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持续暴雨袭击 开化县全力以赴合力抗洪
2011年6月16日 10:49
6月3日以来,开化县遭受持续暴雨袭击,引发洪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给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雨情汛情
据全县水雨情遥测系统监测,自6月3日至16日,开化遭受入汛以来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暴雨,最大降雨量达到550毫米。15日0时至16日0时,开化普降暴雨、大暴雨,全县40个测站有37个站点降雨100毫米以上,最大华埠站降雨285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43毫米。
持续暴雨造成水库山塘处于高水位运行,50%以上水库泄洪。齐溪水库于6月14日8时39分开闸泄洪。河流水位也迅速上涨,龙山溪桐村段已超保证水位1.9米;常山港华埠镇段水位超保证水位2.02米,老城区被淹,深1.7米;池淮溪航头段超保证水位0.4米;县城芹江段水位超警戒水位0.98米,城西区因内涝受淹。
灾情
洪水造成沿河部分村庄进水,农田受淹,电力、通讯中断,道路塌方、损毁,民房倒塌,山体滑坡。截止到16日0时,全县18个乡镇220个行政村13万人口受灾, 倒塌房屋240间,转移群众6300人,112家工矿企业停工停产;公路中断38条次,供电中断9条次,通讯中断15条次。损坏堤防450处60千米,冲毁堤防530处80千米,损坏护岸410处,冲毁塘坝60座,损坏灌溉设施420处,损坏机电泵站20座,损坏水电站40座。农作物受灾面积7.63千公顷,成灾面积4.58千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1.37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0.1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其中水利损失6500万元。
主要措施
面对多雨暴雨极端天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研究部署,立即采取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及时预警。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县防汛防旱指挥部于14日20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15日7时提升到Ⅲ级,15日11时38分提升到Ⅱ级应急响应,通过防汛短信平台,气象电子显示屏共发布预警短信4万多条次,并在电视上不间断的进行字幕游走,提醒公众做好防范工作。
紧急部署。县委办、县府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全面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要求各乡镇和防指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乡镇主要领导在岗在位指挥调度。督促水库巡查员、小流域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预警责任人进岗到位,巡查检查。加强防汛纪律督查,14日夜到凌晨,由县委办、县府办、水利、国土等部门联合对乡镇值班情况 、领导在岗情况、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和撤合并村的防汛情况进行督查,增强基层防汛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及时召开防指成员单位紧急会议部署当前防汛抗洪工作,成立防汛指挥中心,要求各防指成员单位、各乡镇、村要把人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组织和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科学防汛、科学抗洪。
合力防灾。各乡镇、部门在县防指的统一指挥下,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形成强大的抗洪合力。各乡镇领导、联系村干部迅速赶赴受灾一线,组织党员干部做好抗洪抢险和受灾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对已进水的村庄、地势低洼地带、洪水顶冲地段、可能发生次生地质灾害区域,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水利、防汛部门强化水库安全管理,督促水库巡查员24小时驻库、一小时一巡查、一小时一报告。科学调度水库、河网水位,特别加强重点关注水库碧家河和东坑水库,除险加固白渡水库、病险山塘的监控,落实专人驻库巡查。密切监视河网水位,特别加强沿岸重点集镇、重点区域水位监测,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重点关注常山县长风水库闸门开启情况。同时督促各电站加强引水渠道巡查检查。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加强天气监测预报。人武部门迅速组织应急小分队赶赴华埠联盟、林山下江解救围困人员。交通部门组织力量,全力抢修塌方损坏路段。供电部门及时抢修倒塌的电杆、损坏线路。民政部门应急调动棉被、大米等物资保障灾民生活所需。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部门组织抢修杆线和机站,保障通讯畅通。经贸部门指导企业开展救灾工作。规建部门及时开展城区排水、排涝工作。教育部门立即开展危旧校舍安全排查,疏散危旧学校师生。农业、林业部门派出技术专家深入各乡镇、村指导恢复农业、林业生产。宣传部门组强新闻单位深入一线开展防汛抗洪救灾报道。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县水利局
编辑:
颜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