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美学的视角看电影工业和电影
2011年5月14日 22:18
因为向往“浙江开化”好地方,急补生态美学的入门知识,武装自己。粗浅读了一些书,启发甚大。原来我认为“美学是感性学,审美是很感性的,但生态的问题是很理性的思考,怎么连到一起呢?”, 阅读帮我拨开疑团,眼前一亮。而眼下日本大地震极其后续的次生灾难核污染(其后果的严重和全球性超过了前者)又让我深切感受生态问题之严峻;回顾近几年电影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又理解了提倡生态审美之迫切,学者们介绍的文艺生态学,也给我提供了如何看待电影和生态的范例
当代的生态美学就是基于生态哲学基础上的美学思考。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来探究美的本质,从自然生命循环系统和自组织形态着眼来确认美的价值,其宗旨是对生态环境问题予以审美观照,重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亲和关系。生态美学不是一个分支,而是美学延续至当今世界的必须发展。说“必须”而不说“必然”,强调了我们对人类负责、对各生物种类、对地球负责,我们必须艰苦努力去做。
首先说说电影工业与生态。关于电影工业破坏生态环的负面新闻,网上能搜到229000余条。光标题就触目惊心:影视大鳄成环境杀手!比较近的事件是《水浒》剧组因破坏郑州黄河湿地被“驱逐出境”,期间环保人士、媒体人不懈斗争甚是艰辛。再往回看,有人罗列出近年来剧组破坏环境的“大事记”:“2004年,《无极》剧组破坏了香格里拉县碧沽天池的美好;2005年,《神雕侠侣》剧组在九寨沟‘辣手摧花’,不仅污染了那里的水资源,还‘蹂躏’了一些瀑布、地面青苔和植被;还是2005年,《大旗英雄传》剧组在重点文物摩崖石刻上涂鸦刻字、《情癫大圣》剧组在神农架筑起水泥蘑菇;2006年,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唐代烽燧‘大墩烽燧遗址’惨遭《楚留香传奇》剧组‘黑手’;2009年1月,新《三国》电视剧组污染了浙江永康杨溪水库水源的事还没消停,新《水浒》又来破坏湿地了。短视的人啊,你们听到大自然的哭泣了吗?”
对着如此深情的呼喊,那些当事人不知能不能听到?我想是听不到的,他们永远只听到数钞票的声音。
这就要解析摄制组到不该去的地方拍摄,个中的利益驱动和利益链(如“外景拍摄带动旅游”等等盘算)。有人谈到一个电影剧组在外景地留下些什么,改变了些什么,甚至破坏了些什么,目前在内地仍然很难被监督。在香港,尽管政府鼓励电影业界到市区进行电影拍摄工作,但有严格的明细要求,从申请流程、拍摄细则到爆破场面等的监管一应俱全。
这次我们“生态美学”的会放在开化这个好地方,皆因开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开化境内多山,森林覆盖率达79.6%,林木绿化率80.5%,位居全国前列,是天然的“氧吧”,全县地表水水质达一类水标准。因此被国家环保总局划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为了发展经济,势必要发展旅游业,而开辟电影拍摄基地自会带动旅游。可是拍摄基地和旅游业又不可避免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议当地地方官在这些问题上不可眼光短视,不能贪蝇头小利而坏了生态保护的百年、千年大计。遇到这类事,香港的做法可以借鉴。
再从影片生态学和影片生态批评来看问题。
自然也不能说电影业对生态保护都是负面的,它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意义也不容忽视。,电影业拍摄影片,将一般人去不了的地方拍摄下来,提供影像,让更多人欣赏到自然之美、景观之美,深刻些的还可以宣传生态观和生态审美。这就是好的一面。更有一些导演,致力于拍摄环保影片,毕生为此作贡献。如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继《迁徙的鸟》《微观世界》和《喜马拉雅》等享誉全球的作品后,再次联合老搭档雅克•克鲁索,花费4年时间拍摄、展现神秘海洋生物的纪录片《海洋》,带领我们进入海洋的中心,去探索不为人了解和所知的海洋生物。影片对人类强加在野生生命上的印记提出了质疑。在我国拍摄纪录片的队伍里,也有不少这样可敬的人。他们致力于拍摄有思想深度的纪录片,致力于宣传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如象《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这样的组织,他们的愿望是中国能走出一条生态友好发展之路。他们组织拍摄的一些影片,多与环保、生态有关,有的影片也可提供生态美学的读解。遗憾地是,这类拍摄常常是民间的或个人的,和那些只顾赚大钱的电影工业投资商没什么关系。生态美学
