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风味·风情——国家东部公园采风作品选登
2013年9月16日 09:43
编者按:
这是一颗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镶嵌在钱塘江的源头;这是一道蜿蜒连绵的绿色长城,耸立起华东大地的生态屏障。千年古邑积淀下厚重的文化,三省边界融汇成多姿的风情。这就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开化,国家东部公园的核心区域。
2013年8月17日、18日两天,衢州日报社联合开化县委宣传部、旅游局、文广新局、古田山管理局,组织全市各县(市、区)的30余名文学好者汇聚开化,举办国家东部公园笔会。在两天的采风活动中,大家走进根宫佛国,赏根艺古趣。在苏庄古田村、唐头祠堂,探民俗风情。夜宿古田山庄,畅谈美好梦想……今天,特选登部分稿件以飨读者。
古田山写意
匆匆
古田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少有雕琢宛如天成
古田山像一笔圆润的行草书
张驰有度变化莫测
古田山像一杯清新的龙顶茶
气韵悠长回味无穷
这里是植物的天堂
动物的王国
是人类的宝藏
它不会说话
却超越世间所有语言
它没有思想
却超越人类一切思考
万物的开化
尹剑峰
这一个浙西的小县城
一脚却能踏三省
今夜我终于可以静静地入住
转身处,却已是五十年的光阴相隔
山没有想象的那么巍峨
水也没有期望的那么磅礴
可水在山间不经意的跌宕蹉跎
竟然成就了一条长龙状的母亲河
头有龙顶,尾有龙井
风雨中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开启蛮荒,点化民智
天地人寰演绎的故事
不会只是传说
从来就是万物竞争的场所
从来就有英雄粉墨的起落
一样的江山,血写的史书
今夜我静静地来了
明日我还悄悄地离去
唯有岁月的山水长卷,徐徐地展现
化开了我全部的朱砂心绪……
古田山抒怀
小荒
要隐居,就像黑麂藏于深山老林
追逐的,是浮云
要得道,就去凌云寺诵经
身前是寂静
身后是功名
朝代繁荣,不抵草木蓬勃
朱元璋已不在
唐柏、宋樟、元杉犹存
不如果老与洞宾
山中摆擂,与世无争
山中老虎不咬人
——不像人
人往高处走,山顶有瀑布
不如在山脚下
开垦古田,生息繁衍
国家东部公园
——一个美丽的梦
赖子
这一次,梦有了形状
长方形,写着一加一加五加五
有了气味
蓝天的薄荷冷
家园的龙顶香
靠近些,还能闻到源头的幽兰
与白颈长尾雉嘴角或许的青草味
这一次
梦一枝一叶从身体长出
有了痛感
但幸福的闪电来得太快
不,不能停下
多少年因为没有梦
甚至辨不出白天黑夜
梦魇也曾如竹排般顺水而下
梦里梦外,花开花落
一代人心慌了
雾霭中,走不出生活的死结
芹江水更浅了
搁浅后,又度过一个沉沉的暗夜
国家东部公园
一个破茧而出的梦
是梦一缕缕编织的花环
从一滴水出发
绕着二千二百多平方公里跑一圈
在一片树叶立起
三十五万人的梦境
这一次,梦真有些大了
可梦什么时候缩成一团
什么时候顺着斜坡滚下
飞吧,美丽的梦
飞翔不仅是翅膀
中国东部,浙西偏西的大小丘陵
鸟翅上升
它本身是彩霞的一部分
成就天空美好的事业
千年的阴沉木长出新枝
这是一个童话
公园梦不正从童话中一步步飞近
一点一滴在河道上捡拾昔日脚印
一笔一划在大地上描画绿色梦想
山岚绣上春天的心情
田园回想生态的美梦
这不仅是梦
打磨得细些
是朵朵金灿灿的黄花
是十里花海,千顷稻浪
挖掘得深些
是一泓亮闪闪的清泉
是水上万千红妆
这不仅是梦
蚂蚁着手搭建自己的新房
村民们房前屋后
一遍遍清理岁月的泥浆
大院内灯火通亮
女书记把地图再次丈量
这片山水有福
沿着五条走廊走向天堂
这里人民有福
醉绿
叶健
从山的另一头,
一弯婀娜多姿的倩影,
慢慢挪动于朝阳中,
带着沁绿、嫩绿、葱绿、草绿的心情,
从遥远的地方走来,
清风撩拨起你耳边的碎发,
青草映衬着你粉色的脸庞。
