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风情小镇 培育生态城市 为建设“两美”国家东部公园而奋斗——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14年8月13日 10:00
(2014年8月4日)
鲍秀英
同志们:
这次县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专题研究部署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工作,致力走出一条空间集约高效、产业生态转型、公共服务均等、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为建设“两美”国家东部公园而奋斗。
下面,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
一、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是把握时代机遇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强调要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一城一区一园一村”,举全市之力打造国家东部公园。这些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重点突出,为我们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打造国家东部公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动力支撑,是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机遇。
开化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城镇化建设实践。1997年开化县提出了“生态立县”以后,构建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城镇化、生态环境建设“五大框架”;2009年提出了“产业高新、小县大城、生态发展”路径,确立了“城华一体、一城三区”的城市建设框架和“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2013年提出国家东部公园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城镇化目标定位。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提升了城乡发展理念。持续接力“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着眼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提出了打造国家东部公园的发展思路,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大公园、大景区,用公园的理念规划、建设、管理城乡,城乡建设理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是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继1992年撤扩并以来,先后在2005年、2014年开展两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县乡镇总数由22个缩减到14个;完成了国家东部公园发展战略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规划等,将全县2236平方公里划分成生态保护区、生态农林区、产城集聚区。三是促进了城乡经济转型。以治水为突破口,统筹实施“五水共治”、“四换三名”、“退二进三”等重点工作,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以产城融合为着力点,加快工业园区、钱江源旅游度假区等产业平台建设,城市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四是改变了城乡环境面貌。借全省“三改一拆”之势,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推进全域绿化彩化亮化美化,截止7月底,全县累计拆违76.2万平方米,改造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82.5万平方米,电影院片区旧城改造、岙滩城中村改造等一批征迁难题得到破解;南湖旅游综合体、国际大酒店等一批地标性建筑相继建成;先后创成了国家生态县、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等。五是强化了城乡民生保障。目前,全县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95.43%,今年开中高考上重点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城乡社保扩面提档,每千人医生数达1.9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参保率达95.7%;建成了一批农村文化礼堂,汪子豆先生名人藏书馆、开化纸、开化砚、开化青瓷等文化得到挖掘展现。六是争取了一批试点政策。积极加强向上对接,争取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园试点、国家“多规合一”试点等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省委、省政府把开化列入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专门出台了《试点方案》,新华埠镇列入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国家东部公园行政管理体制获省政府批准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新型城镇化仍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城市发展水平低,增长动力不足,2013年城市化率仅为40%,比全国53.7%、全省64%、全市47.7%,分别低13.7、24、7.7个百分点;城市产业支撑不足,尤其缺乏大项目支撑,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40.2%,人气、商气不旺;城市建设特色不明显,缺乏文化风情。二是城市规划体系不配套,长期处在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建设的状态,导致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模糊不清,规划管理不严肃,没有做到规划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不少项目难落地,落地项目遗憾多。