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基层行]桐村镇黄石村村民徐双祥回乡“造饭碗”
2012年3月23日 16:22
过去在外向老板“找饭碗”,如今在家“造饭碗”,自己创业,自谋出路,开化县桐村镇黄石村村民徐双祥在家里创办了一家来料加工企业,招聘了不少当地的闲散劳动力,使40余位村民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
3月22日,记者走进黄石村,村中一座砖混结构、占地近700平方米的厂房呈现在眼前。车间里,机器运转声和加工人员喧闹的劳作声交杂一起,几十名男女村民正在忙碌着——这就是徐双祥创办的开化泰阳皮革材料有限公司,开化县万方色浆厂。
今年45岁的徐双祥,1997年外出到温州一家皮革公司打工,做过电工和生产管理人员。他了解到公司加工的皮革填充料木质纤维素主要原料是刨花、木屑等。于是他就想,这些原料在老家有很多,况且老家有富余的劳动力,只要来料加工的销路能解决,类似的加工企业我也能干。这样,村里人打工也不必跑到外地了。于是他和妻子一商量,决定回乡创业。
说干就干,2004年,徐双祥带着在外打工赚下的20万元钱回到黄石村,开办了加工企业,招聘了七八名员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万事开头难。虽说在外7年的打工生涯,让徐双祥掌握了木质纤维素的加工技术,但一切还得从头开始。白天他在厂房里忙加工,忙销路,晚上回到家里,他还挑灯苦读,努力学习与加工企业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加工企业运行第一年,他就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30余万元。
为了让加工业务越做越大,加工之路越走越宽。2008年,徐双祥引进了皮革材料加工,2010年还引进了灯具装饰材料的加工。产值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千万元,员工也增加到了40余名。
“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没有什么技术要求,一学就会。”正在做工的村民李贵香告诉记者,她今年已经56岁了,像她这么大的年龄,外面几乎找不到工作。在家门口上班很好,不仅能赚到钱,还可以照顾家庭。
徐双祥相告,公司一年能生产360多吨灯具装饰和400多吨的皮革材料。仅去年一年,就发放加工费100多万元。
“引进这个项目,不仅使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还促进了村风的转好。”黄石村村主任郑承峻介绍,以前,村里一些没有外出打工的人,经常会聚在一起搓麻将,给家庭带来矛盾,现在大家一门心思从事来料加工,家庭也更加和谐了。
当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时,徐双祥满怀信心地说,他已经计划征用20多亩地,准备引进红木家私厂,吸收更多的村民务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工作人员正在切割灯具装饰材料铝管
工作人员正在包装灯具装饰材料成品
工作人员在搬运制作皮革材料用的原料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宋晓娟∕文 余问清∕图
编辑:
颜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