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升:根艺兴起话根材
2013年5月21日 20:53
根艺在我国由来久远,积淀深厚,遗韵流长。根艺既古老又年轻,据马驷骥先生考证,在我国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有萌芽,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根艺品的雏形。后经历代风雨,几经兴衰,延续至今。根艺在旧社会不被重视,沉寂寡闻,后继乏人,濒临绝境,新中国成立之后得以新生。今逢盛世,一扫过去尘埃,枯木逢春,在祖国大江南北,呈现出喜人景象。根艺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如中国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所说:“它不仅是提供一个单纯的观赏品种,而应进一步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项目,在中国艺术中增加一个门类。”如此成就既是大自然的恩赐,又是根艺家和广大根艺工作者躬身耕耘,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的结果。根艺的兴起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文化发展方向。曾几何时,辗转几千年的古老根艺骤然崛起,在偌大的艺术天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中国根艺发展史上的一次复兴,是新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实为幸事。
一、根艺奇特,朽根藏珍
在有感于根艺兴起、共识根艺品价值的同时,有必要把对根材的充分合理利用问题,引起重视,提到日程上来。根艺创作与其他艺术创作不同,它是赖以大自然造化之功,利用各种植物的枯根朽桩,因形赋意,创作出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的艺术品。仅就根材而言,根艺品虽然是“天人合一”,相互依存,但人的技艺仅是一种创作手段,而根材则是物质基础和第一要素。如果没有树根做素材,就失去了创作源泉,也就没有根的艺术。在过去往往注重了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研究,忽视了对根材充分合理利用的探讨,存在着根材来源渠道不宽,时有浪费根材的弊端。在当前根艺蓬勃兴起和广大群众参与的情况下,如何广涉根材,取之有道,挖潜开发,珍惜利用,对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推动根艺事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关联和现实意义。
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素材,根材是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资源。树木遍及江南塞北,凡是有山林的地方就有树根,这是根艺延续几千年而生命不息的原因所在。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根材各异。南方山清水秀,树种繁多,质地优良,获取较易;北方虽不及南方优越,但各有千秋,不乏其材。在山野森林,高坡峻岭,江湖岸边,农圃果园,荒漠沙海等处,生长有山榆、黄槐、紫荆、冬青、老鸪眼、长白翠柏、松花湖浪木和各种果树的枯根断枝,具有质地古朴、粗犷浑厚、坚硬细腻、纹理精美的特点,这是创作的好素材。然而,要想利用它,首先就要了解和掌握它的特点,增强创作的意识性。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并互为转化。树木是个活的生命体,不断地在新陈代谢,新生与枯死更替,周而复始,因而树根不会绝有,根艺创作也永远不会断源,事业长在,殷实千秋。同时树根有丑与美的演变,丑裸露其外,美潜藏其内,作者既要认识其生存规律,又要善于对内在美的发现。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直观上看,树根丑俗不雅,盘根错节,疤瘤节结,虫蛀洞孔,蟠虬残缺,令人不屑;或埋在地下与泥土同化,或投入火中焚之一炬,化为灰烬。可是一旦遇慧眼有识和灵犀相通者,就会破土拾珠或在柴薪中寻奇觅美,创造出佳品。这种由丑到美的变化之奥妙,诱发出广大群众的创作热情,激发根艺工作者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痴情酷爱,着迷入魔,视根如宝,爱根如命,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物,巧施技艺创造出奇美相济具独特风格的艺术珍品。这正如刘开渠先生所言:“根艺自然美,人工巧,成为艺术奇观。”艺术皆有特长,诗言志,歌咏情,画蕴意,而根艺蕴藏着的意境更是高出一筹,难以比拟。其他艺术品可以仿造、复制,再现原貌,惟有根艺作品从古至今,绝无重样,都是世间孤品。实乃“化腐为奇典雅尽,超俗孤品世间穷”。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显示出神奇莫测之妙,飘逸浪漫之美,堪称一绝。刘开渠先生曾热情赞美说:“根的艺术在世界虽然也有,但是最古老、最优秀的,可算是中国。”有境外人士也感慨地说中国根艺是“世界之宝”,此说不为言过。根艺是中华民族原始古老艺术的再现,是祖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百花园中的奇葩。它体现了祖先早年创造自然美之灵气,包含着当今艺术之精华。根艺美哉,超群乎,朽木可雕也,树根之功矣!