三是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城华一体”建设、管理破题不够,综合执法体系反复变化,管理规章建设滞后,职责不明晰,执法不严格,出现许多“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却看不见”的问题,致使管理不到位。四是城市经营水平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规划是财富、城市设计是品位,城镇建设观念落后与转型发展的矛盾突出,效率滞后与加速发展的矛盾突出,公共服务滞后与群众需求的矛盾突出;目前集镇常住人口只有马金超过1万人,超过5000人的仅3个,不少集镇仍处于“马路经济”的模式。五是城乡建设管理人才缺乏,领导干部队伍中研究城市规划、重视城市建设的氛围没有形成,引进人才的办法不多,懂规划、善建设、会管理的专业型人才缺乏。
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建美丽开化、共享美好生活的具体抓手,对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国家东部公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是贯彻落实省委“两美”目标建设的具体举措。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定》要求“衢州市成为美丽浙江建设重要生态屏障,重点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功能定位,对该保护的区域加强保护,对该发展的地方加快发展,努力把绿水青山护得更好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更高,完全符合省委要求,切合开化实际。
2.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是“小县大城”建设的战略深化。我县自1997年以来一直坚持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为开化留下了一片宝贵的绿水青山。正是基于保护、发展、利用好这片绿水青山,又先后提出了“小县大城”、国家东部公园建设等发展思路。生态城市与“小县大城”建设的目标要求相吻合,风情小镇与美丽乡村打造的主题特色相衔接,顺应发展新形势、改革新要求、人民新期盼,是“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内涵的再挖掘、外延的再拓展。
3.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是国家东部公园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核心在“人”,重点在“化”。生态城市和风情小镇都是国家东部公园建设的题中之义,是人口、产业的重要依托。通过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必将促进更多的人口向产城集聚区集聚,加快从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非农收入,在城镇安家落户,化农民为市民,从而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差距;必将加快人口有序转移,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特别是敏感区域的干扰,实现更持续、更有效的保护;必将更好地展现自然、人文、民俗等风情,使国家东部公园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养生乐园。
4.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是转型跨越、绿色崛起的有力抓手。开化产业转型已进入攻坚期,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发展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升级与引进一批能支撑开化发展的环境亲和型产业、企业任务十分紧迫;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现代服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精准发力、加快培育。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更有利于我们调结构、促转型,更有利于我们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崛起,为国家东部公园建设注入新动力。
二、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
总体思路是:以国家主体功能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省级生态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契机,以风情小镇打造为重点,致力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融合发展,紧紧围绕“全域景区化、产业生态化、人口市民化、城镇风情化、管理精细化”要求,强化规划引领,推进转型升级,加快人口集聚,彰显源头风情,强化要素保障,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文明素养,努力建设“两美”国家东部公园。
到2016年,力争城镇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三产占比达到45%以上,基本形成定位清晰、空间优化、功能完善、风貌独特的城镇发展格局,实现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
到2020年,力争城镇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达到48%以上,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三产占比达到50%以上,城镇能级、城市文明程度、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建成一批特色风情小镇,实现自然开化、休闲开化、人文开化、美丽开化,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全域景区化。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按照“在公园里建城乡”的要求,把全县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高起点规划、宽视野谋划,用规划管控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处处是景、移步换景”的美丽公园。
