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是不需要理由的——访开化籍浙大副教授薄拯
2011年8月30日 08:48
“我的论文获得了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次全国共有9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8月27日,目前在浙江大学任教的开化籍博士薄拯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求学科研故事。
写论文就像是在创造新生命
今年30岁的薄拯从小在开化华埠镇长大,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快乐的大男孩,一时很难让人将他与大学副教授联系起来,但他目前已经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9年,薄拯从开化中学毕业后,考入了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因为成绩优异,他于2003年被保送到热能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博连读。
只有态度端正了,能力提高了,才能赢得同行的尊重和认可。2007年,薄拯作为当年仅有的8位博士研究生之一,获得了浙江大学最高学生荣誉“竺可桢奖学金”,事迹被载入浙江大学校志。
2008年6月,还没毕业的薄拯就收到了美国环保局的邀请,赴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中心作关于有机废气处理和能源化利用方面的报告。报告初次亮相,就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读博士期间,我共有8篇英文论文发表在SCI核心期刊上,但在头两年却颗粒无收,没有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想要做出科研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薄拯告诉记者,之前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都沉浸在学习和阅读中,从大量的文献中寻找想法和创新点,有时文中的一个单词或者一句话就能触动神经产生灵感。在获得灵感后,他便将所有的热情都投入进去,把做科研、做实验和写论文当成是在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于是,动力和灵感自然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
此次,薄拯写作的论文《滑动弧放电等离子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基础研究》荣获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据了解,这项被称为“博士生最高荣誉”的大奖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1999年开始举办,评选范围涵盖工、农、文、理、商、医等众多学科,但每年的获奖名额少于100篇,成为评价高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学科排名的重要标尺。今年我省只有19篇获资格参加全国评选,最后仅4篇入选“百优”名单。
回国做研究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博士毕业前夕,薄拯收到了许多封国内外单位寄来的邀请信,希望他能加盟工作。为了开拓眼界和对外交流,薄拯选择了前往美国。2009年1月,他成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期间,他和多位国际顶尖的专家携手合作,参加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在团队中不断提高个人能力。
2011年3月,一直关注他发展的博士论文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教授找到了他,邀请他回国,为国家做些贡献。此时的薄拯在美国能源和环境领域已小有名气,包括美国环保局、美国肯塔基大学等多家高校和国家级实验室都希望他加盟,他留在美国发展的空间也很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祖国的召唤和恩师的鼓励下,薄拯毅然决定回国发展。2011年8月,按浙江大学海外优秀人才“绿色通道”政策,薄拯重新回到了浙大。除了做科研外,还担任了本科班的班主任。
熟悉的校园、熟悉的风景。薄拯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油然而生。
“回国前,有的留学生和研究员问我为什么选择回国,我回答不上来,只是觉得回家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家才需要回答为什么。”薄拯说,目前能源与环境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我国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青年学者有责任为国家做出贡献。虽然我国在某些方面可能已经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中国在很多方面,特别是高新科技的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回国搞研究,就不用身在曹营心在汉了。”薄拯如是说。
原始生态也能融入高科技
虽然身在外地,但薄拯却十分关注老家的情况,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开化已是国家级生态县,生态是开化最大的一块金字招牌。我认为,在原始生态里同样可以融入高科技元素。”薄拯认为,可以采用成本不太高的先进技术,做一些初步的尝试,不仅对污染物排放、节能降耗等方面有帮助,还能体现城市的特色。
薄拯举了个例子,比如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某种技术或材料,针对性地做一些具有趣味性、科技含量高、成本控制的产品,并将其应用到市民生活中,既能提高市民的科技热情,也能提升城市品位,这或许对打造旅游城市来说,就是一个独特的卖点。“如果家乡有需要,我很愿意回到家乡做小规模的尝试。”薄拯说。
人物简介:薄拯,1982年5月出生于开化县。工学博士,美国电机工程协会会员(IEEE member),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ASME member)。2008年作为组长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2009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项目课题评审人,多个国际期刊的特邀审稿人。目前,他已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Carb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了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4项,研究成果被引用于2007年的《European Roadmap for Process Intensification》(由欧洲化学工程联盟发起编写的关于工业技术动向的年度评估报告)。
薄拯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做科研
薄拯向后辈讲述求学经历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舒萍 耀耀
编辑:
舒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