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变迁激励人生
2011年7月28日 11:10
双休日,约朋友一行,迎着明媚的阳光,骑着摩托车,背着笛子、鱼竿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继而穿梭在乡村小路中,顺着清澈的溪流,去农家乐农庄垂钓休闲。垂钓的乐趣,幽竹垂柳树下笛声悠扬,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中……这意境,我感觉除了神仙就是我了。
回到家中,一家人其乐融融,品龙顶,吃瓜果,围在电视机前看数不清的电视节目,观天下之事。我即会想起现在人人丰衣足食,美好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进而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去感恩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决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时代的进步,家乡的巨变,不由使人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是个土生土长的开化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耳闻目睹了家乡的巨变,深感家乡的巨变,是祖国巨变的一部分,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我们党领导的结果。
祖辈的传承,儿时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开化民谣曾形容解放前的开化县是一个“小小开化县,三片豆腐店,城内打屁股,城外都听见”的小县城。简短四句话概括了旧开化破烂不堪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听父辈们讲,自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建县,自古以来,开化本地人甚少,多是由于兵荒马乱,天灾地祸,造成批量移民而至开化,还有部份朝廷钦犯,无处藏身,到开化深山老林里避难,进而繁衍生息,故开化方言繁多,习俗多样,境内山多地少,交通闭塞,与外界几乎隔绝。
解放初期的街道是从北面的房管会开始往南沿重镇弄到新华书店弄口至利群超市止。街道最宽处只三至四米,窄处三米不到,两边清一色低矮瓦房,木板门面,其余多为良田菜地所占。听爷爷说现利群超市以下,太阳落山后不久便无人走动,更别说是城东岙滩了,当时是一片滩涂荒野。如今是高楼林立,道路宽阔。就经济而言,我1981年进财税部门工作,当时全县财政收入只1000万元,而现在已达5亿多,事实胜于雄辩,随着城市化进程,小县大城,城华对接,我们家乡的变化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北门小学就读,当时艰难情形仍历历在目,不敢忘怀。冬天穿着单衣单裤,背着破书包上学,提着火炉御寒,放学回家后还要去野外讨猪草。红薯、玉米是我们的常食口粮,经常饿肚子。那时是全国人民共同抵抗困难,虽苦尤荣。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节衣缩食,共度难关,我们完全理解。
正因为从小吃了点苦,才知道如今的甜是多么的幸福。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著作,我小时看过多遍,他们的精神永远鼓励着自己,不断地去积极为国家和人民工作,为可爱的母亲——家乡尽己所能而不遗余力。如今的祖国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变化、繁荣昌盛的景象、稳定和谐的社会。时刻牢记美好来之不易,坚信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会更加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还应该教育自己子女,念念不忘,代代相传。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徐东平
编辑:
王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