——产业生态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引领,加快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向生态化转型,培育一批以生态资源为支撑的新型业态,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
——人口市民化。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保障农民进城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政策服务,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更多的群众共享国家东部公园建设成果。
——城镇风情化。树立“景观风貌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依托人文立魂、山水塑形、绿韵作裳,彰显山水自然风光,传承城乡历史文脉,实现一镇(乡)一品、一村一品,充分展现钱江源头城镇独特的魅力和风情。
——管理精细化。坚持“经营城市、经营城镇”的理念,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多元资本投入城镇建设和管理,推进绿色城镇、智慧城市建设、行政综合执法向基层延伸,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大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三、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
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高、任务重,必须统筹兼顾,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1.绘好一张发展蓝图。坚持规划引领,以实施国家“多规合一”试点为契机,全面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1)科学划分县域空间。按照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规划,将县域划分为“三大区域”,用90%的县域面积来保护生态,用10%的县域面积集聚20万人的生产生活。生态保护区主要位于县域西部及西北区域,面积682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30.6%,涉及苏庄、齐溪和杨林、何田、长虹、林山的部分区域。该区域以生态资源保留和维护为重点,禁止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生态农林区主要位于县域东部、中部和南部区域,面积1333.9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59.9%。该区域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提供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可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创意休闲农业。产城集聚区主要以新华埠镇为主,面积211.9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9.5%,主要用于生态城镇和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开发建设。
(2)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一体、两翼、多点”的县域城镇体系。新华埠镇要以生态小城市培育为目标,坚持外延拓展与品质提升并重、有效集聚与有序疏散相结合,推动城市形态由单中心向多组团发展,形成以芹阳片区、朝阳片区和华埠片区为组团的带状城市。马金镇和池淮镇要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山水自然风光和特色产业优势,完善中心镇规划建设,成为县域北部和西部的区域性中心镇。其他乡镇要按照“风情小镇”的内涵要求,根据自身的独特风格、意趣和韵味,定好位,布好局,编制建设规划,制定行动计划,科学组织实施。要高度重视培育和建设中心村,加快整治自然村,建成一批民宿专业村、3A级景区村,全力打造人人向往的美丽开化。
(3)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优化改造芹阳片区,形成商业居住、文化旅游区。重点打造岙滩滨水商业、居住中心、和尚山文化旅游综合体和大棚坞高品质住宅小区。加快城中村、旧住宅区改造以及西北入城口改造,打造芹江两岸景观、西渠风情街、中国根街、玉屏文化创意园、荷花广场文化主题公园,增加公共绿地和停车位、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谋划新建朝阳片区,形成行政商务、公共服务、休闲旅游、生态产业相融的综合新区。茶场地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青联地块加快“退二进三”,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独山地块以打造甲壳虫动漫创意产业园和家居建材市场为突破口,配套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滨水住宅区;朝阳地块以高品质居住和行政、商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为重点,增强新城吸引力。拓展提升华埠片区,形成仓储物流、生态工业区。火车站站前片区以九景衢铁路建设为契机,打造现代物流仓储园区;华民地块以钱江源花卉苗木产业园建设为契机,打造居住和养生养老综合体;杨村地块要拓展空间,发展生态工业;华埠老城区要加快改造、展现古镇风貌。
2.彰显风情城镇特色。风情小镇是指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乡土情怀、人文气息和文化特色的城镇旅游综合体。建设风情小镇应传承生态理念,彰显自然风貌、城市风格和人文风情。
