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开化行之一 古村新貌 神奇石柱
2013年6月18日 09:38
编者按:说农家事,绘乡村景。为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进展和成效,本报即日起推出“美丽乡村开化行”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报道开化乡村的新风貌、农村生活的新变化、农民群众的新感受,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马金镇石柱村毗邻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这个位于马金溪畔的村庄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不仅风光旖旎,美丽乡村建设也颇具特色。日前,记者专程前往石柱村,领略石柱的美丽风采。
从县城出发,沿着马金溪一路北上,205国道旁的山峦郁郁葱葱,风景如画。半个多小时后,记者便到了石柱村,远远地看见一道奇特的风景:断裂的山脊前,一脉岩石延伸至山脚,像一条巨蟒游走山间,而与之对应的是一座小山包,山前伸出一块巨石极像龟头,整个山包犹如一只气宇轩昂的神龟。石柱村村支书汪苏桃介绍,这个风景就是石柱村有名的“龟蛇把门”,以前该村10华里官道由此经过,大小官员走到这里,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烧香朝拜,徒步而过。
这条官道在唐宋时期就已开通,许多路段现在还铺着青石板。顺着古道,我们来到村办公楼,只见迎面围墙上画着《金溪野渡》、《十里官道全景图》两幅全长达30米的国画,画中山峦黛墨,古木参天,民居错落,溪水潺潺,气势磅礴,极富地方特色。侧面的墙上绘有《黄巢藏身洞》、《商辂石柱观景图》、《汪华少年勤读图》、《古道游春图》等典故和景点,让游客了解该村的历史。旁有一座汪氏祠堂,也叫继述堂,占地300余平方米,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祠堂内梁柱上的木雕栩栩如生,整个牛腿技艺精湛,令人叹绝。据考证,石柱的汪家人都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
走在古道上,犹如和时光老人在倾心交谈,晃如隔世。古道穿村而过,道路两旁新建了一些漂亮的楼房,让我们看见了现代的气息。在村北的河边,一棵高大的古樟出现在眼前,树冠达50多米,树干六七个成人都难以合抱,整棵樟树就像一把巨大的雨伞,遮天蔽日。树干中空,里面可容纳10余人。相传当年黄巢起义兵败于此,藏在这个树洞中,蛛网封口,逃过了官兵的追捕,故又叫“黄巢洞”。古樟下有一凉亭,牌匾上“环翠亭”三个大字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题,亭前冠以“问津亭”,据传为明代大学士商辂回乡途经此亭而题。
沿着河边,一条用红石砌成的防洪堤即将建成,工人们在忙着做驳坎,干得热火朝天。防洪堤于今年3月动工,全长350米,总投资200多万元。“这条生态堤既可保护村庄,还能为村庄增色不少!”汪苏桃说。
游走中,两根巨大的石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相传900余年前,洪水肆虐,母龙自齐溪里秧田出,至大乌潭盘驻以待;公龙自横坑出,因无可蔽身,被泗洲佛斩成九段。母龙大怒,腾身摆尾,翻天覆地,致使河流改道,洪水淹漫丹山,百姓流离失所。后双龙化作两根石柱,公龙柱因已气绝,故寸草不生,立于村头,而母龙柱上则草木繁盛,四季常青,立于村尾,公龙柱、母龙柱遥相呼应,石柱村由此而得名。
这些年,石柱村立足新农村建设,把远古和现代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县农办的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浇筑主干道2000多米,建造教学楼,实施农民饮用水和土地整理开发工程,整治村庄面貌。去年,该村开始实施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村两委干部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拆除露天厕所、猪栏、柴棚30多处400多平方米,硬化村道500多米,并在2公里长的道路两旁做花坛、搞绿化,种下红叶石楠、桂花、红枫等4万多株。在一些小弄,村里还铺上了鹅卵石地面,连菜园地也做起了鹅卵石围墙,既古朴又自然。
以往,该村的村民乱丢乱倒垃圾现象普遍,村庄卫生面貌十分肮脏。2010年,该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各家各户门前实行三包,4个保洁员每天清扫卫生,清运工及时将垃圾收集、焚烧。同时,聘请3个卫生监督员包干分片,不定期开展检查。每个季度,村里评选“清洁家庭”,村民们自觉管好自己的“责任田”,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石柱村还在文化挖掘上下工夫。去年除了建设文化墙,还修缮祠堂,建造徽派门楼,并在主村道上安装了30盏徽派景观灯,古色古香。在村北的古道旁,一座30米长的木结构长廊十分醒目,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极具地方特色。长廊曲曲折折,与一旁的泉眼“仙女乳”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听着鞋底敲打路面的声音,看着迷人的水光山色,欣赏着夕阳下的美丽村景,我们不禁被深深地陶醉了。
石柱——一个古典与现代结合的新农村。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汪东福 郑求红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