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来临前的一条短信》续:面对洪灾,承诺与行动并行
2011年6月20日 15:41
19日洪水退去第一时间,余尧正就带领镇干部来到大郡村指导抗灾自救。
6月20日,当我们来到开化县华埠镇大郡村时,这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从道路、田间的满目疮痍中,我们依然能够想象出前一天山洪袭击这个小山村的场景。
大郡村是华埠镇的一个山村,依山而建的村庄绵延15华里,1202名村民分布在8个自然村。刚下车,我们碰上了在布置生产自救的村党支部书记汪长金,就是他在19日洪水来临时给县委常委、华埠镇党委书记余尧正发了一条很“给力”的短信(见本网19日报道《洪水来临前的一条短信》khnews.zjol.com.cn/khnews/system/2011/06/19/013886312.shtml)。
聊起发短信的始末,汪长金直言,那是当时面对洪灾时自己真实的感受。
6月19日,连续的暴雨致使大郡村爆发山洪,清晨5时,水位已经超过“6•15”洪灾的最高水位,当时村干部已经被安排到各个自然村组织力量抗洪,不少党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救当中。
上午8时15分,通往大郡村的道路已经完全被水淹没,汪长金见水势越来越大,觉得有必要跟镇里的一把手余尧正直接汇报情况。拿起电话,他又发了愁,现在外面的水势也很大,镇干部们肯定正在忙于组织救灾,直接打电话是否妥当。思量许久,汪长金还是决定用短信方式告知。
很快他收到了余尧正的回复,内容显示:“相信你们,告诉同志们,我们始终和大家在一起。”看了短信,汪长金激动不已,他很快将这条短信转发给了村里的党员干部。在聊起这一段时,汪长金直言,这条短信给了党员干部们一针强心剂。
收起手机,河对面传来了一个坏消息,突发的泥石流冲进了住在半山腰的赖承兔家,如不及时处理,来势凶猛的山洪会将赖承兔家以及山脚的两幢房屋夷为平地,而此时山洪已经淹没了通往对岸的桥,村里的党员干部根本过不去。危急时刻,汪长金拨通了住在对岸的岳父家的电话,请求岳父组织人员去赖承兔家帮忙。很快对岸的8位村民就来到了现场,但水势太猛,只能采取让水流改道的方式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之后,许多村民拿来了自家用来晒稻谷的篾垫,挡住冲往赖承兔家中的山洪,并迅速在房屋边上开凿了一条水渠,改变了山洪冲击的方向,帮助赖承兔成功脱险。
上午11时,从源头自然村冲出的山洪淹进了村民赵玉平和罗金荣的家中,村干部迅速转移出了两位村民及其家人。但看着家中物品被淹,赵玉平不甘心,屡次想冲入屋内搬东西,都被村干部们拉住。
山洪越来越大,山体滑坡造成通往源头自然村的村道被阻,村民堆放在路旁的不少杉木、毛竹等被水冲走。为阻止村民冒险捞木头,党员金土星把守在了路旁,他对村民们说:“难道你们的生命还不如那几根木头吗?”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了“6•15”洪灾中的一件事。当时上游路旁的一棵大树由于雨水的冲刷有随时倒掉的危险,如果这颗树倒掉,将对下游桥梁造成毁灭性打击。关键时刻,村主任王武平带着村里的几位党员冒着危险爬上大树,将树的枝桠砍掉。采访中王武平说,幸亏是15日就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山洪来得快也退得快。洪水退去之后,汪长金组织党员干部生产自救,考虑到一些党员年纪较大,就没有叫上他们,但遭到了他们的“数落”。党员赖春凤今年已经78岁高龄,曾担任过村妇女主任,20日一大早,她来到了党员们干活的地方,对着汪长金说:“党员活动你怎么也不叫上我?”之后就埋头捡起了路边的垃圾和杂物。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洪灾中大郡村不少党员干部的家中受灾也很严重,村支书汪长金家中4亩红豆杉苗木仅剩下5棵;村文书陈吉清家中电器基本上被水泡过;老党员赖春凤家中污泥满地……但他们都没来得及整理,便投入到村里的生产自救中。
汪长金说,在6月19日的洪灾中,大郡村党员干部的表现完全履行了他给余尧正短信中的承诺,他笑言这让他安心了许多。
村里的党员干部正在清理洪水带来的砂石
这就是那颗危险的树,据说将会被移植到村中心公园内,作为纪念树。
村民赖承兔家门前,被水冲出的淤泥和土豆混杂。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程磊 吴金海
编辑:
颜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