(1)留住自然风貌。开化九山半水半分田,被称为“地球上最美的一片叶子”。风情小镇建设要体现自然生态,让山水俊秀。百里黄金水岸线、千里清水河道、万座清水鱼塘等项目建设要保护好生态,慎砍树、不填河、少挖山,防止人为破坏自然环境;要巧妙地利用山水生态线、原有的公路和古驿道等,建设便于骑行、适合竞技的百里绿道网。开化县域山水环绕、城间山水相连,在河道整治中,要建成“有鹅卵石和沙滩、有芦苇荡和竹林、有古埠头和茶楼”的开化特色水岸风情,坚决防止简单垂直的生硬驳坎,避免“青蛙上不了挡墙”的现象重复;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以桃溪、姚家源、龙门村和双溪、金溪公园为样板,着力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生态涵养于一体的示范工程,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的景观带和风景线。
(2)彰显建筑风格。城镇建筑风格要融入历史、山水、人文元素,体现城市文明、城镇风情。要重视风格设计。把“美学”概念引入城镇建设,岙滩、朝阳和火车站等重点地块要做好城市设计,特别要把握好城市的公共空间、滨水空间、城市色彩和天际线;要注重城市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深入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园林绿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注重显山露水、山水塑形,打造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具有江南小镇韵味的城镇建筑风格,努力为后人留下可以传承的城市文化遗产。
(3)展示人文风情。风情是一个地方的特有标志,更是城市的灵魂,要突出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芹阳片区要恢复以文塔凌霄、玉屏映日、西渠环带为代表的芹城“古八景”,唤醒城市记忆,再造现代文化。新华埠镇要大力挖掘埠头文化,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打造“千年古镇、生态新城”。马金镇要以水为基,以包山书院为魂,充分挖掘古镇、古街、古道、古祠等古文化,打造成“徽风古镇”。池淮镇要依托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优势,努力建设成为景观农业季季出彩、创意农业时时有乐的“田园池淮”。齐溪镇要以大龙茶品牌培育为重点,努力打造闻名遐迩的“源头茶香小镇”。苏庄镇要依托生物多样性,建成自然人文野趣的“森林小镇”。杨林镇要依托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以山水为“媒”,以田园为基,以古关为要,着力打造“边陲风情小镇”。长虹、音坑、何田、大溪边等乡镇要依托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以“一年成形、二年成品、三年成景”为要求,统筹推进风情小镇建设。
3.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产业是人口集聚的现实基础,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的强力支撑。
(1)做强文化旅游。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支柱产业来培育,推进文化、生态、旅游高度融合,力争三年内实现年接待游客人次超千万的目标。优化提升核心景区。全力推进根宫佛国5A级景区、南湖旅游综合体功能提升。加快古田山、钱江源、甲壳虫动漫创意产业园、钱江源花卉苗木产业园等4A级景区创建和南华山、圣潭沟、玉屏公园、白石尖等3A级景区创建。推进桃溪、金星、龙门、下淤、潭头、姚家源等30个3A级景区村创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打造多层次、多特色、多功能的乡村民宿,努力建设成为全省景观最美、功能最齐、服务最优的乡村休闲旅游体验区,力争实现“五个全覆盖”,即景区景点全覆盖、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网络销售全覆盖、民宿经济全覆盖、农事体验全覆盖。强化旅游配套服务。深挖钱江源美食文化,推出开化青蛳、清水鱼等十大名菜,打响“美食第一城”品牌;开发建设一批经济便捷连锁商务酒店以及野外露营点,提升接待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实施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实现全县宽带无线网络全覆盖,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与外界的无缝对接;加强名企培育、名品打造、名导名厨培训,提升对外推荐和对内服务的水平。着力推动健康服务、现代金融、物流商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旅游品牌宣传。注重国家东部公园品牌策划营销,加强与北京、上海等旅行社合作,与黄山、婺源、武夷山、三清山、千岛湖等周边5A景区协作,拓展客源市场,逐步建立“会展有人、网页有图、报纸有文、电视有影”的立体式旅游促销网络。保持节庆旅游持续发酵,常态化开展“油菜花节”、“开茶节”、“禁渔节”、“保苗节”等节庆宣传活动。
(2)做优生态工业。突出平台建设。编制实施《开化县产业集聚发展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独山、茶场、杨村片区现有工业平台改造,促进生态工业集聚发展。控制乡镇工业平台扩张,加快生态化改造步伐。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改造提升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轻工电子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一批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等新兴产业,努力使产业结构实现质的转型;大力实施“四换三名”,积极开展“腾笼换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提高创亿创佳、合成材料、华康药业、元通硅业、七一电器、泰康药业、单晶硅行业等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城融合。大力推进“花园式厂区”创建专项行动,变企业为景点、变园区为景区。坚守生态底线、严格产业准入,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地。
