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德和其中两个受资助学生合影
“叔叔,我是徐胜,你昨天资助的学生。我今天已经到杭州了,谢谢您的帮助,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做事,不负您的期望!……”这是开化玉天建材企业总经理张玉德8月21日收到的受助生发来的短信。类似的感谢信息,张玉德经常收到。虽然叫“叔叔”,但双方却没有血缘关系。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玉德从朋友处得知,有一个高考生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即将失学。了解情况后,他马上赶到贫困孩子家中。眼前即将失学的孩子,让张玉德想起了自己小时侯没能上学而失落的心痛。因为有同样的经历,张玉德很理解这个孩子的心境。当时他就想,这孩子成绩优秀,是棵好苗子,不能上大学太可惜了。于是他决定资助这个孩子上大学。12年后,受他资助的这个学生已成家立业,并在华东电力局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从1999到2011年,张玉德12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奉献,资助贫困学生累计超过30人,捐赠金额累计超过30万元,其中包括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这是一组并不完整的数据,记载着一个企业家扶危济困、不求回报的善举。
张玉德告诉记者,因为小时侯家里经济困难,他13岁就没学上了。辍学后,他每天在工地上靠挑石灰赚取6角钱,来帮家里减轻负担。那时,每当看到同龄人去上学时,他总是很羡慕。17岁后,他先后在供销社、建材厂当工人做销售员。直到1991年下岗后,他向父亲借了1500元钱,加上自己兜里仅有的260元钱,投资办了一家建材装饰经营店,结果,连续亏了两年。但下定决心经营建材的张玉德坚持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经过17年的艰苦奋斗,目前他已成为开化个体建材经营户中的佼佼者,企业连续7年被评为省、市、县“诚信工商户”和县级“优秀企业”,多次被命名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自己吃过没有知识的亏,所以不想看到孩子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张玉德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也许他的一次帮助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12年来,每年他都会拿出3—5万元来做慈善,他要争做“慈善企业家”,用真情反哺社会。
一路走来,他已记不清自己资助过多少个学生,但印象最深的要数吴丽君了。2008年7的一天,张玉德到马金镇吴丽君的家中送助学金,当他看到因患胆结石没钱医治而躺在床上爬不起来的吴丽君时,他当即表示一切医疗费用由他负责。第二天,他就把吴丽君送到了县医院,在他的资助下,吴丽君顺利完成了手术。仅这一次医疗费,张玉德就资助了1.3万元。大学期间,每年张玉德都会给吴丽君汇去助学金,只要吴丽君生活经济上有困难,张玉德总是伸出双手给予帮助。
张玉德和受他资助的学生之间总是保持联络,他担心这些孩子突然有一天因为缺钱而辍学。有时受资助的孩子来看他时,他发现孩子身上衣服穿旧了,便会让家里人带着孩子去店里买几套衣服回去。他说:“这些贫困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只要他们能成才就好。”
每到逢年过节时,张玉德总能接到孩子们的祝福,有向他问侯祝福的,有汇报学习成绩或者告诉他找到工作了。每当这个时侯,张玉德总是最开心的。也有些孩子会趁假期给他带一些自家产的菜油,每每这个时侯张玉德总是拒绝接收。记得有一次一个受资助的孩子趁放寒假,特地上山挖了冬笋给他带去。张玉德一看,便说起孩子来:“我不图什么回报, 只希望你们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大学毕业后成才,我就很满足了。”
张玉德的热情、善良打动了他资助过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叔叔或伯伯”。如今,这些学生中虽然有很多人都走上了工作岗位,但从未忘却过张叔叔。“我的人生中,幸好遇上了张叔叔,他就是我们的亲叔叔。要不是他的资助,我的大学梦难以实现,更不用说研究生。”硕士毕业后,现已在衢州中医院上班的李寿喜告诉记者,他上大学的5年里,每年张玉德都会给他汇去一笔钱。即使上研究生不交学费了,张叔叔也时常打来电话,问生活上有没困难,需要帮助随时联系他,现在他还和张玉德保持着联系。
张玉德虽没做过老师,但也是“桃李”满天下。在他资助的近30个学生中有两个已是硕士毕业,有两个出国深造,也有从事翻译、医生、电力、经贸等不同行业的。2009年,张玉德个人被评为“衢州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8月23日,记者前往开化县商贸城采访了张玉德。他说,虽然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好起来了,但还是有贫困的孩子需要帮助。他表示自己还会帮助更多贫困学生。他希望大家都来帮助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