你将羞涩的纤细的枝桠,
触着溪中小鱼儿的嘴和水草的寂寞,
醉是那婉然间的一颦一笑。
心加快了脚步,
你拉开了墨绿色的裙摆,
将环绕的群山蒙上了清凉的梦,
通过涓涓细流,
将青绿的气息传递给山间的鸟儿,
到处都听到绿在歌唱,
墨绿、桂绿、碧绿、翠绿,
一会在山巅,一会儿在脚底,
汇聚成美丽的音符,响彻于天地之间,
醉是那永存耳边的一吟一咏。
你开始舞蹈,开始狂奔,
开始用松绿的奔放的心境拥抱大地,
绿在嬉戏,绿在绽放,绿在飞溅,
将天空中的白云挤向一边,
只留那一盘如翡翠无瑕的蓝天,
突然间,蓝色也消失了,
只留柳绿、娇绿、娥绿、静绿在空中弥漫,
绿包围了大江南北游子的心,
浸透了你我烂漫的微笑和手中的笔,
醉是今日的一缘一会。
你开始迷醉,开始左右摇摆,
迈着踉跄的步子,
踏着绿,被绿托上了天空,
又被绿牵动着,摆弄起舞姿,
也许是醉过了头,啪的一声,
转眼间,又侧身安卧于青山绿水间,
婉然一笑,
展现你东部公园的妩媚。
天空开始下着绿,滴答滴答,
黎绿、森绿、水绿、黛绿,
梦带着愿望,绿开始飞翔。
风情苏庄
林新娟
八月中旬的天空,有秋风的薄薄身姿,也有夏阳的灼灼情怀。
从开化县城出发,向西行六十公里,一点一点地融进苏庄古镇。一颗重逢的心,如身上的汗水般源源外涔。
初识苏庄,在我的中学时代。那个夜晚,鹅毛般的大雪让美化生活的电灯失去了光亮,却给了年少的我们遐思的空间。晚自修被中断了,学生们站在走廊上自个寻乐,我和来自苏庄的方同学倚在栏杆上,看空中雪花飞舞,望远山原驰蜡象,谈家乡点滴趣事,其乐融融。也就是从那一夜起,我馋起了苏庄炊粉、山茶油的美味,向往着香火草龙、跳马灯、保苗节等民间艺术的亲历,还有那条因解元而得名,依山势蜿蜒如龙盘绕的解元岭,究竟如何令人惊心动魄?
岁月的烟尘,不知不觉飘过了十年,我的脚步从学校踏进了社会。令我向往的苏庄,也在迈着前进的步伐。那个春天,带着工作的我走进了苏庄。一路上,期待的目光一直巡睃着苏庄的容颜,才发现时代的发展,让解元岭烙进了历史,一条不长的隧道缩短了脚下的距离,珍贵了今人的时间,展现了开化的进步。青山绿水是国家东部公园的容颜,在苏庄的怀抱中,在连绵的群山中,我的目光与朵朵、串串的茶花相遇。那是一片多么安静的美啊,叶儿绿油油、花儿白莹莹、蕊儿黄盈盈,满山满梁,起起伏伏,谁能不赞苏庄的美胜似画卷呢!那次的邂逅,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鱼、肉、豆腐等各种炊粉,化解了我身体里的馋虫,又使我的内心笃定了重访苏庄的愿望。
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开化,既富含中村双溪口遗址的文明起步、马金包山书院的智慧之光、霞山古民居的历史风情,也承载着古老祠堂的智慧体现与感恩之心。当正午的阳光复现着夏的炎热时,擦肩一路的绿水青山,唐头村永同公祠又给了我无限的清凉,也让我领略了古老苏庄,或者说开化的孝文化。
白墙、黑瓦,飞檐、木雕,天井、戏台……方端生割股救母,小元越因孝尝毒菇,刘金花劝婆敬婆……当重访的我容身三进式的永同公祠时,村民们在祠堂内纳凉、闲聊、打牌,热而不闹的场面,像一幅和谐的画卷在我眼前优雅地铺开。“我们村都姓方,1100年前从安徽迁居而来,这祠堂也好几百岁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至十五,我们村都要举行‘古佛节’庙会,让子子孙孙铭记并继承孝心……”见我到访,一位年届八旬、精神矍铄的老爷爷热情地迎向我,告诉我唐头村的事故,他的慈祥与热忱,让探访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回家般的亲切,更让衢州市孝文化教育基地的唐头村有了一种别样的气质。后来,这位老爷爷指向人群告诉我,那位满头银发的老者是唐头村最年长的,明年就九十大寿了,说着,笑意盈盈的他看了看我手中的相机,然后望着我的眼睛真诚地问——帮他拍一张照,好吗?当我将相机里的照片给他们看时,二位寿星的脸上都开出了幸福的花儿!
