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开化支站    总站·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图片 | 数字报纸 | 浙江网视 | 民生帮帮帮
           ·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 页   时政要闻   图片新闻   天下新闻   公告公示   天南地北开化人   平安开化
 专 题   综合新闻   电视新闻   生活资讯   图说开化   县外媒体看开化   人文开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 题 > 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 > 学术论文

 

山水审美体验与浙西山区的生态文明

2011年5月14日 22:19

现实生活中的美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蕴含于日月山河、花鸟虫兽等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美,另一类是各种社会、人文现象与社会关系的美。自然美以形式美为其突出的特点,社会美的内容则比形式更为繁复而重要。山水文化源远流长,在本质上乃是一种以自然美、生态美为主要观照对象,同时兼及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文化。山水风光之中蕴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内涵,又是人们建设幸福家园、发展生态文明的可贵资源。古人曰:“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空嚣僵琐,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愿而不得见也。”[1]本文试以我国浙江省西部安吉、开化等地山水审美体验为题,观照生态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证审美主体对山川草木、危岩深渊、飞瀑流泉、寺庙建筑的浏览与观赏, 对生态文明的建构与呵护,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调节情绪,培养细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而且还是我们营造和谐社会、规划城乡远景、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遍布中国南北东西的山岳姿态万千, 灵趣飞动, 分别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 黄山美在奇幻, 华山美在险峻, 泰山美在雄壮, 庐山美在清丽, 青城美得幽静, 雁荡美得秀媚……其类型真可谓丰富多彩。而浙西一带的天目山、烂柯山、莫干山、古田山、天荒坪、江郎山、龙王山、盖竹山等等峰峦,纵不如秦岭、昆仑那么崇峻挺拔,却也风光各异,呈现出不同的气势与形态,其雄险、逶迤、秀丽、幽静、奇特、舒展、朦胧或神秘, 分别对应着“壮美”、“优美”、“含蓄美”等美学范畴, 给予我们以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美感。至于附丽于名山峻岭之间的溪泉湖塘和亭台楼阁、道观佛、摩崖石刻、名胜古迹等种种人文景观, 则以积淀丰厚的文史知识、瑰丽多姿的艺术价值与益趣兼备的风俗民情, 丰富着审美主体的素质、情操和文化素养, 有助于我们建构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生态文明。这正是人类长期对山川之美综合审视、体验的目的。

审美体验和审美经验不是同一个概念。在当代西方美学中, 审美经验一词业已渐渐取代了“审美意识”、“美感”的含义;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也从美的本质问题转为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之描述。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当代特殊的审美经验, 乃是一个动态过程, 它会随着主体情感、想象、灵感 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回荡、重叠和交融萌生而呈现出种种形态。正如我国美学家胡经之教授所说:“质而言之, 审美经验有积淀性、被动性和接受性特 点, 更重历史积淀性,更多普遍认同性, 是相对静态的、一般的。而审美体验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导向活动的,更显出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鲜明个性特。”[2] 审美体验是一种内心活动, 包含着情感与理智两部分,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譬如同样面对着气势浑莽、拔地而起的奇峰列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会油然凸现他独特的性灵、气质, 发出“相看两不厌”的吟唱;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会联系他个人的襟怀抱负, 感悟“一览众山小”的真谛;清代著名画家石涛 则能会心地变“自然丘壑”为“胸中丘壑”,将其迹化成画笔下激荡情思的山水意象……可见审美体验不仅仅指通过具体感官刺激所反应出来的经验体验,更包含着心理——意识层面上“天人合一,物我同归”认识体验。当然,不管是哪种体验,“只要它们在经验上同自然客体性有关,那么它们就是体验着的自我体验。”[3]

山水审美体验的基础和核心应是生态美或曰形式美。山岳外形仪态万千,有的象莲花(安徽九华山),有的象夫妻(浙江雁荡山灵峰),有的象平台(山西五台山),有的象麦垛(甘肃麦积山);又如著名的五岳, 由于地理褶皱和断层成因不同, 因而形状各异, 俗云“泰山如坐, 华山如立, 恒山如行, 衡山如飞, 嵩山如卧”, 五岳所呈现的生态与气势,各具鲜明特征,让人赏心悦目。至于峡岫峰岗之间的异石, 更能给常人难以想象的惊奇,如云南石林的“阿诗玛”、“天鹅远瞻”,安徽黄山的“梦笔生花”、“猴子观海”, 广西桂林的“骆驼峰”、“万马奔腾”等等。