(3)做特现代农业。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实施农业项目建设重点县为契机,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建成密赛千亩镜港创意农业科技园、千亩红花油茶园、千亩风情茶园、千亩向日葵观赏基地、千亩四季花海农业综合体等一批创意农业示范点,让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农事体验成为国家东部公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壮大特色优势农业。改造提升龙顶茶、山茶油、清水鱼等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推行有机农产品培育认证,3年内新认证有机农产品40个,每个乡镇每年至少新增1个。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开展“农超对接”销售和品牌建设战略,推广“粮食银行”模式,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畅通网络销售平台,积极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4.加快人口集聚。要深化改革增强农民进城意愿,实施万民农民转移进城工程,解决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度不高的问题。
(1)促进内聚外引。创业就业引进一批。开化有10万人在外创业就业,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本和经验,特别是从事文化创意、红木家具、建筑装修产业的人较多,他们是今后拉动开化消费、建设国家东部公园的潜在大军,要围绕根文化、茶文化等紧缺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努力吸引一批“新开化人”到开化创业落户;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农民进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下、富得起。生态移民搬迁一批。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意味着“生态保护区”要禁止人为破坏,“生态农林区”要尽量减少生产干扰,将高山远山、地质灾害隐患点、100人以下的自然村、水源保护区等区域的农民实现梯度转移,有序搬迁到产城集聚区,原则上要搬迁的自然村不再安排新建项目。生态环境吸引一批。开化的生态功能独特,是现代都市人向往的“天堂”、期待的“田园”,要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外地人士来开化养生定居,做大康体医疗、养生保健、休闲度假产业。(2)创新政策体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实现农民市民化。要探索开展农民土(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等改革,有序推进“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全面激活农村、农户的资源、资产和资金,探索农房流转、抵押、担保;保障进城农民在教育、社保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出台创业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制定异地搬迁新政和支持农民购房的金融贷款政策,不断增强农民进城意愿。出台新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扩大保障房覆盖面,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有序推进新华埠镇“撤村建居”,让更多农民市民化。(3)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产城集聚区对人口集聚的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就学、就医问题,关系进城农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要拓宽教育、卫生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办学、办医。要优化教育布局,加快集中居住区学前教育、中小学布点,谋划建设朝阳新区教育综合体,方便孩子们就近入学,平等接受教育;要加大名校、名师、名园培育,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加快推进县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有效整合县妇保院、县中医院等中心城区医疗资源,引进集疗养、养生为主的特色专科医院,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要主动对接省级中心医院,引进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医疗管理服务水平。要着力打造“印象开化”,大力实施国家东部公园“五个一”精品工程,推出一本书、一首歌、一台戏、一曲舞、一个文化标识(logo),让开化人唱出激情、跳出健康,生活得更有品质。
5.提高生态家园品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全员会战、全线出击、全域覆盖、全程保障,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幸福指数。(1)营造和谐美景。要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倒逼转型,全面落实“严控、严管、严惩”手段,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措施,让“水清见底、岸绿花红、人欢鱼乐、景美怡人”成为常态。一是山披彩。要制订“灭荒山、种彩树、强管护”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山体修复,尽快使城市可视范围不见山体裸露,坚决打击查处非法采矿盗煤、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生态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查处森林火灾,提倡文明祭祀,巩固并提升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加快林相改造,使山林郁郁葱葱、层林尽染,实现“春观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探梅”。二是河见鱼。以生态理念治水,持续开展河道治理,围绕打造百里黄金水岸线,开展河道疏浚,实施生态修复,建设源头水岸风景线。全面落实河道“禁渔、禁养、禁倒、禁排”措施,全面禁止河道采砂、全面推行洁水养殖。各乡镇、部门要通过全力治水、增殖放流,着力打造一批人鱼和谐溪流。三是田如画。大力引进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在205国道、317省道、城白线等主要公路沿线连片种植油菜、麦子、向日葵、花卉苗木等作物,注重色彩、卡通、图案设计,形成视觉冲击力,如七彩长虹、美丽池淮、浪漫音坑,成为乡村休闲旅游风景点、农民增收致富田。四是路成景。积极开展“四边三化”,以生态、自然、人文相融合的园林设计理念规划建设通景公路,打造水杉、银杏、香樟等景观大道,注重西里线、苏古线、马金至长虹红色旅游线的景观设计,建成最美乡村公路。五是城扮靓。要注重城市风格的设计,更要注重精细化管理。要制订车辆、施工现场、噪音整治等管理办法,防止“跑、冒、滴、漏”现象;探索引进市场化保洁机制,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要全面推进城镇截污纳管,加快江滨路、西渠景观改造,倡导“户户养花、街区摆花、处处见花”。