如果说,一座村庄的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她的时尚外衣,那么,古朴的文化底蕴便是她的美丽内涵,比如古田村。
对于农家来说,最朴素的愿望,除了祝愿亲人朋友的安康,便是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盼。带着内心的祝愿,带着对朱元璋及红巾军曾经助耕的感恩,每年农历六月古田村举办的传统“保苗节”,既承载着村民们的美好愿望,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它,认识了苏庄。巡游、祭苗、唱保苗歌……那天的古田村,每一颗心、每一株秧苗、每一丝清风中,都充盈着欢喜与快乐!我不是古田人,但作为从小与土地亲近的开化人,面对绵绵绿油油的稻田,面对串串沉甸甸的稻穗,面对田间飞扬的红、黄、蓝等颜色的小三角旗,我相信,怀着虔诚与感恩的古田人,收获了最美的幸福!
午后的阳光依然炽热,清风却有了更灵动的脚步。青山、秀水,楼房、瓦屋,卵石、木桥……站在古田村古老的香枫树下,遥望木桥上飘逸而过的女子,面对圆润卵石间或顽皮地跳跃或缓和地流淌着的清澈溪水,体内隐居的童心,按捺不住地蹦跳在阳光下。于是,脱下凉鞋,坐于巨大的卵石间,探足于水中,用最亲密的方式再次阅读古田,感受苏庄的山水之润。蓦然间,竟有了留下来的思绪。
那么,今夜就留宿古田山庄,感受苏庄的另一番风情吧!
神话·文化·开化
张水祥
我喜欢开化这个名字,开是开放的开,化是文化的化;
我喜爱开化这个地方,开是开始的开,化是造化的化。
神话
当我走进根宫佛国的时候,仿佛闯入了佛教文化的圣地,又仿佛置身于“十八罗汉”的神话故事里。我故意远离导游,不去听那些娓娓道来的解说词,而独自一人在那一尊尊佛像前虔诚地站立,又缓缓地移步。我想在这清新、肃穆而庄重的氛围里,品味一种古老,解读一种神圣。久久地,久久地,那些千姿百态的造型,那些岀神入化的巨人,将我揽入了一个天堂般的意境里。我似乎忘记了,那是根雕,那是数百上千个根艺品组合而成的恢宏世界。我过去只以为,这种大佛的世界只有西部或者印度等地才有,而环抱在这根宫佛国附近的青山绿水却分分明明告诉我:这里是开化,浙江衢州的开化,中国江南的开化。
释迦牟尼和他十八个得道的弟子们,历经磨难,而后神通广大。在华夏的文明里,他们的传说故事就好比天上的一朵朵云彩,被风吹过,去了西边,然后又从东边岀来。云彩是可以复制的,这种复制起源于自然力,万象轮回,周而复始;而神话也是可以复制的,复制神话的过程被人称之为艺术。
此前,我真不知道,原来根雕也是可以用来复制神话的,而且运作起来还是如此大手笔——这是开化的根宫佛国留给我的最难忘的印象。且看那些大佛们,或沉思、或靜坐,或托塔、或举钵,或探手、或挖耳,或骑象、或坐鹿,或降龙、或伏虎……我想起了关于他们的那些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我也想起了用来制造他们骨肉的——根。
感谢徐谷青大师,以及开化县的数以千计的从事根雕文化产业的人们,是你们,再现了这样的神话。在根宫佛国,最大的佛像居然有40吨重,而8吨10吨重的神话人物雕像数不胜数。且不说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付岀多少个日日夜夜,光是这些雕像的搬运,也一定颇费周折——要知道,这些雕像原本是一块块庞大的树根,这些庞大的树根一般在深山老林里才有,这些树根庞大得像一座塔或者一间房子!
