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倾力打造浙江县域中医医共体“开化版本”
近日,记者在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马金分院看到,开化县中医院总院的针灸推拿科医生正与医联体合单位——浙江医院康复科专家一起坐诊,现场带教,模块化培训,将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下沉到乡镇卫生院。这是开化县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开展“中西医并行”医共体服务机制,破解山区百姓看病难题的一个缩影。
2019年3月25日,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总院、7家医共体分院相继正式揭牌,这标志着由开化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马金、塘坞、齐溪、何田、村头、大溪边、音坑7个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共同组建的“开化县中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正式启动运行。作为一家县级中医院,在开化县中医院在医共体的建设中承担了更为特殊的使命。开化中医院医共体致力于将中医药所具有的“简、便、廉、验”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运用好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及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有效减轻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看病就医负担。
发挥名中医效应做好适宜技术传承
为在短时间内破解中医药服务项目少、中医人才缺乏、中医临床技能不规范等问题,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积极向上借力争取,依托浙江医院医联体资源下沉,将浙江医院中医康复学科直接引入基层分院,建立了“省级康复科+县级康复中心+分院康复示范点”中医适宜技术联动网,每周六上午由总院的针推科医生与浙江医院康复科专家一起下沉到马金中心卫生院坐诊,现场带教,模块化培训,其他6个医共体成员各自派员集中到马金卫生院。此举一方面让基层群众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实现了专家现场带教,迅速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康复治疗能力。2019年,开化县中医院下辖的7家分院业务量提升了25个百分点,中医收入提高了15个百分点,马金分院的康复中心、村头分院的中医推拿等,平均每天的门诊量达到30人次左右。为了在医共体内更好地发扬中医特色,开化县中医院挥起了“三板斧”:培养中医人才、推广中药应用、推广适宜技术,他们计划未来3-5年实现分院中医特色学科全覆盖。
“朝夕临诊、口授心传、个别指导……师承岐黄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开化县中医院先后成立了“周郁鸿国家级中西医结合名医工作室开化站”。周郁鸿是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全国知名的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学术带头人,擅长解决血液病诊治中的疑难问题,为助推基层中医师成长和百姓就医发挥了显著作用。县中医院医共体重点开展师带徒及中医药传承工作,来自七个医共体分院的12位医师,分别与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吴国伟、泌尿外科张晓群主任医师等建立了师徒关系。收入新徒后,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党委书记、全省唯一在县里工作的浙江省级名中医吴国伟医师说道:“师带徒”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现借助“师带徒”平台,让县级医院优质师资下沉融入到医共体合作单位中,是加强基层人才培养、促进业务水平和能力提升的新探索,同时也为医共体内部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保驾护航,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开展上门服务拉近百姓与中医中药距离
现在真好,医生帮我们这些慢病患者记着配药时间,一到药快服完的日子就把药送上门,还会宣讲一些中医药保健知识!”日前,开化县何田乡田畈村的汪大爷,看见县中医院医共体的家庭医生又到家里给他送药,便热情地迎了出来。每逢谈起如今享受到的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汪大爷都有道不完的感谢。
据了解,为了让乡村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方便、优质的中医药服务,2019年8月起,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为部分地处偏远山区、无条件设置中药房、中医药服务能力弱的乡镇分院提供中药配送到家服务。通过与县邮政快递公司合作,创新推出的“互联网+”中医药进乡村服务模式,将中药代煎配送服务从城区向乡村延伸。
这样一来,病人在当地卫生院(医共体分院)接受县中医院总院或分院中医师的诊疗,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后,在系统内开具中医电子处方,患者完成付费后,开出的中医处方就通过系统传送到总院的中药房,总院中药师按照处方配好中药,由总院煎药室工作人员利用中药煎药机煎药,煎好的中药汤剂装进真空的小塑料袋内,通过邮政快递公司统一物流将代煎中药配送到病人家中,患者拿到中药后,只需稍微加热就可直接服用了。
“我们给卫生院的医生们配好平板电脑,这样医生下村,到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病病人家里随访,需要配什么药可以现场电脑开方,现场医保结算报销,西药现场发,中药由县中医院统一煎药配送。”县中医院医共体总院副院长张晓群告诉记者,通过互联网和物流网的连接,既集中了资源,节约了成本,又能够最大限度方便患者就医,更有利于中医药的推广,使村民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
此外,为做好农村群众医疗服务,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紧缺这一难题,县中医院医共体还推出了“百医进百村”活动,依托县域医共体改革的契机,以乡镇卫生院医生或邻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辐射到周边无卫生室的“空白村”,进行帮扶,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在无村卫生室的行政村实施“定人、定点、定时”服务机制。“空白村里因为没有村医,村民配药就需要去上一级的乡镇卫生院。但是空白村往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如果身体不好,难免行动不便,去卫生院比较困难。而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需要长期不间断服药,如果不能按时服药,断断续续的吃比不服药危害更大。”开化县中医院副院长张晓群说,“百医进百村”活动开展以来,以往家庭医生会每月随访慢病患者一次,现在的则变为每月4次、每次半天的驻村巡诊,基本满足乡村慢病管理需求。
互联网+共享医疗百姓送上就医新体验
“怎样才能留住病人?怎样使百姓就医更便捷?”在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总院,由“互联网+”衍生的远程会诊中心、影像中心和心电中心则为广大山城群众献上了新时代的医疗服务。
“由县中医院医共体提出会诊申请、上级专家进行接受、双方连通视频并通过网络传送病历资料……就诊过程会进行录像,方便查阅病史或留存资料,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县中医院医共体总院远程会诊中心,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将专家和病人联系起来,既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放心看好病又减轻专家门诊负担的平台。从县到市,远程会诊中心的专家库包含了衢州市内各个市级专家以及省级专家。
从目前情况看,县中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大多是县中医院与市里的医院进行沟通使用,其次是马金分院向县中医院进行申请会诊。与县中医院处于医共体系统内的七家卫生院也都已安装远程会诊中心,接下去,由县中医院医共体分院向县中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进行的申请也会越来越多,会逐步实现村民在卫生院就能找专家看病的目标。
除了远程会诊中心,县中医院的影像中心和心电中心也尽显“互联网+”的特色。影像中心是指卫生院把用设备给病人拍的X光片通过统一的系统传给县中医院,经县中医院医务人员读片、得出结论后再告知卫生院,以便对病人做进一步安排的系统。而心电中心也大抵相同,即医生将疑似危重病人的心电图通过上传系统或传至微信群的方式,经心电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解读,以确定病人情况的系统。
此外,在一体化改革过程中,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还开发推广智慧健康云平台项目,去年,全县已有4.2万人次享受共享中心服务,远程阅片4463张、区域心电1646例,为老百姓真正提供“家门口”的省级医疗服务。信息化系统真正将总院分院“拧成一股绳”。“‘移动手段’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传统医院需要改变思维和视野,跟上移动办公的脚步”。吴国伟告诉记者,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旨在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医院,搭建了以“一办六部”为总体框架,通过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生态在线五大在线功能为医共体赋能。同时初步完成钉钉家医(家庭医生)的部分功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