(2)开展“六城联创”。要以“六城联创”为主抓手,全面提升城镇环境,提高城镇品位。要有序推进创建行动,设定目标抓创建,倒排计划强保障,严格督查重考核。各乡镇、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意识,强势推进创建行动。要强化综合执法,全面整合综合行政执法资源,促进执法触角向基层延伸,华埠、马金、池淮、苏庄、杨林、齐溪等乡镇要相继成立执法中队,重点整治文化旅游、环境污染、违章建房等领域,下大力气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的影响国家东部公园形象的问题。要深化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作用,加快城镇新型社区建设,推行中心村社区化管理,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平安开化”创建,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
(3)提升人文素养。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要牢牢把握这一核心要素,以文化感染人。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注重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提升镇村文化内涵,彰显民俗文化魅力,展示人文底蕴丰厚、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要建设好玉屏文化创意园、南湖公园、芹江水上公园,通过创新载体来展示开化的城市形象。以最美现象激励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最美开化人”精神引导公众人文素养提升,传递正能量,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以教育熏陶人。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引导城乡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态自觉;深化河长制、路长制,大力发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广泛推行志愿者积分制,落实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包干。
6.推进项目牵引带动。要持之以恒地“大干项目、干大项目”,不断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谋划生成一批。以“智慧点亮国家东部公园”项目谋划活动为主题,谋划一批影响开化长远发展、利于打基础的实施类项目。要谋划好全县域交通网络规划、全域水利建设规划,及时争取上级政策和技术支持,将205国道外移、钱江源水库建设、马金至何田至长虹红色旅游公路工程、云景湾水库、茅岗水库引水工程、清水绕村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省级重大项目。要谋划建设朝阳新区行政商务中心、教育综合体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以及泰康健康产业园等产业类项目。实施建成一批。加强城市路网建设,加快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九景衢铁路开化段、黄衢南高速公路钱江源互通口以及5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等通景公路建设,加快推进火车站及站前广场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12.3亿元的甲壳虫动漫创意产业园、10.2亿元的家居建材市场、10亿元的水湖枫楼旅游度假区项目和钱江源花卉苗木产业园,以及根宫佛国第三期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有序推进七一电器产业园、红木家具创业园、杨村科技生态产业园、池淮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统筹推进规划展示馆、城市管道燃气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围绕民宿专业村、3A级景区村建设,力求实现“景中无杆、镜中无线”目标,加快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要重点抓好“十大专项”行动。一要建好“双百”项目,即百里黄金水岸线、百里绿道网。二要实施“双千”计划,淘汰千辆黄标车、增加千辆公共自行车。三要谋划“双路”工程。谋划推进205国道外移,谋划钱江源至古田山生态旅游线路。四要打造四条风情街。主要是西渠风情街、中国根街、美食一条街、华埠古埠老街。五要培养“五百”人才。引进培养百名根艺师、百名茶艺师、百名乡土名厨、百名乡村导游、百名紧缺专业人才。六要大力发展“十百千万”民宿产业。打造十个精品点、百个专业村、千家经营户、新增万张接待床位。七要提升创建一批景区。实施“1551”工程,提升1个5A景区,创建5个4A景区、5个3A景区、10个3A美丽乡村组团(30个3A景区村)。八要建成一批生态产业园。全力建设钱江源花卉苗木产业园、根文化主题园、茶文化产业园、现代创意农业园、杨村科技生态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甲壳虫动漫创意产业园、现代仓储物流园、红木家具创业园。九要外引内投一批“五水共治”项目。争取新建钱江源水库、城市饮用水源,加快农村、城镇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工程建设。十要谋划建设一批绿化彩化美化工程。扎实推进“绿化彩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山体修复披彩工程、古树名木保护工程,重要旅游线路、城市重要节点绿化彩化亮化工程。