在根宫佛国那个很生态的山坳坳里,那一弯长廊里端坐着或站立着的神态各异的五百罗汉,倘若果真神灵犹在,也会为这巧夺天工而又大气磅礴的艺术创作而万分感叹并十分感激的。
是的,这些巨型根雕的创作与陈列,本身也是一个神话。
文化
说起开化的文化,除了根雕,还有森林山水文化、龙顶茶文化、绿色食品文化、举重文化,以及颇具山城山村特色的酒文化、风味小吃、居住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各类民间艺术等。此外,开化是革命老区,曾是中共浙皖特委所在地、闽浙赣省委所在地,方志敏、陈毅、粟裕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许多战斗足迹。
因此,我们到开化采风,其实是为了寻根。一方面,我们寻的是根雕的根;另一方面,我们寻的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另一种“根”。
有位国内很知名的作家,在品尝了开化的龙顶茶之后,脱口而出:“杯中的生灵,水中的芭蕾。”是啊,开化龙顶,不愧为久负盛名的“全国名茶”、“文化名茶”和国内一流的优质农产品。然而,茶文化不仅仅在于茶的本身,开化的采茶歌、采茶舞,以及制茶的工艺、品茶的茶艺等也别具一格。
话说朱元璋当年与陈友谅交战败走九江,其军师刘伯温率残部退至浙江开化的大龙山,觉得山上农民自制的茶叶色、香、味俱全,便将当地好心人送的几斤绿茶献给驻扎在开化苏庄一带的朱元璋。朱元璋品完此茶连声叫绝,赐名“龙顶茶”。后来,“龙顶茶”被列为贡品。
而今,开化龙顶已进入千家万户。当我们喝着这舞动着“芭蕾”和“生灵”,虽然不能像朱元璋那样心里装着江山社稷,但至少也如品味着家乡的绿水青山与乡音乡情,感觉那是最惬意的享受以及最真挚的问候。
开化
开化,在我的印象里,其实已是“神话的开化”、“文化的开化”。所以,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不免觉得它好大好大,而我的文章却很小很小。
开化位于浙江西部边境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素有“歙绕屏障”之称,为地地道道的钱江源头。全县18个乡镇35万人,辖区面积2230多平方公里。
据记载,“开化”一名实由“开源”与“崇化”两乡各取一字而得,公元981年立县,隶属衢州。
当历史的车轮在钱江源头的崇山峻岭里艰难地滚过了几千年,人们蓦然回首,然后翘首以待,开化的发展其实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及当地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于是,我想,开化,这个名字多美啊,开放的开,文化的化。
尤其是近年来,开化依据其区域优势和生态文化条件,提岀了建设“国家东部公园”的战略构想。尽管开化人朝这一战略目标的迈进还只是刚刚开始,然而我们可以预见,在党的十八大强劲东风鼓舞下,开化人完全能够像占旭刚那样举起这历史性的杠铃!
力拔山兮气盖世。开化人有这样的雄心,就会有这样的意志和能力。从现在开始,完成这一目标,开化人应该有这种造化……于是,我又想,开化,这个名字多好啊,开始的开,造化的化。
真想去莲花尖那钱江源头看一看,可是,为期两天的笔会很快结束了。呵呵,留着一份念想,一点遗憾,一丝悬念,期待下次的开化之行吧。毕竟,开化,作为“浙江省文化名城”,让人留恋的东西太多太多。
开化,婀娜多姿的江南水乡
姜小丽
小时候,对城市总有很多幻想,喜欢城市摩肩接踵的高楼大厦,霓虹灯知道夜的黑,所以,把夜照得如白昼一样亮堂,而在那年代的乡村是没有的。多年来,习惯了城市的繁华喧嚣、车水马龙,青山绿水、水墨风情,已变成一个渐行渐远的梦,在儿时的记忆中一晃而过。然而,这次古田山之行,与开化的邂逅,唤醒了尘封已久的梦境,有诗云“山水灵秀境,诗画钱江源”,囊括了对开化的所有生动诠释。
一
清晨的古田山,是这样静谧与秀雅。打开厚厚的窗帘,眺望远方,大自然毫不修饰的原生态景色呈现在眼前,树木葱茏的山峰,似乎近在咫尺,越过阳台就能攀越而上,又似乎遥不可及,延伸到远方没有尽头。万籁俱寂的古田山还在沉沉梦乡中,站在阳台上能清晰地听到,山中虫子集体在弹奏欢快的高山流水琴音,乐此不疲。按捺不住高涨的激动心情,轻轻掩上房门,期待能与诗人赖子昨日介绍的深山黑熊、獠牙野猪、红嘴蓝鹊、白腰文鸟来个“不期艳遇”。
