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疯”徐谷青的那股劲儿
2013年5月21日 20:49
“根疯”徐谷青,现年45岁。在衢州文化人物中,他之所以能引人注目,是因为他有一种精神,有一股劲儿。
徐谷青的根艺作品《五百罗汉》(部分)。
徐谷青的根艺作品《五百罗汉》(部分)。
“根雕艺术家心中的天地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厚重;文化功底有多宽,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悟性有多高,创作的胆量就有多大。”徐谷青始终谨记着恩师胡仁甫的教诲,深刻认识根艺创作的真谛,在根艺事业乘风破浪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学习书面知识,用心感受生活,用艺术的美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
●那些在别人眼里只配当柴烧的朽木、树桩,也慢慢地被徐谷青依势造型,丑陋换了丽容,摇身化作妙趣横生的艺术品。
徐谷青的老家在开化县林山乡梅岭村,村边是全县的最高峰“白石尖”。父亲是村里的老支书,通情达理,有时也认死理。他一生的至理名言就是:“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他攒下一些钱,让徐谷青走20里山路,到外徐村学堂读书。徐谷青十分刻苦,读书读得很成样子。然而,到了初中毕业,他还是辍学了,照着父亲安排,学了箍桶匠。
做箍桶匠是个手艺活,在20多年前的开化农村,还是挺吃香的。可徐谷青根本不是个甘心安于现状之人。学业中断了,他就把精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做工、农事之余,钻研起木雕、壁画、书法。即使是一本小人书,也能让他兴奋不已,独自一人趴在毛竹搭的小床上,描画了一遍又一遍。
这样小打小闹了好一阵子,徐谷青的艺术激情才真正开始迸发。
那是1983年下半年的一天,他在县城做工,偶见地上一张色彩亮丽的画报,便不由自主地捡了起来,盯着画面上的根艺作品看了许久,似有所悟。同年腊月,父亲从县城买来一张年画,贴在家里堂前的木板壁上。巧合的是,年画的图案,也是一段根佶苍劲的树根。他端详着年画,不禁浮想联翩,很想自己动手尝试着雕刻。
恰好第二天下雨,不用打理农事,于是天未亮,他就带上凿斧锄刀上山寻树根了。腊月的雨天,给人的感觉就是寒冷,可当时为了方便在山路上行走,徐谷青竟只穿了一件单衣就出发了。他脚趿草鞋,身披蓑衣,劲头十足,在梅岭的一个个山头之间穿梭。楮木、杜鹃、乌饭果、黄荆条……一天下来,他抱回了一大堆山里的枯树根。随后,废弃在村口的一截大樟树根也躺在了他家的门前。
就这样,徐谷青正式开始了敲敲打打的根艺初创之路。在手中刻刀的一刻一划间,艺术思维之花盛开在一棵棵枯树根上。历经无数个夜晚的努力,次年春天,那座庞大的樟树根变成了一套根雕椅。那些在别人眼里只配当柴烧的朽木、树桩,也慢慢地被徐谷青依势造型,丑陋换了丽容,摇身化作妙趣横生的艺术品。
从此,他一得闲便盘亘于山林,寻奇根,访异桩,创根艺,作品件件层出不穷。朋友来访,见其构思奇妙、耐人寻味的根艺作品便爱不释手,欲购之,他皆大方赠送。
●昔日烂在山上、烧在灶肚的树桩,在一个山里娃的“把玩”下,成了艺术精品,这在山城开化是奇事一件,玩根的徐谷青自然也成了奇人。
1984年,徐谷青18岁,彻底迷上了根艺,但所有的一切还只能是“业余”的。箍桶匠的活儿还得照做,家里的农田、鱼塘依旧打理着,劳作所得,得悉数交给父亲。
做根雕是需要许多工具的,同时徐谷青还要学油画、工笔画、壁画,需要各类书籍开拓视野,增进技能。做到这些事情,就必须有金钱铺路。为此,徐谷青选择了自己另谋“钱途”。他经常利用工余时间做兼工,为村里及邻村的建房人家挑泥上梁,上村口高高的香榧树采摘香榧。无论工作多辛苦,他都能坚持。
慢慢的,经过自我的刻苦学习,徐谷青做根雕、绘壁画的技艺,逐渐在开化县内传开了。他常年在邻近乡镇奔走创作,一展才艺。这种走南闯北式的挥毫泼墨,很是释放了徐谷青的思维艺术,张扬了个性,为他后来在根艺创作走上巅峰,积累了经验。
化腐朽为神奇!昔日烂在山上、烧在灶肚的树桩,在一个山里娃的“把玩”下,成了艺术精品,这在山城开化是奇事一件,玩根的徐谷青自然也成了奇人。如此,求贤若渴的惜才之士便一遍遍踏上了梅岭的路。
1988年,在原开化县文化馆馆长叶长鹰多次登门造访后,徐谷青应邀到了县园林管理所从事花草树木管理工作,并进行盆景制作。当时徐谷青的月工资是七八十元,虽然收入微薄,但他认为,这是拓展自己知识面的一次良机。他白天工作,晚上跟叶长鹰学绘画、装潢,习书法,回到住处后,又一个人静静地在灯光下啃读、领悟有关诗词、盆景、根雕等书面知识。
