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开化行之五 旧貌新颜 古埠航头
2013年10月12日 09:49
张伦 摄
喜欢池淮镇航头村,缘于她沁人心脾的绿色和让人缅怀的红色。
用“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来形容航头村,是蛮恰当的。车过池淮畈,还未进村,远远地就看见宽阔的池淮溪环绕着村庄,像姑娘脖子上的玉带,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岸边,一排古樟高大挺拔,非常醒目,绿树掩映下的是漂亮的凉亭和幢幢别致的楼房。
顺着宽阔的水泥路走进村子,仿佛遨游在绿的海洋,房前屋后,河边路旁,到处是绿树花草。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来龙山下,这里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在一棵叫“来龙樟”的千年古樟前,我不禁停下了脚步。这是一棵怎样的古樟呀!树干直径近3米,树冠面积约630平方米,宛如一把撑开的巨伞。它像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躺卧在那里,聆听着身边溪水潺潺的声音;又像一位沉默的智者,思索着生命的意义。
关于来龙山、来龙樟,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航头村后的山上有一条龙,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深得民心。有一年,天大旱,这条龙四处奔波,喝水抗旱,忙得筋疲力尽,在池淮溪喝水时由于劳累过度而死,变成一棵大樟树横卧在那里。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座山称为来龙山,将大樟树称为来龙樟。
航头地势开阔,道路、水路四通八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前,这里就是一个繁华的集镇,来往的商贾非常多。那时候,洋火、洋油、布匹等物资从杭州用船直接运到航头,挑夫、独轮车将这些物资运到江西新岗山、江湾和本县苏庄、张湾、杨林等地,同时又将茶叶、茶油等山货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运到山外。当时航头有三个古码头,其中两个位于现在的油榨自然村来龙樟下,另一个在村所在地附近。
1930年左右,池淮畈发生严重的血吸虫病,航头村渐渐从繁华走向没落。76岁的姚惠林老人在3岁时跟随父亲从安徽黟县到航头投靠叔叔,当时其叔叔在这里当郎中。在他的记忆里,因为血吸虫病,航头的商业已经衰败,只留下一些老房子,门前的河面上稀稀落落地漂着几叶小舟。“好男不到池淮畈,好女不嫁航头村。”这句解放前在当地流传的民谣,便是对当时航头村的真实写照。解放后,航头村的血吸虫病得到了有效治理,航头村又重现了昔日靓丽的容颜。
航头有个自然村叫薛家岭,这个地名和赫赫有名的薛丁山有着紧密的联系。传说唐高宗年间,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在师傅王敖老祖的教诲下,熟读兵书阵法,练得盖世武功。他南征北战,驰骋疆场,曾经带领部队来到浙西,经过航头时,看中这里的风水宝地,在此练兵休整。村支书蒋云飞介绍,在薛家岭附近还有个跑马场,就是当年薛丁山练兵时留下的。有意思的是,航头村现有人口1852人,但有97种姓氏、70种方言。据说当初薛丁山带着部下在航头休整时,被这里的自然美景吸引,许多士兵流连忘返,定居于此,这些部下共有100多个姓氏,就组成了一个村庄。虽然方言不同,但长期以来,村民们互相通婚,早已融为一体。
在薛家岭,一段数十米长的石板路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由于年代久远,青石板已经出现了破损,但石板路的中央,一条凹陷的痕迹非常显眼,村里的老辈人说,这凹槽就是独轮车留下的。当年薛丁山的部队运送粮食,走的就是这条路;村民用独轮车拉盐、运山货等,走的也是这条路。上世纪三十年代,方志敏、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转战途经开化,赵礼生、邱老金领导红军游击队打击敌人,配合皖浙赣红军独立团攻克开化县城,航头是运送物资的中转站。我终于明白,那石板路上的凹槽为什么透露着点点红色,因为那是红军用“鲜血”染就的。
如今的航头,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容。2012年,该村开展精品村建设,把村庄装扮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闲坐在古色古香的来龙亭、来龙廊里欣赏田园风光,听溪流潺潺的声音;或在休闲广场跳跳排舞,舒活舒活筋骨;或溜达在开满鲜花的村道和鹅卵石铺就的河堤上,闻鸟语花香;或远眺笔架山,回味“两支金笔插青天,先做皇帝后成仙”的民谣;或追寻红色印记,聆听村中老者讲述红军的故事,那一定是很美的事情。
航头,已经开启崭新的航程。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汪东福 徐俊伟 余小康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