二、珍惜根材,物尽其用
根艺作品固然精美、奇特,但创作所用的根材却并不都是尽善尽美的,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美化环境产生迫切要求。根艺扎根于群众之中,有深厚基础,它既是专家的艺术,又是群众的艺术,不分男女老少,年龄大小,职务高低,学识深浅,技艺也不是高不可攀,更不用过多投资,凡有情趣者皆可入作。由于群众的广泛参与,相对需用根材数量增多。可作为根材主要来源的山林,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封山育林,寻根受到制约。特别是根艺创作的“先发现,后立意”,使作者不能带着事先构思好的形态,有选择地去寻根,只能是被动操作,这样不可能一下子获得很多中意根材,即使是天公再巧,也不会满足心愿。同时,作者往往对根材苛求择优而作,余下的大量根材很少再应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供需矛盾。笔者在30余年的创作中,涉取过根材万余件,估算在100个树根中,有一般形态的约占10%-20%,形态较好的占3%-5%,成为佳品的也就占1%-2%,构成精品的几乎不见。作者对大部分所谓的“废材”,或是在拾根时就地扔掉,或是在家的角落里堆弃,十分可惜。实际上这部分根材还潜藏着许多可用之材,还可以起死回生充分利用,其方法是:
其一,创作组接。它是根艺创作中的一种形式,是充分利用根材的一条重要渠道。一些作者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直接影响到调度根材创作。在评介作品时,时常听到“这块是接的,那块是补上去的”指责,好像组接有失创作原则,因而产生忌用的想法,结果把有些可用的根材浪费掉了。其实大可不必,殊不知根材中的形态无不存有残缺,组接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补充和深化。所说“三分刀斧,七分天成”,就包含有组接做法。当然组接不是随意造作,添枝加叶,更不是强求作品具象,而是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顺其自然,巧妙地在显露其特征的重要部位进行拼接,弥补原生形态的不足,增强形象感。如为有鲜明特征的梅花鹿接上犄角,为奔马接上飘尾,为水鸟接上涉水长腿等,并选用木质、纹理、色彩相同或接近的根材拼接,不露痕迹,浑然一体,从而给被遗弃的树根赋予新的生命。
把两个以上单体形态的树根组合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作品,谓之组合。在一件作品中,其内容思想是不受单体或多体形态的限制,关键是看体现出多少艺术美的含量。马驷骥先生把几个树瘿巧妙地组合在一个象形的木盘里,取名为《盘中果》,象征着硕果丰收之意。陈任令先生在一个形似军人的钢盔上、站立着一只鸽子的作品,取名为《要和平不要战争》,也表达了人们向往和平的心愿。做到形在其外,神在其内,形神兼备,联想共鸣。
其二,把一些很少有形态的根,用于制作实用品,这也是充分利用根材的一条重要途径。实用品是根艺品种之一,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和实用功能,它不仅与生活接近,而且易与经济效益挂钩。可以把一些根块、根须等制作成花架、花瓶、笔筒、台灯、琴台、画案、皿器、手杖和桌椅等,为人们所用。在有几何型家具的厅室里,摆上一两件根艺实用品,将会别开生面。自然美的本质是“真”,实用品既真且美,必然为群众所喜爱和接受。
其三,雕刻成品,这是充分利用根材的一条出路。根艺品雕刻是根艺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同于木刻,前提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因形度势而作。根艺品雕刻早有实例,陈列在北京故宫的清代作品《卧狮》,就是用整体树根雕刻出来的。专家提出不要过多地精雕细刻,而不是不要作必要的雕琢。专工雕刻精品甚多,根艺大师高公博先生用黄杨木树根创作的《寒江独钓》,张德和大师利用竹根雕刻的《寿仙翁》等人物作品,都是精品之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荣获金奖。一般作者身边都有不少一时用不上而又适合雕刻的根材,如能物尽其用,一举两得。笔者不是强调都来搞专工雕刻,而是倡导效仿专家学一门雕刻技艺,拓宽用材之道。
其四,作品命名。这里所说的命名是从充分利用根材的角度,把那些缺少形态的根材,经过深挖内涵、巧冠其名制成佳品。命名得当甚至可以救活作品,使其成为精品之作。如把在一个根基上的两个连体的根枝制成作品,本来平淡无奇,但命名为《两岸同根》,意境和内涵陡然上升;把一个长满疱瘤、上端似有蘑菇状的长根,命名为《震惊天下第一云》,顿时引人联想到当年原子弹爆炸时的悲惨情景。如果说根艺是发现的艺术,那么命名就是最后的发现。作品命名虚实并举,既不直白、浅露,又不迷离含混,它启迪观众想像,在心灵上呼应,参与作者的再创作,加大了作品的欣赏空间。为充分发挥根材作用,要广泛利用各种根块、根须、皮、茎等为素材,制作木纹板画、根书法、编织造型等作品。
三、拓宽渠道,广涉根材
说一千,道一万,根材是关键。如何广涉根材,笔者的粗浅思考是:开阔眼界,广求多取,珍惜利用。
所说“寻”,不分季节,到山村、果园和农家院落,散放和垛堆的树根中去寻找,这种办法既省力又易发现根的形态,往往不虚此行。笔者在全国大展中获奖的《古道西风瘦马》作品的根材,就是在农家的柴垛中得到的。
所说“拾”,是平时留心拾取的意思。在城乡常有扩宽公路和建筑施工等工程,挖出来的树根散放工地、路旁,索取易得,还会幸遇精品之根。马驷骥先生的作品“松鼠”,就是拾来在路旁被人踢来踢去的树根做成的,他的作为学会会标的《马空冀北》作品,也是从绿化工人挖出来的树根中选材创作的。
所说“求”,是指求助他人特别是乡村的亲朋好友代劳帮助找根,一年到头得根不少。
所说“购”,是到市场购买山乡农民出售的朽根。不买活树根,还要借机宣传国家爱护林木的法令。特别是告知那些根贩子,你不想在大树底下乘凉,也别让他人在烈日下挨晒。要尽到学会会员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说“换”,是指在根友之间把个人一时做不完的或者形态类似的树根,拿出来交换,互通有无,增多根材来源,多出新作品。
(作者为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高级根艺美术师,辽宁锦州市根艺美术学会会长)
来源:
craaw.com,
作者:
刘庆升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