1989年春,徐谷青从一份刊物上得知浙江博物馆将举办民间艺术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将自己创作的毛竹根艺《长尾鸡》送去参展,却不想竟一鸣惊人。那尾饱经沧桑、渴盼飞翔的《长尾鸡》,揽获展览会惟一奖项——开拓奖。消息一经传开,各路媒体争相报道,开化城里更是沸腾一片,徐谷青一夜间成了名人。
●在胡仁甫门下,徐谷青在众师兄弟中属“醉”字辈,且醉心于根,故取艺号“醉根”。
头戴第一顶光环,徐谷青没有觉得飘飘然。他冷静思考,自我剖析,感觉自己对美学真谛的认识依然欠缺,对根艺创作精髓的理解也存在不足。为此,时年24岁的徐谷青,赴无锡参加了全国函授的根艺盆景培训班。7年后,他以美术大师的身份坐在了培训班的讲习台上,用切身所感、所悟为学员们上课。如今,他已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客座教授。
结束无锡的函授,徐谷青随后辗转杭州,向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原院长肖峰求学。为了尽早学有所成,徐谷青没日没夜地研读相关书籍,一遇问题必定打破沙锅问到底,成为了问题最多的“问题生”。见徐谷青学习如此“玩命”,肖峰甚为赏识,便为其取了别号“根疯”。
随后徐谷青又赶赴上海,拜著名根雕艺术家胡仁甫为师,钻研根艺创作,眼观、耳听、心领会,全身心扑在根艺上。如此,徐谷青留给胡仁甫的印象依然是刻苦。期间,为了钻研根艺创作,徐谷青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菩萨心肠的师母知道后,实在心疼,经常塞钱给他。为此,徐谷青就经常把自己找来的最心爱的树根,送给师父。
在胡仁甫门下,徐谷青在众师兄弟中属“醉”字辈,且醉心于根,故取艺号“醉根”。
肖峰、胡仁甫两位师父都给了徐谷青以醍醐灌顶之教,令徐谷青的根艺创作有了质的飞跃。艺高人胆大,学艺归来后,1991年,他便着手创办了开化根雕厂,注册“醉根”商标,并于2000年组建了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
●就这么一个树桩,他历时5年,耗资17万元,才将它搬回开化。
任何一件完美的根艺作品,不管用什么形式表现,都离不开它所用的材料。根雕艺术家必须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发现,用慧眼和天真的心灵寻找奇特的树根,以此来实现根艺奇、精、巧的用材要求。这就是寻根。
寻根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今想起当年的遭遇,徐谷青仍然心有余悸。那是个梅雨季节,大雨如注,徐谷青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怀揣母亲捏的饭团,孤军奋战在山岭。他翻山越岭,穿丛林,踏荆棘,一步一步在山中“开路”,探访奇根妙桩。根艺是天成与人创的完美结合,重在自然,为防止搬运途中损坏树桩的“野性”原貌,徐谷青用茅草、藤蔓将其细细包裹,小心搬运。
可事情偏偏防不胜防,在下一个陡坡时,徐谷青脚上沾满黄泥的草鞋打滑,连人带树桩滚下山坡数十米,当场昏厥。昏迷的徐谷青只能静静地躺在荆棘丛中,怀抱树桩,任凭风吹雨打。暮色笼罩大地,昏迷数小时后,徐谷青终于苏醒,但迎接他的是满身的泥泞与疲惫。冰凉的雨打在身上,好冷;兜里的饭团不知所踪,好饿;慢慢爬起发觉左脚踝已扭伤,好痛。然而在徐谷青看来,全部所受之伤其实都只是外在的,等身体缓过劲来,他就抱着树桩,借着天边的一丝光亮,颠着脚摸索回家了。
在老百姓眼中,树根只是灶堂之物,不值一文,而徐谷青却千方百计花高价取之。
1996年10月,徐谷青赴福建寻根,听闻远处深山有一大枯树,便连夜驱车前往。当那棵千年枯榆树呈现在眼前,他感觉到那像一尊释迦牟尼像,立即到有关部门办理了采运手续。但榆树桩实在太过庞大,且地处深山,要搬运回开化十分困难。为此,他就投资修路,将连接山里穿越3个村庄的30余公里山路改建成宽敞的机耕路。就这么一个树桩,他历时5年,耗资17万元,才将它搬回开化。而这17万元资金,其中10万元是向信用社贷款的,后来因还款不及时,他还吃了官司。谈起这段往事,徐谷青至今仍显激动。
●何去何从?迷惘的徐谷青平生第一次喝起了老酒。老酒醉了徐谷青的身体,却醉不了他的心。