一行三人结伴步出古田山庄大门,远处的群山峰峦上,晨起的太阳正一点点地爬上丛林树梢处,笑意盈盈地迎接又一个夏日清晨的到来。今年,罕见的橙色高温让原本潺潺奔腾的溪水也少了些许,但,这也影响不了古田山的灵动与俏皮。不知名的鸟儿在崇山峻岭间婉转鸣叫,珍稀名木在这深山中随处可见,对气候和环境要求很高的石斛居然也遍布山中。自恃在医药行业工作过数十年,算是对药材略知一二的我,头一回看到长在树上的石斛,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神奇。溪水沿着山涧哗哗而下,清澈见底的溪水让人禁不住想掬一捧入口的欲望。山路上,时而有三三两两的晨练者。据说,这里空气指数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已经差不多达到做疗养院的标准。
约莫行了半小时左右,高达近40米的瀑布泉到了,因为旱季,原先倾泻而下的大瀑布已经成了小瀑布,悬崖峭壁因为水的长期奔流而下,早已磨得圆滑光溜,崖底的积水潭处成了石斑鱼的天下,大如小拇指粗的石斑鱼忽闪忽闪,一跃而过,让你眼花缭乱,更有不怯生的石斑鱼悄无声息地在你的脚丫子边打转,模样可爱至极!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泳衣,几个女子在积水潭里嬉戏,清晨的溪水有点凉意,也阻挡不了我们的勃勃兴致,石斑鱼儿在我们身边耳鬓厮磨。当然,也不知诗人赖子的话是否靠谱,此刻若是山中真有野猪和黑熊冲下来与我们偶遇,在这样的良辰与美景,倒也不枉“别有一番情趣”。
二
对于像我这样馋嘴“吃货”来说,每到一个地方,美食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化的餐桌上,三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青蛳、清水鱼、炊粉。青蛳、清水鱼和一般地方不同,一定要长在清水中,水质稍差点就不能生长,就连和开化相隔不远的常山,青蛳也不肯“降低身份”委屈了自己,清水鱼亦如此。在我们入住的古田山庄,就在汩汩的天然泉眼处养着一群清水鱼儿,在如此高要求的条件下成长,口感自然与众不同,轻轻嘬一口青蛳肉,新鲜清香,细细品一块清水鱼,细腻滑嫩。炊粉除了传统蒸肉外,还能和着几种菜丝包裹在青椒里,爽口又微微的辣,让你一下记住了这道开化独特的“私房菜”,如同记住开化小巷里走出来的婀娜多姿撑伞的江南美女。
三
早有耳闻开化有个根博园,到了开化,根宫佛国自然不能错过。先前一直在想:根雕嘛,也无非就是化朽木为宝,最多就是原木材名贵些,怕是没什么名堂可欣赏。走进偌大的根雕园才发现,自己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傻眼了,中国根雕看开化,这江南一绝盛名果然不虚传!
初入园内,各种雕刻逼真精致的天然艺术品赫然呈现在眼前,园内山风习习,虽顶着烈日前行,但我们却感觉不到酷暑的盛行。轻则数十斤,重则十几吨的气势宏伟的佛像,让我们叹为观止,其中伞无骨、琴无弦、剑无鞘、龙无鳞,四大天王怒目而视、脸部表情狰狞的佛像,更是雕刻到出神入化为止,如果独处而视,我这个叶公好龙的胆小者估计要不寒而栗了。
堪称一绝的还在后头,正在申请吉尼斯纪录、形态各异的五百佛像跃然进入眼帘,有清心闭目养神,有解衣袒胸露腹,有手拄杖持佛珠,有静默诵读经书,更有静心打坐箕踞。据介绍,五百佛像是根雕大师徐谷青与他的徒弟们耗费长达15年的心血雕刻而成。根尘皆脱落,心佛放光芒,诗情画意的钱江源赋予了开化芸芸众生灵性,想必正因为此,大师才能心无旁骛创造出前无古人的根雕界神话吧。
四
归来的路上,当我们的车就要驶出开化,临近常山的交界处,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就像孩儿的脸,忽的变了天,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夹杂着些许冰雹,排山倒海似的瞬间倾盆而下,数十分钟后又瞬间即逝。驶出开化界,太阳依然如故悬挂在高空,炙热难当,难道是冥冥之中好客的开化神灵舍不得我们离开,要盛情一再挽留?
