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闹”新春。当各地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纷纷登场时,开化县马金镇姚家源村传统的新春民俗“灯日”活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扛灯”也随之上演。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记者在马金姚家源村敦睦堂看到,在璀璨的烟花、脆亮的鞭炮声中,姚家源村人相聚一起闹新春,庆团圆,享和谐。
17:30,三声震天铳响,“扛灯”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等待许久的村民们,便带着各家的板凳灯,匆忙赶往附近的集合点,有序地开始进行扛灯对接。据了解,今年共有板凳灯170余条,长度达210多米,在历年的“扛灯”中也是比较长的。一路上,扛灯队伍如游动的火龙,蜿蜒在村落中。扛灯过处,一路鞭炮震天响,耀眼烟花遍空开放,伴随着热闹非凡的人群,田间村道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在长达3小时的扛灯活动中始终秩序井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让前来参加和观看活动的村民都感受到了传统民俗给新年带来的别样韵味。
马金姚家源村扛灯,又名宫灯,是宫廷彩灯的一种,始于唐代,盛于宋元。相传扛灯为纪念姚家先贤宰相姚崇驱除蝗虫灾害而设。扛灯以每户村民家的板凳为抬脚,板凳上以小花灯为主体,前后配上腰鼓队,狮、象、鹿等大花灯,寓意“福禄寿喜、吉祥如意”。扛灯伴随着鼓乐声,配着号子,一起蜿蜒游向宽阔平坦的水泥村道,穿行于古老的青石巷陌,游遍全村。扛灯每经过一户村民家门,村民都会燃放鞭炮,迎接扛灯的到来。在经过祠堂或者大户人家门庭时,村里德高望重的姚氏长者在早已准备好蜡烛、猪头、水果等物的香案上,亲自为“龙头”敬酒、上香。
姚家源村扛灯传承人姚有根相告:“现在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俗传统,必须把这种传统文化继承下去,而且要有创新,希望我们姚家后代把它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