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村镇华山村万亩竹林助农生活节节高
2012年9月6日 16:09
走进桐村镇华山村,迎面而来的就是漫山遍野的毛竹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一片超过1万亩的毛竹林就是华山村村民的钱袋子,帮助这里的村民过上了节节高的生活。
据华山村村支书陈德林介绍,华山村现有人口1907人,共有18个承包小组,分布在15个自然村里。全村的区域面积2.5万亩,其中林地面积就占了2.37万亩,除去高山远山及少部分用材林,全村毛竹林面积超过了1万亩,每一户农户都有自己的毛竹林。目前,华山村年产商品竹近20万支,全年毛竹产业收入超过700万元,有100多人专业从事毛竹加工生产,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
“我们村种植毛竹由来已久,具体时间真说不上来,只是以前村民并不懂得如何将毛竹变成钱,只是造房子时砍一些,再就是每年挖些笋,吃不完的就制作成笋干,拿出去卖的也很少。”陈德林说,在2002年以前,全村的竹林面积有6000余亩,当时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模式,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差,以伐代抚、只伐不抚的现象普遍存在,毛竹林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亩产毛竹只有200至250公斤,加上春笋和冬笋生产,每亩收入最多只有三四百元,全村毛竹年产值也仅在20万元左右,农民发展积极性低。
2003年,华山村两委痛定思痛,积极与林业部门联系,着手对全村毛竹进行低改,当年还实施了毛竹扩鞭、毛竹速生丰产林等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全村竹农经营竹林的技术水平普遍得以提高,以伐代抚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增投入、比产出的热情明显高涨。单位面积产竹材普遍达到500余公斤,产春笋50余公斤,冬笋25余公斤,亩收入达到了700至800元。
在毛竹丰产的同时,一些村民开始着手发展竹制品加工企业,由于有了自己的加工企业,毛竹市场也有了竞争,这间接促使商品竹价格的上升,竹材价格从原先的每50公斤10元上升到32元,加工企业也从原先生产较为低级的砖棚转向开发竹帘、竹席、竹工艺品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近些年更是开发生产了竹胶板的制作材料,一些竹制品还被外地企业收购用于动车地板的制作。
“早些年村里就开始将竹林分改到户,经过几年发展一些农户专业从事毛竹种植生产,最多的每年光砍毛竹就有2万多元的收入。”詹小平是村里最早开始发展毛竹加工产业的村民之一,后来村里成立合作社他被选为合作社社长。詹小平说,有了合作社,村里的毛竹都是统一有规划地采伐、加工、抚育,这两年虽然社员们没有分到很多分红,但合作社通过经营,开了16公里的林道,这样以后每50公斤毛竹的成本价至少能省下5至8元,每年还统一预防病虫害,现在竹林看上去漂亮多了。村民们都明白这就是将钱存在竹林里,会产生更多的利润。
“现在销售不是问题,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但我们始终坚持有规划砍伐的原则。”詹小平介绍,现在合作社下面还有4个竹制品加工点,每年砍下来的毛竹一部分留着加工厂用,剩下的外地企业都会上门求购,而且上门求购的企业不止一两家,这样价格稳定,竹农的生产积极性也就有了。
对于未来,华山村的竹农们都想着引进有深加工能力的竹制品加工企业,使华山的毛竹产生更大的效益。陈德林告诉记者,目前华山村毛竹的附加值还偏低,真正要把华山质量好、韧性好的毛竹利用起来还得走从粗加工向精加工发展的道路,那样竹农们才能真正受益。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程磊 应梨群
编辑:
颜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