四、强化“四干精神”,为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风情小镇、培育生态城市,“时间表”已经制定、“路线图”已经画出。要把美好蓝图转化成美丽现实,关键靠苦干实干科学干。全县上下要按照开动脑筋、化群众期盼为发展动力;开阔思路、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开放图强、化试点自信为发展自觉的要求,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全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以“一天也不能耽误”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四干”精神书写在开化大地上。
1.想干事就要有激情。各级党员干部都要有“工作一分钟、创业六十秒”的劲头,以火一般的激情投入工作。一要自信。一年来实践证明,国家东部公园建设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径是清晰的,成效是明显的,要强化生态自信、后发自信,只要坚定不移干下去,没有什么干不成,只要充满热情,没有什么干不好。二要自觉。要树立干好工作是本职、干不好工作就是失职的理念,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要求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中去。三要自强。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态,让奋斗成为“开化进行时”,让拼搏成为“开化人进行曲”,让开化发展快速“奔跑”起来。
2.能干事就要出实招。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新机遇、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只为干成想办法,不为干不成找理由,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在“三比一争”中创出业绩。一要做招商引资的能手。人人都是国家东部公园形象代言人,人人都是招商员,要坚决破除“招商引资与己无关”思想,明白我们“有什么”、“要什么”、“谈什么”,要以商招商,打好浙商、开商回归亲情牌。二要做项目推进的强手。把项目建设现场作为检验每个干部能力水平的考场,发扬“5+2”、“白加黑”精神,继续坚持县领导联系专项、优秀年轻干部到一线拉练、使用干部一线选拔的工作方法,做好项目谋划、项目征迁、项目审批、项目保障,建设一批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示范性项目。三要做服务主体的高手。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投身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以“店小二”精神,听得了怨言,受得住委屈,真心实意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四要做平安维稳的好手。始终牢记稳定是第一责任,深入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深化每月20日的民情沟通日、每月21日的县领导信访接待日和县领导“六个一”联系制度,做到工作重心下移,一级对一级负责,实现矛盾不出村、不出乡,力争捧回“平安建设金鼎”。
3.会干事就要善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要同频共振抓落实。国家东部公园建设,不是一两个领导的事、几个单位的事,而是全县领导干部的大事,更是35万开化人民共同的好事。各乡镇、部门要牢牢把握全县发展大局,自觉在大局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找准定位、明确任务。要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向前进。二要掷地有声抓落实。对县委作出的决策、定下的目标、布置的任务,必须做到同一个声音、无条件服从,有载体推进,即使困难再大、矛盾再多,也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魄力,当战士不当“绅士”的勇气,更要雷厉风行、脚踏实地干。三要改革创新抓落实。当前乡镇、部门行政体制改革、“三定”方案已基本到位,要理顺机构、整合职能,形成扁平高效的行政运行体系。加快土地要素改革,推行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探索构建资源要素高效流动的市场体系。要创新体制机制,解决风情小镇、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党员干部不能成为改革的评判者、旁观者、绊脚石,而要成为坚定的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
4.敢干事就要能担当。干部就要干事、干事就要担当。各级领导干部一要敢于喊响“向我看齐”。要明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道理,做到干工作冲在前、转作风做在前、谋发展想在前、带队伍抓在前,以身作则带着干部干出态度、干出力度、干出速度,干出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二要敢于挑战迎难而上。在困难面前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情,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要求,深化“举起你的鞭子—项目督查”、“打开你的窗口—服务提升”、“擦亮你的眼睛—整风肃纪”、“倾听你的声音—问计民生”“四大专项行动”,形成“不拉高标杆就拉开距离、不高点定位就没有地位、不积极有为就问责到位”的共识。三要敢于为干事者撑腰鼓劲。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保护改革者、鼓励创业者、宽容失败者,让能干事、会干事的狮子型干部、老黄牛式干部有舞台,让那些不干事、不担事、干不了事的没有平台。同志们,深圳曾经是珠三角的一个小渔村,凭着改革开放的机遇,一跃而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浦东曾经是长三角的一个小县城,借着开发新区的政策,迅速崛起,成为国际经济巨人。开化是一座生态小山城,如今国家、省级多项试点机遇扑面而来,全县干部群众一定要以重整山河的气势,夙兴夜寐的精神,一鼓作气的雄心,打造好风情小镇、建设好生态城市。我们相信,国家东部公园一定会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颗闪亮的绿明珠!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