人生就是一种历练。徐谷青的根艺作品,就在这样的历练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成熟。曾先后在中国美院、北海公园、台北、马来西来等地举办个人展览。个展为徐谷青带来了声誉和效益的同时,也令其深深感受了掣肘之痛。
1993年春的一次展览会上,一位台商看中徐谷青作品的大气、浑厚、凝重,与其签订了50万元的供货合同,并预付1万元定金。以当时的消费水平来说,这是一笔大数目,是徐谷青做大做强根艺事业的良机。于是,徐谷青回开化后立即增招30余名工人扩大生产规模。然而世事难料,就在徐谷青掷下40万元贷款,按合同生产出大批木雕家具、根艺作品时,曾两度光临开化的台商却杳无音讯了,货物积压满仓,之前让人代销的货款又收不回,工人四散,根雕厂陷入了困境。
何去何从?迷惘的徐谷青平生第一次喝起了老酒。老酒醉了徐谷青的身体,却醉不了他的心。
他很快便寻思出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以商养艺,以粗养精。将库存的所有商品分类,可重复生产的以合适价格出售,度过目前难关为首要,将不可复制的作品收藏,为设想中的根艺博览园作储备;对原材料实行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做到没有废料、误用,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扩大经营范围,承接根画、根屏风、根雕古式装潢等业务。终于,根雕厂冲出了阴霾,迎来了一片新天地。
●以根代言,大千世界、万物生灵在他的雕刻刀下纷纷涌现,道法自然,寓意深远。
在自己的根雕厂里,徐谷青一边带徒授艺,一边遨游在根雕世界里,将内心对生命、生活的感悟,以根代言,大千世界、万物生灵在他的雕刻刀下纷纷涌现,道法自然,寓意深远。
一段小小的紫薇根,经刀雕斧琢,栩栩如生的《开屏孔雀》舞姿翩跹;一截烂心树桩,刮垢磨光之余,振翅凌空的《雄鹰》欲去还留;一块疙疙瘩瘩的顽根,经心灵的浇灌,赋予人生的艰辛,久经风霜的《老者》迎面相对;还有那罗汉,或喜或怒或狂,形象传神达意,既有佛的神秘,又具有凡夫俗子的外形……
“根雕艺术家心中的天地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厚重;文化功底有多宽,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悟性有多高,创作的胆量就有多大。”徐谷青始终谨记着恩师胡仁甫的教诲,深刻认识根艺创作的真谛,在根艺事业乘风破浪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学习书面知识,用心感受生活,用艺术的美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
创作中,偶有心得体会,他便立著发表,力求共享。对于厂里的员工,他也将自己所掌握的根雕技艺悉数传授。他想,要使开化的根雕事业腾飞起来,需要集体的力量。现在,开化全县20余家根雕厂的庞大队伍里,有半数以上根艺家曾在徐谷青的根雕厂学习、工作过,接受过他的言传身教。
历经20多年的奋斗和发展,徐谷青成功了。如今,他的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根艺企业,实现了根艺创作从个人行为到分工严密的集体创作的大转折。
属于徐谷青个人的荣誉也纷至沓来:1995年,徐谷青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8年,徐谷青名字被纳入中华人物辞海;2000年,作品《音魂》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银奖;2002年,作品《钱江魂》获浙江省首届花卉博览会特色产品奖;2006年,作品《枯木新春》获第六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金奖。2006年,徐谷青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本月17日,一项以“开化根雕”为主题内容的“2010中国(衢州·开化)根雕艺术文化节”又将在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隆重举行,届时,由徐谷青历时15年创作,用龙眼木根雕成的五百罗汉系列将正式问世。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徐肖富 徐祝安 傅家龙/文 徐元昌/摄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