流水的形状虽不象山石那样丰富多姿, 却也有湍急的溪流、咆哮的瀑布、奔腾的清泉和宁静的湖泊等形态各异的美的神秘。诸如晶莹洁净的九寨沟,飞流直泻的黄果瀑,日夜奔涌的灼突泉,妩媚宜人的西子湖,清冽旖旎的漓江,烟波浩渺的滇池,明净似镜的镜泊湖,以及形如弯月圆日的台湾日月谭,状若曲颈葫芦的云南泸沽湖……宛如翡翠般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秀水名川,无不风光绚丽美不胜收,构成一幅幅王昌龄谓之“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的山水画轴,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山水生态美是审美主体美学观念的对象化, 它的内涵是精神的, 它的形式则是物质的。德国文豪歌德说得好:“自然造人, 人造自然。人从广阔的世界里给自己划出一个小天地, 这个小天地就贴满了他自己的形象。”[4]当人们倘佯于变幻无穷的山水形象, 感受到了这些自然风光的物质性外壳,,便会在满足好奇心, 获得视听快感的同时, 逐渐激活自身的情感活动和丰富的想象, 得到高古脱俗、悠然自得的精神享受。

山水环境里大自然的声响与色彩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庄子曾把各种声音分成三类:人的声音和人类创造的音乐艺术为“人籁”,风吹草木万物所产生的声音为“地籁”,自然界众窍自鸣的音响则为“天籁”。在三类声响中, “天籁”无疑是最优美的。如溪流山涧, 鸟鸣丛林,泉滴碧池, 瀑入深潭,以及风声, 雨声, 叶落声,其音质、韵味、节奏、旋律, 都美 得妙不可言;浙江西部山区从安吉到开化多产修竹,轻风过处,偌大竹海发出的阵阵竹涛声响,尤其引人心醉神迷。辛弃疾有诗云:“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这些神奇的声响与寥廓浩茫的风景相融相合, 在听觉上构成了一种特殊意境,给体 验者以回味无穷的美感与乐趣。

山水的色彩也是审美体验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5]色彩能有效地唤起人们的情感反应和审美联想。山野间五色斑澜,亭阁错落,层林尽染,最能令人心旷神怡。清人刘鹗在《老残游记里这样描绘济南千佛山风光:“千佛山上,梵宇僧楼, 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红的火红,白的雪白, 青的靛青, 绿的碧绿, 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 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 做了一个数十里长的屏风……”它如峨嵋金顶的佛光, 新疆天山的白雪, 武夷苍松的秋色,北京香山的红叶,也都各有特色。而湖泊溪润,也并非单一的碧绿或白色。因山色、树木和水底积淀物的千变万化,九寨沟五彩池水的基调是蓝色,却分为蔚蓝、浅蓝、粉蓝、钻蓝、碧蓝、翠蓝、深蓝、墨蓝,有些水面还会折射阳光,呈现出红、橙、黄、绿、青等缤纷颜色,陶冶着游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认识能力, 诱发出浓郁的审美情趣。山川间声、形、色、光的变幻,是自然造化的结果, 汇成了美妙的和谐、统一;体验山川之美,就要体验这种生态美, 感受蕴涵其中的生命的节律。

如果说,山水景观的生态美能使审美主体获得意识的自由灵动和心灵情感的愉悦,那么,依附于名山大川的人文景观,则能使人们体悟或认知蕴含在这些特定风物内的历史知识、艺术价值与文化品味, 并在审美体验过程中接受社会人生体验, 进而滋生出高尚的理想、情操和环境保护感。黑格尔曾经描绘过这种“触景生情”的必然性:“一个旅客游过了迦太基、帕尔迈刺、百泄波里, 或者罗马的古迹, 谁不低徊缅想于国运和人事的无常?谁不黯然感伤已经逝去了的活泼丰富的生命?——这一番伤心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和一己事业的无定, 而是一种无我境界的哀愁。”[6]事实上, 山水景观大多包含着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民间传说、风土人情、习俗礼仪等人文景观, 这些凝聚着前人智慧和民族文化精粹的景观, 与山川自然风光相映相辉, 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

 