开化友人说,开化是个让你放慢生活节奏,在青山绿水中远离浮躁和烦闷,能让心灵得到放松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如果我们离开,就像青蛳和清水鱼离开钱江源的水,无法自由呼吸。
开化味道
喻坤
到了开化,一盘爆炒青蛳是必不可少的开胃菜,一听到外地朋友称赞时,开化的朋友似乎个个都成了青蛳的专家。他们会告诉你:“在开化,青蛳还要分两种,城里河流里的青蛳是有尾巴的,靠近古田山附近的河流里却是秃尾的。”然后会自豪地宣布:“青蛳是我们开化独有的!连下游的常山都没有。”得意之情瞬间又增加了几分。
青蛳体态瘦长,大小适中,类似钉螺,却委实比钉螺秀气许多,黑色外壳透出一股清亮的绿色,上面有一圈一圈细小的波纹。烧制时配上紫苏、青红辣椒,撒上少许葱花、大蒜,着油料在旺火中爆炒,不出十分钟,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青蛳就新鲜出炉了。吃时用筷子夹着螺身,舌尖抵住光滑平坦的螺足,只需要轻轻一吸,螺肉就全部出来了,与其它地方的螺蛳不同,开化青蛳在清水中长大,不带一丝一毫的泥土腥气,味道香浓醇厚,极其鲜美,让人回味无穷。最妙的还是吃净后,将小小的青蛳壳吐出,落入各自的餐盘中,响起清脆的叮叮当当声,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同是一条江,为何上游有,而近在咫尺的下游却没有?开化的朋友会继续给你上一堂青蛳的科普知识课——青蛳对水质要求近乎苛刻,非得是清澈见底的一类水质才能存活,并且青蛳栖息地也十分独特,它们不是生长在泥土里,而是攀附在的鹅卵石上,以青苔为食。开化境内多山,森林覆盖率早已超过了80%,地表水100%达到了一类,无怪乎青蛳这种独特的水中精灵会,选择在开化安家。好在青蛳虽然十分独特,但是并非稀有,只供达官贵人享有,遍布境内大大小小的山涧、溪流为它们提供了上佳的生存环境,让它们成为寻常百姓家一道上等佳肴。
最绝的是一些开化朋友,在汗涔涔的夏日里,上完一天班后,跳入清冽凉爽的芹江,畅游一番,顺便在水底摸上一碗青蛳,晚餐上好的下酒菜也有了。在找一条干净的河流游泳都成问题的今天,开化人的生活让人产生一种冲动。青蛳对水质要求高,不易运输、贩卖,因此,也保持了上佳的品质——新鲜,在开化,是吃不到死螺和隔天的青蛳的。延绵不绝遍野翠绿的山峰,随处可见的清澈溪流,连空气都是鲜活的,开化人的生活怎么能不新鲜?