如前所述,那些“电影大鳄”、许多大片投资方、制片、导演,他们为了以大场面显示其“大制作” ,对祖国的文化遗产、原生态地貌(如湿地、原始森林、张掖丹霞地貌……)蹂躏践踏,拍摄过后,一片狼藉。因此也别指望他们中许多人有环保、生态理念,去有意识宣传环保、生态观创作生态影片。更别指望从他们的影片提供生态审美或读到生态保护理念。反之,有时我们老师家长对孩子教育培养了多年的一个好习惯,会让影片的一个镜头、一个片段一笔勾销(譬如抽烟)。还有如我们习以为常的“浪漫镜头”:一个人在花海里“披荆斩棘”前行、两个恋人四仰八叉躺在花地……,对这种较小的破坏,人们已经见怪不怪、神经麻木。
如果认真对影片进行生态批评,可以发现,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认为问题最严重的是影片宣扬暴力和杀戮。也许主创者不是有意宣扬,但在名利驱动下,没有了社会责任感,就有人不惜猎奇、出格、闯禁区、晒酷刑……以吸引眼球,提高上座率、收视率。在这些影片里,芸芸众生如草芥,“英雄”或“坏蛋”杀人如剁菜;打枪如放鞭炮,一点不考虑子弹成本。没有一丝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和尊重,却到处是显露对生命的轻贱。作用到年轻观众那里,这些场面是“酷”、“爽”、“快意恩仇”!而且这种行为模式浸入了观众的潜意识。这些年,校园枪击案的增多、学生对学生施酷刑、最近药家鑫的极端案例和上海留日学生砍母事件足以令大家社会警醒了!这些苦果,除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痼疾我认为太多的暴力影像传播难辞其咎。在影像传播这条“生态链”上,我们从影者到底作了什么?在这条链上,不只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团体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人对人自己的种类、族类都没有尊重和爱,更遑论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平等和爱心。
说了太多负面的东西,还是让我介绍一些小制作影片,它们也许还默默无闻,但它们提供了影片生态审美的范例,它们是生态电影的一缕阳光。
“乡村之眼”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2007年开始推行的一个公益影像计划,旨在帮助西南山地的乡村社区百姓用自己的视角,记录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质朴的自然保护观,以及他们对环境变迁的担忧与展望。这次与年保玉则生态保护协会一起合作,培训年保玉则地区的藏族老百姓来拍摄身边环境与文化的变化。共完成六部纪录片:《大自然的谢恩》 30’Nature’s Gift、《酥油》 30’ Yak Butter、《马鞍 》30’ Saddle、《朝圣 》30’ Pilgrimage、《索热家和雪豹》 30’ Sure’s Family and the Snow Leopard、《牛粪 》30’ Dung。我有机会看了其中几部,我最喜欢《牛粪》,它完全靠影像说事,它看似随意却有条不紊,将“牛粪”在藏民生活中的用途娓娓道来。其中妈妈和孩子的对话以及孩子自然随意哼唱,给片子增添了许多趣味。“牛粪”的广泛用途你不看这个片子是根本想象不出来的。
该片的拍摄者是藏族牧民兰则,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白玉乡,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员,喜欢观测湿地。关于影片《牛粪》,兰则是这么说的:“气温在零下40℃的高原上,牛粪是牧民家的温暖,牛粪是没有污染的燃料,是供神煨桑的原料,是驱暗的灯盏;牛粪可以用来建筑家园和围墙,是草原上的天然肥料、是治病的药物、是除垢的洗涤物,小孩子可以用牛粪做玩具,艺术家可以用牛粪制作佛像;从牛粪可以看出草原的好坏,从牛粪可以判断牦牛的病情。总之,牛粪是我们高原人所不可缺少的。但是我们离没有牛粪的生活越来越近,没有牛粪的日子也是我们自我遗失的日子,是给我们生活带来灾难的日子,也是我们与大自然为敌的日子。到那时,我们的慈悲心与因果观,善良的品性都将离我们远去。”作者的话表达了他内心对环境、生态的深深忧虑。通过“牛粪”这个自然之物,可以思考生态的危机。而我因看了这部片子,改变了对牛粪的态度。过去,我肯定认为任何粪便是没有“美”可言的。现在我居然看到了牛粪之美。
至今生态观念还没有在我们国民心理广泛扎根(推广垃圾分类之难就是一例证),所以,提倡生态创作,创作生态产品、提高生态审美的能力,在影视界,更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生态美学 电影工业与生态影片与生态 牛粪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北京电影学院 朱青君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