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记者在开化县城解放街工人路的人行道上看见,许多市民围着一个地摊选购“斗米虫”。“斗米虫”体内含有高蛋白和一些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煮在粥里给孩子吃,对小孩子成长非常有利。这种虫跟蚕宝宝差不多大,全身乳黄色。在古代,人们用‘一斗米’才换得一条虫,所以叫“斗米虫”,在民间应用已有数千年历史。
据了解,此虫生在山区一种长倒刺的灌木中,它只认准这种树,从树根部钻一个小孔,进入树内,专吃树心。《中药大辞典》上有记载:“斗米虫”又名“黄牛刺虫”,为寄生于豆科植物云实树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主要功效是有利于孩子的消化,对麻疹透发不快,筋骨痛也有疗效。
但“斗米虫”容易与苏木树虫、柳树虫、松树虫、杨树虫、楠木树虫、象栗树虫、桑树虫、无花果虫、漆树虫、橘子树虫和青冈树虫等混淆。因为不一样植物的虫,取食的营养成分和精华不一,所以虫的有效成分和药理功效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辨别。
消费者现场购买“斗米虫”
躲藏树内专吃树心的“斗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