在开化乡间地头,随意摘上一把蔬菜,都是地道无污染的高山有机蔬菜,它们是喝着山里汩汩流淌的泉水长大。农家乐上了年纪的老板,端来大碗盛的菜肴,用开化方言混搭着普通话,每一道菜都会得意地介绍一番:“这个豇豆是我们自家种的呢,你们要多吃点,在外面可是吃不到的。”是呀,豇豆、茄子、辣椒、南瓜、黄瓜、冬瓜、木耳,全是到自家菜地新鲜采摘的,连荤菜腊肉皮炖笋干,也是自家养的猪,配上自家竹园里的竹笋。吃惯了大棚蔬菜的我们,只有咽口水,羡慕嫉妒不恨地分了。
清晨的古田山,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淡淡的薄雾在山间游荡,小溪顺着山涧蜿蜒流下,小鸟在枝头婉转歌唱。我沿着林间公路慢跑,细细体味着开化的另一种味道。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开化独特的气质,与高速发展的外部世界不同,这里的一切显得缓慢而绵长。开化处处流淌着清澈清凉的山泉水,水质适合人饮用,却不能够给动植物提供快速生长的养分。在开化的溪流里,随处可见一指见长的石斑鱼,它们长期生长在冰冷的河水中,很难长得更大。在何田乡,有一种更加声名远扬的清水鱼,在其他地方只需要一至两年就能长到五六斤的草鱼,在这里可能需要十年、十五年。
清晨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丛林,洒下温暖的光点,还不到六点,已经可以看到农民朋友在田间地头忙碌开了。与过去单一的种植水稻不同,他们开始因地制宜引进了吊瓜等适合在山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了。更让人欣喜的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化和衢州正在实施国家东部公园战略,主打生态牌,钱江源、古田山这些天然大氧吧有望融入长三角黄金旅游圈,守着青山绿水大步走向致富路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只是我希望,记忆深处的独属于开化那份新鲜、缓慢而绵长的味道,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认识开化,从清水鱼开始
笑谈天涯
认识开化,我是从清水鱼开始的。
大二的寒假,呆在家里感到无聊的我决定去探访同学。我们的同学都来自衢州地区,由于开化的同学最多,所以,我决定去开化。
我从龙游出发,然后到衢州换乘前往开化的汽车。车子刚离开汽车站的时候,我一边饶有趣味地欣赏车窗外的景色,一边想象着同学见到我突然出现时的惊讶之情。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车子只是不断地驶向远方,我开始后悔开启了这一趟似乎没有终点的旅程。当天色快黑下来的时候,我终于到达目的地,同学见到我果然如我想象般惊讶,可是,我原有的兴奋之情早因为漫长的旅程而熄灭,我唯一能感受到的是手脚的冰冷麻木,肚子也早已经饿得咕咕叫,我此刻最需要的不是同学热情迎接的笑脸,而是几碗能够填饱肚子的白米饭。
同学端上桌子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鱼,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因为我一向喜欢吃鱼。我看着盆里白色的鱼肉和奶白色的鱼汤,显然没有使用提鲜和去腥的配料,这样的鱼肉会腥吗?这样的鱼肉会好吃吗?几个问号涌上心头,我虽然喜欢吃鱼,但是对鱼的味道非常挑剔,只要有一点点腥味,我便不喜欢,因此,我犹豫着不敢轻易下筷,万一不合自己口味再吐出来就不太礼貌了。
同学见我犹豫,一个劲地劝我赶紧趁热吃,我只好夹了一小块先品尝一下。当细嫩的鱼肉在口中融化的时候,当鲜美的汤汁挑逗着舌尖上每一个味蕾的时候,我原来因为旅途疲惫而消失的兴奋之情回来了,能够吃上这样美味的鱼肉,下午那一段漫长无聊的旅程完全不值一提。
我和同学边吃边聊时,我才知道了这盆鱼是开化一道名菜——清水鱼。通过同学介绍,我知道了开化清水鱼的做法很简单,只要把鱼切成块状,放少量的油和配料在清水中炖煮就可以了。
清水鱼的配料和制作方法如此简单,可是味道却是那样鲜美,这又是为什么呢?爱吃鱼的我当然想一探究竟,可是同学只是神秘地说,第二天我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希望同学告诉我答案。同学把我带到了屋子后面,我看到了许多小小的池塘,透过清澈的池水,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鹅卵石,似乎这个池塘就是溪流的一部分。每一个池塘里都有几尾草鱼悠闲自在地来回游动,草鱼摆动鱼鳍或者轻轻张开嘴巴的每一个动作清晰可见。
“清水鱼生活在这样清澈的水里,所以,鱼的味道才显得特别的鲜美。”同学见我望着池塘的时候,替我揭开谜底。
接下来几天,我在同学的带领下,一边探访另外的同学,一边领略着开化的青山绿水。当然,最让我感到满意的是每天都可以吃到鲜美的开化清水鱼。
