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路上孜孜不倦——记开化县第三届拔尖人才、开化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徐来元
2011年8月4日 11:03
自己是医生,妻子是医生,儿子也是医生。徐来元,有个“医生之家”。
他把全部的心血洒在了开化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岗位上,徐来元觉得,累并快乐着。
从民办教师到骨科专家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19岁高中毕业后,徐来元在乡下当了一名民办代课教师。由于表现好,他被推荐到金华卫校读书,毕业后被分配到桐村卫生院当了一名基层临床医士。
那时乡下卫生院条件有限,更要求医生一岗多能。为了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徐来元一有空便看书,只要是医学方面的书籍,他都如饥似渴地读,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从书籍中汲取了很多养料。
1978年,徐来元被调入开化县人民医院骨科,并得到了进浙医大二院进修的机会。在那里,他更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勤学苦练,白天跟着骨科、脑外科专家潜心学习和实践,晚上回宿舍认真地记录学习笔记,将学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细细揣摩、消化。有时忙碌的时候医院的专家老师不一定顾得上具体、详细地分析解答每一个医学上的问题,徐来元就只有偷偷地多学、多看、多问、多思考。两年下来,他的学习笔记记了厚厚的三本。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两年的进修也让徐来元在骨科、脑外科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进修回来后,徐来元一面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实践中,一面带领着骨科、脑外科的医生潜心钻研,整个科室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徐来元很快成为开化骨科、脑外科的“领军”人物。
徐来元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以更加谦虚的态度学习和钻研业务。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市、县都有口皆碑。2001年至2010年,这10年,即使担任业务副院长的徐来元也从不放弃对专业学习和研究。做课题研究,撰写医学论文,徐来元勤于在医学实践中搞科学研究。这些年,他在省级以上的医学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33篇,11项科研课题在市、县立项,并获开化县科技进步奖。他本人也因此屡屡被破格晋升,成为全县第一个破格晋升的骨科主任医师,并连续三次被评为衢州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和衢州市名医。
以“四心”严格要求自己 全力做好传帮带
工作中的徐来元一丝不苟。他说,医生的职责高尚而艰巨,要对得起这份职业。
专心、爱心、细心、耐心,徐来元每天以这“四心”来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用以要求他身边的医生、护士。
对待每个病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徐来元总能让自己的病人安心、放心。从医30多年来,在他手中历经的大大小小手术已有几千台,没有出现过病人或家属对他的态度表示不满意的。有一回,徐来元治愈了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康复后患者从不能走路到行动自如。为了表示感激,该患者从老家大老远挑来了两筐番薯和番薯干送给徐来元,弄得徐来元收也不是,回绝不得,只好买了些水果予以回赠。
之前只有3人组成的骨科,发展到如今的11人,队伍在逐渐壮大,能独立承担起许多高难度的大型骨科手术。作为骨科带头人,徐来元对科室的医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全力做好传帮带工作,从查房到手术指导,常常是手把手地教。“徐医生对我们晚辈总是悉心教导,工作中碰到什么难题他总是会热心帮助我们!”同科室的骨科医生刘文军内心对徐来元充满敬意和感激,他自江西医学院毕业后来到人民医院工作,在徐来元的教导之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如今已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骨科医师了。
执着 让他在从医路上孜孜不倦
徐来元说,他太热爱医生这份工作了。作为一名医生,他最乐意的事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哭哭啼啼来的病人,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了徐来元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钻研精神。在徐来元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厚厚的一叠荣誉,有省、市、县级的,还有书架上几排厚厚的医学书籍。徐来元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些书是他最心爱的“宝贝”。
也许是自己对医生职业的热爱感染了家人,徐来元的儿子高考时也报了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也成了一名骨科医生,追随父亲一起加入到治病救人的队伍中。妻子是人民医院的眼科医生,对工作同样尽心尽职。可敬可爱的“医生之家”,为开化的卫生事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作为骨科科室的老前辈,徐来元说,他希望年轻一代能更加努力钻研业务,把骨科业务水平乃至开化整个医学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这是他最期待看到的事。
认真给病人作检查
在病房指导科室医生做好病人术前病情分析
查房时询问病人康复情况
工作之余不忘学习
勤钻研业务,获颇多荣誉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郑霞凤
编辑:
舒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