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好宣传开化 促进老区大发展大变化——访粟裕大将生前秘书鞠开
2012年7月3日 11:01
“这次来开化,我感受很多:开化山青水秀、空气又好,这么一个好地方,除了我回去后会向周边人宣传外,你们新闻媒体也要好好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土地革命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辈与开化县人民群众,为了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付出的不懈努力,及其巨大贡献。”6月30日下午,当记者见到应邀前来参加纪念化婺德中心县苏维埃政府暨开化一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活动的鞠开老先生时,他说,这里曾是粟裕等无数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所以,他一到了这里,就马上想到了老首长,而自己的名字里又有一个开字,这也注定了自己跟开化是有缘的。
“在1934年的10月、11月和12月到1935年1月,粟裕和红七军团、红十军团数度在开化战斗。”鞠开说,虽然在开化的总体时间不长,但粟裕留下了很深印象。这点,从他在《粟裕回忆录》里提了好多次化婺德就可以看出来。“化婺德这三个字指的就是开化、婺源与德兴这几个地方,是闽浙赣大苏区北边的一个小苏区。按他的描述,这个小苏区的范围约为南北15公里,周围50多公里。”
鞠开介绍,1934年7月,中央红军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失利时,为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根据地的压力,并准备实施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革军委决定组织两支部队北上和西进。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改称北上抗日先遣队,经福建北上到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组成红十军团,对外仍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1月下旬,分两路向浙皖边和皖南行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并调兵围追堵截。12月,红十军团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作战失利,之后经请示中央决定返回赣东北根据地休整。1935年1月12日晨,由方志敏和粟裕率领的红十军团先头部队共800余人在转战至化婺德苏区东北边缘的杨林时,没有停留,翻越南华山,就到达了化婺德苏区,并在敌人合围之前安全到达闽浙赣苏区。
但是,由刘畴西同志率领的2000余名军团主力到达杨林之后,因为顾虑部队疲劳,在当地宿营,第二天在桐村镇徐家村受阻,与敌发生激战,15日才进入化婺德苏区,错过穿越化婺德苏区与闽浙赣苏区之间封锁线的最佳时机,几经浴血奋战,最终陷入弹尽粮绝境地,大都被捕或罹难。方志敏原本有机会与粟裕一起突围,却因坚持返回与大部队会合,而于1935年1月29日在浙赣交界处的江西玉山县陇首村被捕,同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享受过革命胜利的果实,也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但是,浙西人民享受到了,开化人民享受到了,他们在心里肯定也是很高兴的。”鞠开饱含深情地说。
鞠开指出,80年前的历史,对于今天的后人来说,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所以,绝对不能忘记。
鞠开希望,开化在追溯这段红色足迹的时候,不但要把化婺德地区人民在党组织领导下艰苦奋斗、不为名利、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了实现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韧不拔、无怨无悔、甘心奉献的革命精神宣传好,更要让后人都知道,今天的幸福是怎么得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吃了多么大的苦头,有多么的不容易,以此来激发更多人的热忱,爱党、爱国、爱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积极投身于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新征程,投身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创造出更加富强、美好的幸福生活。
鞠开最后说,开化是革命老区县,要发展、要前进,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只要省市县领导重视,宣传、继承和发扬好苏区艰苦奋斗等革命精神,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开化大地就能出现大发展与大变化。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胡萍
编辑:
颜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