从开化回来之后,我一直思念着清水鱼的味道。由于我家里也养鱼,所以我建议父亲在自己家的鱼塘边修了一个水池,然后,挑选几条草鱼放进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捞出一条让母亲按照清水鱼的做法烧起来,结果味道相差甚远,鱼肉中那股浓重的泥腥味并没有消失,我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为了能够吃到清水鱼,我曾经去过衢州城里的一些清水鱼馆,这些地方也修建着养鱼的水池。虽然这些厨师们都来自开化,虽然他们的做法也非常正宗,可是鱼的味道也不是记忆中的那种美味。
我终于明白,清水鱼的美味不只是给鱼修建一个池塘那么简单,要想吃到美味的清水鱼,必须得去开化。这些年来,为了去探访昔日的同学,也为了吃到朝思暮想的清水鱼,我曾经多次前往开化,随着和这座城市的不断深入接触了解,我才渐渐明白那一天同学并没有给出一个真正的答案。
看上去清澈的水池,谁都可以修,哪里都可以修。然而,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拥有开化那样清新得令人陶醉的清新空气,不是任何一个地方举目四望都是蜂拥而至的翠绿植被,更不是任何一个地方拥有碧绿清澈的河流。肉质鲜美的清水鱼只能产在开化,吃在开化,这是由于开化具备清水鱼优质的生长环境。
你如果想要认识开化,可以从清水鱼开始。
古田山韵
闻婷
借参加国家东部公园笔会的机会第二次去了开化县古田山,正因忘不了这里的山水溢秀、云石藏灵,才有了这一次的重逢。初游古田山,形色匆匆,上一次,同行者中有人感叹“见到这一泊水,便有卷起裤脚下河,像儿时那般嬉戏的感动”,这便是最亲近的山水了,能拨动人心最柔软的那根弦。
古田山,山韵灵秀。
这里古木参天,溪水潺潺,行走在林间栈道上,不由得想起老子散句“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浑然天成,质朴未经雕琢,你所见到的便是它们一生在经历的,花开花落,云淡风轻。
水,它从高处来,寻源须要缘流而上,一行人没走多远,清清山涧就悄然隐了行踪,被浓郁的绿阴遮掩,汩汩水声仿佛就在脚下,青黑色的柏油小道上落下了大家匆匆的脚步声,本该慢慢品尝道路两旁苍翠绿阴的,听闻前方古田飞瀑周围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超世界标准6倍,大家便加快了脚步,迫不及待地想去洗洗肺。
道路一边是嶙峋的岩崖,一边是潺潺的溪流,转过一个个弯道,陡然听到了哗哗的水声,不觉神情一振,快走了几步,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弯石桥,崖壁上一条瀑布从山顶飞流直下,像一匹银缎,又如一缕轻纱,风一吹,如烟似雾,水珠似一朵朵白梅,微雨似的落着,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植物,真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
站在石桥上,眼前是如练般的瀑布,脚下是如缎般的水帘,看着那水骤然穿过岩石,心渐渐平静下来,生命的顿悟不过如此,原本对世事纷纷扰扰的激愤,随着时光流逝,或消沉,或奋扬,最后,都趋向于淡泊人生的认可和回归。
不由得闭上眼睛用力呼吸,将肺中的暑气统统吐出,换上古田山的富氧空气。城市中的人们,此刻怕是躲在空调房里,吹着制冷剂催化的冷气,期盼暑气早日远离吧。
古田山,山韵悠远。
这里的晨曦,伴着云层第一缕霞光而来。夜宿古田山庄,过耳秋风带来各类虫鸣鸟叫。清晨推开窗户,天还未全亮,晨光穿越薄云,洒落在黛色青山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晨曦载着翠绿,一丝一缕将山色填满。
经过山间富氧空气一夜的洗礼,人也变得清澈起来,掬起一捧山泉洗脸,舌尖浸润着淡淡的甜味,想起家中那位先生,在某加油站获赠三瓶古田山矿泉水后便把家中所有饮用水换成了“古田山”。依他的话说,水占人体组成的70%,难道不值得为人体好好提供最必须的营养素吗?这水不仅是财富之水,更是生命之泉。
漫步林间,踩在自然枯萎的落叶上,深深浅浅的脚印下溢出了清香的泥水,这些都是来不及风干的晨露吧。听闻山间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便不敢再往林深处走,也不该打扰了它们自由的山野天地。
养生专家说,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到2000个以上就具有治疗和养生功能,在这个森林覆盖面达到了80.4%的小城开化,城区人们呼吸的已是“超标”负氧离子空气,更何况在山水葱茏的古田山呢?也难怪陶渊明在千年前就愿意“结庐在人境”,这里没有车马喧闹声,只有清泉石上流;这里没有钢筋水泥森林,只有风雨冲刷不掉的绿意。大隐隐于市的境界不是人人都有,不如周末小憩,约上好友,带上家人,到古田山小隐隐于野吧。
原文地址:http://news.qz828.com/system/2013/09/16/010683627.shtml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