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村头镇武源村:河道换新貌 村庄更美丽——“百名记者巡河大采访”系列之十三

2017年1月5日 16:11

  村道宽阔平坦,干干净净;小河清澈见底,溪水潺潺……1月2日,记者在村头镇武源村看见,流经村庄的武源溪已经被疏浚,鱼儿成群,看不到一丁点垃圾,河边原来狭窄、坑洼的道路已经被宽阔的水泥路所取代。冬日的阳光下,三三两两的村民或在聊天,或在翻晒油茶籽、番薯干,谈笑风生。

  武源村有两个自然村、180余户、590个人口,房屋沿溪而建,村民居住分散。村党支部书记汪祖青介绍,武源溪全长2公里多,原来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由于多年没有疏浚,河床已经抬高许多。2008年,一场大暴雨袭来,洪水瞬间冲上路面,许多房子进水达1米多深,群众受灾相当严重。痛定思痛,2016年7月,村里投入7万元疏浚河道,清理垃圾、沙石、淤泥2000余立方米,同时修复近年被洪水冲毁的防洪堤、堰坝。

  “以前村里的生活污水没有集中处理,只能到处排放到门前的河里,污染了河水,一到热天,整个村子便散发着浓浓的恶臭,现在好了,每家每户的污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终端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没有一点污染。”武源村村委会主任汪德建说。2015年,武源村村武川自然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三议三公示”,由村里自己实施,既节省了资金,又确保了质量,还让村民赚到了工夫钱。2016年5月,村里投入资金10余万元,对沿河的主村道进行拓宽改造,浇筑水泥路面,修建防洪堤,使路面从原来的两米拓宽到5米,方便了群众出行。同时,又想方设法拓宽了武川自然村至源头自然村的路基,准备在2017年浇筑水泥路面。

  记者在村庄里面随意走了走,只见村道和小巷里弄已经全部硬化,干净、整洁。近几年,武源村重抓“清洁工程”保洁员每天清扫道路,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垃圾不落地、不落河,及时劝导不文明卫生行为。2016年7月,村里取消大垃圾桶,保洁员每天上门收集垃圾。村妇代会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开展门前“三包”、垃圾分类,村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沿着河边的村道从武川走到源头,虽然已是深冬,但近处的田野、远处的山岗,到处是油菜一片碧绿,油茶树郁郁葱葱。清澈的溪水里,一群群荷包红鲤鱼和其他小鱼快活地游来游去,为冬日的山乡增添了不少灵气。汪祖青相告,接下去村里准备发展立体农业,种植3000亩高山蔬菜和瓜果,增加村民收入。同时,继续挖掘板栗文化、柿子文化、祠堂文化,为美丽乡村增添新的风景。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汪东福    编辑: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