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来风]让“最美”之花在钱江源头绽放
2012年6月19日 10:23
17岁女孩徐雨文在生命的尽头,捐献人体器官,温暖了需要帮助的人,留下了生命最后的灿烂!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选择把爱留下,彰显了大爱至善的精神,是对“责任开化、爱心开化”的又一生动诠释。
钱江源头大地上,爱心接力时时涌现:当汪根林义无反顾地奔赴火场,抢救困在火海中的同胞;当赖金泉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邹土金一而再、再而三地跳入冰冷的河水,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时,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豪言壮语,举手之间,就跳出了名与利的追逐、得与失的纠结、多与少的算计。用责任去做好所从事的工作,用爱心去善待所遇到的人,用行动去维护社会的正义,这正是地处钱江源头的开化人所信奉的最质朴、最纯洁的价值观。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道德观念正在严重沙化,许多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理,选择去做一个旁观者,即使有所谓的“义举”,也不再如传统道德和人性所要求的那般血气方刚、急公近义,而是习惯性地“打腹稿”、“做算术”,建构理性的“义举”。特别是当前有些人思想道德滑坡,好人做不得、好事不敢做的事件层出不穷的时候,徐雨文一家的事迹以及源头大地涌现的爱心接力,更彰显出壮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这些最美丽的开化人,在别人生命危急或是亟须帮助时,选择了义无反顾,不断地用个体的小美汇聚成大美。这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但人们并没有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反,社会在呼唤这种传统的道德,人们在呼唤这种古道热肠的义举,期待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没有永恒的人生,只有永恒的奉献;没有永恒的生命,只有永恒的真爱。徐雨文遗爱人间的大爱情怀感动了无数人,这钱江源头最美一家人的壮举,将激励我们把大爱至善的细流汇聚成钱塘江,一路奔腾。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何建根
编辑:
颜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