鱼鱼病,养殖户遭受了经济损失,也挫伤了群众养殖清水鱼的积极性。对此,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养殖户预防、控制清水鱼鱼病等灾害的发生?

  提问人:县十六届人大代表、何田乡禾丰村村委会主任何会

  答复人:县农业农村局

  答 复:

  1.注重业务培训,强化防控水平。及时理顺行业服务与管理体制,加大乡镇渔技员和乡土人才轮训力度,充实人员队伍,切实提高组织保障,全面推广“正(养得好)反(养得差)现场说法”﹢“提问→解答→总结”﹢“集中大课﹢实地小课”等模式,有效改变养殖户鱼种投放不科学、无病不防、有病乱用药等陋习,全面提升养殖户技术水平及经营理念。

  2.注重服务靠前,健全保障体系。首创渔业个性化技术服务单,内容涵盖鱼种起捕、运输放养、日常投喂、鱼病防治等方面。做好渔需物质筹备,在疫情发生时,能及时提供病害防治、底质改良、水质检测等药物和采运苗种等服务,减少灾情损失。加大清水鱼政策性保险政策宣传,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降低农户养殖风险。同时,公安、渔政等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毒鱼事件,严惩毒鱼不法分子,积极保障渔业养殖安全。

  3.注重科研创新,突破历史难题。加强与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对接,积极组建专业研究团队,认真总结今年林山塘源口、中村树范、何田田畈等地对小瓜虫病预防与早期治疗的成功技术,争取尽快攻克这一行业难题。同时,积极开展清水鱼养殖模式与产品品质对比研究,尽快拿出支撑清水鱼品质优异的系统数据,探索推出符合市场多元化需求的不同品种。

  4.注重品质管控,打造放心产业。积极探索建立全县清水鱼可追溯体平台体系,强化品牌监管。在开展清水鱼质量可追溯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物联网平台,逐步建成产地环境、鱼种放养、投入品使用、成鱼销售、餐饮体验的全程可视的大平台,并将所有规模化养殖主体、由散户组建的合作社或者村集体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对外开放,实现清水鱼养殖全程“可视”“可追溯”。

  问题十九、近年来,我县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持续推进根宫佛国5A景区、百里金溪画廊等景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夯实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但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我县旅游业出现了人气不足的现象,旅游业持续升温的动力不足,请问政府在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上,将采用什么创新举措?

  提问人: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华埠镇横街社区书记、主任熊成莲

  答复人:县文广旅体局

  答 复:

  2018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1291.69万人次,同比增长24.53%,旅游收入82.95亿元,同比增长23.84%。旅游业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但是相较于2017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17年增长速度也低于2016年,我县旅游业确实存在持续升温的动力不足的问题。

  据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体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导致全省旅游业普遍性增长乏力;二是受免费游衢州政策影响,来我县的游客大多以一日游、过路游为主,消费意向不强;三是疗休养政策新规允许出省疗休养,导致来我县的团队游客数量锐减。

  针对上述情况,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问题:一是继续实施人气集聚工程。调整考核办法,加大力度调动全县各乡镇、部门积极性,通过大型会务、疗休养团队、赛事活动等引进县外客源;二是开展对外宣传提升形象。在重要客源城市、人流密集区通过媒体宣传、户外广告、主题推介等形式,打响“寻根探源·开化是个好地方”旅游品牌,提升开化旅游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三是完善旅游交通、环境卫生、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开化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融合景区、乡村旅游点、民宿、非遗、美食等多种形态,打造特色突出、层次丰富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延长游期,拉动旅游消费。

  问题二十、有商业企业反映,促销外场活动审批难,不利于宣传及营商氛围的营造。请问在确保依法监管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为商业企业提供营销上的便利?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主任徐志林

  答复人:县综合执法局

  答复:

  审批难的原因:一是法规规定。《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对城市范围内道路、公共场所占道从严管理。二是政府要求。县委县政府于2013年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市容市貌卫生管理的通告》,将县城解放街、江滨路、芹北路等路段设置为严禁街,全路段严禁任何形式的占道经营行为。芹南路、桃溪路、开元路等路段为严管街,不允许有占道经营行为。三是创建需要。根据创建国卫和全国文明城市要求,不允许城区范围内有占道经营行为。四是受基础设施不到位限制。我县大部分人行道宽度达不到占道促销的安全要求和治堵工作要求。

  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服务商家,县综合执法局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开展上门式服务。日常巡查中发现有商家有促销要求的,立即联系审批科上门解答办理,让企业少跑腿。二是为新开张的店铺提供方便。放宽要求,允许商家在不影响行人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在店门口摆放开业花篮。三是提出建设性建议。建议申请搞促销的商家灵活变通促销方式,如建议将促销活动放在室内进行或商业性广场内进行、建议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扩大影响等。

  问题二十一、“最多跑一次”改革已取得较大成效,但一些中小企业反映仍有“办事难”“办事烦”的问题。如企业感到审批事项办事环节仍然较多、“无证明城市”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请问政府在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上有何打算?

  提问人:县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主任王宏涛

  答复人:县行政服务中心

  答 复: 为企业办理每一件事项的最大便利化是我们政务服务永无止境的目标,我们会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办理事项应进尽进。做到中心之外无权力,并按照省“八统一”要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到“办事不求人,服务便利化”,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二是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改革。从企业的登记开办、不动产交易、水电气接入、员工招聘、设备购置、生产销售、获得信贷、并购重组、清算注解等“一件事”入手,持续推进“减事项、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减费用”让业主更便利。三是继续推进“减证便民”。无谓证明一律取消,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获取,一律不向业主收取。四是进一步推广和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今年年底前实现10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90%以上政务服务“掌上”可办。五是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平台3.0运行。年底前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最多90天”。六是开通12345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快速交办给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做到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   编辑:姚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