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新闻网

鲍水清: “雕”出快乐艺术人生

2020年9月17日 09:49

  绘画起步

  鲍水清,根艺雕刻师,今年53岁,从事根雕艺术27年。同时,擅长画人像,画了近千张人物肖像。

  “还是读小学时吧,我文化成绩平平,但非常喜欢画画。”在读小学时,鲍水清把半透明的印纸覆盖在连环画上,用铅笔印描书上的人物。慢慢积攒,到快毕业时也凑成了一本“连环画”。

  初中毕业后,县文化馆在全县招收美术特长生进行培训,鲍水清代表当时的汶山乡参加。授课教师是当年文化馆的叶长鹰老师。在经过系统的素描、色彩、油画、国画、书法等训练后,他的画技突飞猛进,成绩冒尖。在1987年的全县农民画大赛中斩获金奖。

  上世纪90年代初,20岁左右的鲍水清因为会画像,村民常看见他骑着大永久,背着画夹,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画师。开化、常山周边乡村,都留下了他一张张神似的肖像作品。

  1993年8月1日,鲍水清在开化解放街上看见一则广告,说是某根雕厂刚定了一批根雕合同,急需产品设计师。他想自己有绘画基本功,不管能否录取,去试试吧。

  拿出了自己的画作给大家鉴赏,招募人看了后把手一挥:“就是你了,明天来上班。”挥手的招募人正是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谷青。

  进行根雕创作

  进入大师的工作室,最初的工作是给订单画样稿,由于绘画技艺精湛,大家对这位毛头小伙非常满意。画稿工作结束后,鲍水清常到根雕工作区,看着徐谷青的徒弟们叮叮当当地进行根雕创作,他也觉得很好玩。

  与绘画平面艺术不同,根雕是立体的造型艺术,这深深吸引了鲍水清,他决定要学根雕。边画着图稿,边向师兄们请教如何鉴别木材,再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原本是为了好玩,现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知道,自己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找到了。

  经过近半年的考察后,徐谷青正式收鲍水清为徒。为了更好地学好基本功,他借来师兄的雕刻刀,到铁匠铺照着模样打了一套,用着还挺顺手。白天在工作室跟着师兄学艺,晚上用番薯和萝卜练习雕刻技艺,从最初的葫芦、苹果造型到复杂的宗教人物再到更为精致的民俗场景,鲍水清用了三年时间,番薯萝卜也用了千斤之多。

  拜师后的第十个月,第一件出师的作品就是松树瘤南瓜。选材扁,粗纹理,苍老扭曲的南瓜柄,这件作品让徐谷青非常满意,鲍水清信心大增。在这之后,他的作品从瓜果蔬菜到花鸟虫鱼再到人物肖像,一件比一件好,也远销到东南亚等地。

  令鲍水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作品《向往》。在一块近乎肉色的木荷材料中,他似乎看见了成品的状态:一位展翅欲飞的女神形象。从小对封建重男轻女思想反感的他立刻就想到了主题。经过两个月的雕刻,一件二分雕、八分天然的自由女神形象跃然而出。当年,联合国妇女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中国根艺协会展览作为大会组成部分也如期举行,这件作品应邀参赛并获得了根艺界最高奖项“刘开渠奖”铜奖。

  从此,鲍水清更坚信自己的技术,他要做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作品。

  快乐艺术人生

  得奖的鲍水清并无居功自傲,反而静下心来潜心修炼,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雕刻工艺。在根艺之路上,只要有助于技艺提高的学习,鲍水清都认真坚持。此外,他还做起了泥塑,没有老师,就通过网络和专业书籍研究自学,根艺、泥塑两项互相结合,相互得益。

  精湛的根雕技艺,稳重的性格,耐心的脾气,他成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谷青根雕班”的专业教师。几年下来,学生有200多人,不少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根宫佛国就业。无论师生,对这样一位耐心的好老师都赞不绝口。

  “我对根雕、对艺术都非常热爱,也想和我师父徐谷青大师一样,发展开化的根雕事业,做精品,带徒弟,一脉传承。”现在,他还在老家的工作室里,对着一块上好的金丝楠,手握斧凿,继续快乐着他的艺术人生。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余问清   编辑:郑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