地处浙赣皖三省七县交界处的开化和被誉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安吉两县,分别是浙江、上海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和黄浦江的发源地,地理位置一南一北,都处于山青水秀的浙江省西大门山区,均拥有超越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又都是以“优化县域空间、重视生态文明”著称的景观胜地。安吉地形本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开化更长期受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环境制约;可是在开放兴县、推进山区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两县干部群众充分依托当地资源,精心规划产业布局,努力开发茶叶、林业、毛竹、油茶等生态产业园区,打造特色休闲山庄……尽管野生山区存在某种不协调性和杂乱性,但他们始终坚持节能环保的经济发展原则。他们懂得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因势利导的合适改造,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通过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特征,采取符合规律的措施,便能使自然山水从审美角度显得更为美丽——这正是生态美学的真谛!而在叠山理水,努力开拓旅游市场时,他们又十分注重将原始生态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地交相融合,为欠发达山区发展观光产业、建构生态文明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人文景观的特点,是在外部形式和外延结构上表现出人的精神现象。对人文景观的审美体验, 亦应通过形式的感知进入其内在精神意蕴的层次。主峰高达1130的开化县钱江源一带山势雄伟,逶延不绝,松柏参天,溪润处处,至今有黑麂、棕熊和珍稀鸟类出没活动,还星罗棋布地点缀着莲花塘、连理塔、龙山神泉、鸳鸯潭和传说由刘伯温命名的水湖等景点;邻近的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唐柏、元杉等古树植被掩映下,犹有朱元璋点将台、龙王庙、方志敏红军洞,以及全国最大的根雕艺术博览园和霞山古民居等历史人文景观,此地还是明代戏曲家李渔创作诗文、写出剧目《庵堂认母》的所在。安吉县胜景之一的藏龙百瀑,作为浙江最大的瀑布群,同样充满了自然野趣与人文意趣:夏日飞流喷凉大树蔽日,有“千里不打伞”之谚,冬季百瀑挂满冰凌,风景迷人;在这天造奇观周边,除了曾拍摄电影《卧虎藏龙》的安吉大竹海、“江南天地”天荒坪,还有被称为杭州灵隐寺姐妹寺的灵峰寺,竹博园,百草园,畲族村落,太平天国李秀成大战清军的“小梁山”和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的故居……当人们流连于这些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无穷美妙和祖先留下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领略佛道的宁静、空灵与儒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时,不能不概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毅力与艺术匠心,并从内心升腾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至于融合在山水风光之中的浙西山区的民俗风情、工艺美术、庙会节庆、茶艺、民居、碑刻、服饰、烹饪、歌舞, 以及当地流传的大量民间传说和宗教神话故事,作为审美体验的对象, 同样足以在精神层面上给予主体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美的熏陶,使人们获得许多开启心智的文史知识。

大自然本是一个复杂、稳定又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山水审美其实便是一种以自然美为主、糅合了社会美的审美文化活动。生态美学家巴德曾意味深长地指出:“生物的衰败是受制于疾病或者是缺乏关系其外表的营养,若因为疾病或者缺乏这种营养,它们便失去了原有的诱人颜色以及(如果它们还有运动的能力的话)它们原先运动起来的轻盈与优雅,于是它们便失去了本来的审美诉求。”[7]安吉、开化两县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已经用禁伐禁猎,适度开发,一乡一景,一村一品等实际行动,为浙西山区综合发展生态经济作出了良好的示范。我们相信,随着生态文明、环保等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中国广袤的山区水乡,必将会出现更多和谐交融、适情顺性、物我浑然一体的审美胜境。

 



[1]郭熙. 林泉高致·山水训[Z].

[2]胡经之. 文艺美学[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胡塞尔. 现象学[M]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4]美学与艺术实践[M]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

[5]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M]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卷, 人民出版社, 1962.

[6]黑格尔. 历史哲学[M] . 三联书店, 1956.

[7]引自王祥.《自然审美可否标准化——谈科学认知主义的两个论点》.美与时代.2011年第1期[Z].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复旦大学 张振华  编辑: 王欣


 相关稿件

 

 热点新闻  
1.衢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迅速响应 积极应对 开化多举措阻断疫情传播
3.全力以赴保供应 目前物资储备充足
4.“敲门行动”我先行 核酸检测战疫情
5.浙江有礼,开化有你!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
6.2022年开化春茶陆续开采
7.建起“蓝海” 乐享“红利” 开化县统筹推...
8.开化:“后厨直播+食安封签”,保障消费...
9.开化县启动巡河禁渔护水行动
10.横街社区开展 “学雷锋见行动”活动
 图片新闻 > 更多
关于本站 | 本站声明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9〕22号 浙ICP备050087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4
中共开化县委宣传部主管 开化传媒集团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开化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6521203 举报邮箱:kh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