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之路——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模式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2011年5月14日 22:19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代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的总结,深入分析美术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各个阶段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今美术教育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道路。论证得出结论:美术教育需要在学科内部做更明确的分化,使教育从技术层逐渐进入美感教育、情操教育,达到相互融合。我国美术教育才能科学、健康地突破过去,才能不断成熟,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改革 审美教育
美术教育与美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回顾我国教育的历史,从战国至明清,美术一直以师徒相传的模式继承发展。同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美术教育一直被各朝统治阶级作为教化百姓,弘扬统治阶级文治武功的工具。因此美术教育一直作为政治教育的附属工具而存在。直到清末民初,官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赴日本、欧洲、美国考察,才开始了美术教育思想的更新,建立了高等美术教育观念。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鲁迅“美术为大众服务”的观念,以及陈独秀等学者对于美术改革的呼吁,为中国近代化美术教育的更新创造了舆论氛围,可以被看成是中国美术教育的第一次觉悟。从此,美术不再依附于统治者,也突破了古代士大夫自娱自乐的情趣,进入新的发展环境。
光绪三十年(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明确了在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进行美术教育的制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布废科举兴学堂。传统美术教育模式得以改变,新的美术教育思想和体制有了形成和发展的可能。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出现了第一次美术办学的高潮,以教育家刘海粟、徐悲鸿等人主持创办的上海美专、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和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为首的美术专门院校,在全国不少地方纷纷诞生,设置了国画、西画、实用美术科等,企图细化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向。然而,美术教育的问题从这时也开始出现。从整体进程看,我国近代美术教育思路多派林立,有尊崇西方现实主义艺术的教育,有传授西方写实技法的传习所,也有推崇中国传统美术自身更新的观点与教育思想,还有中西合璧的教学观。这种差异进而形成了后来北方和南方美术专业教育的地区差异。
由此看出,我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从初始就没有解决好“学科系统化建设”的问题。最初没有设定目标,之后任意发展,导致如今中国美术教育界仍没有把美术内部各学科的方法、考察标准、阶段目标等内容理清,于是如今各高校的解决办法就是设立工作室,工作室老师的关注方向就是学生的研究方向。这种缺乏科学衡量标准的教授体系,将严重延误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不可能公平地选拔人才。
有趣的是,中国各美术学院的创立者都是以西欧美术学院为摹本的,美术教育的分科也是如此。然而中国人对欧美绘画、雕塑大规模深入的学习是在建国以后,通过苏联这个西方的中介传入中国的。可以说建国后的美术学院教育是西方学院式的框架加现实主义方法的嫁接体。从此在我国大力发展。可以说近代关于接受哪种美术的“二徐之争”到建国后,终于有了结果——即徐悲鸿的“现实主义”美术教育占了主流。
由于近现代社会动乱,我国的美术教育没能够在20世纪初与国际艺术趋势同步。有人认为8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冲击了美术教育,由此我们已经走进了美术教育当代改革的道路。可是从美术学院的现实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倘考察几所重点美术学院就可发现,本科的美术教育还是注重技术、重视结果的教育。甚至在进入具体学科研究领域后,学生惯性地运用已知的技术、国外的成功案例制作自己的“完成式作品”。对比西方某些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他们从包豪斯学院的美术教育模式开始,奠定了现代教育的基础。西方注重引导学生发掘新的观察方法,注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甚至艺术学生可以修读其它非艺术专业的基础课,以增进他们对世界的观察角度。也就是说,我们的美术教育清楚地划定学科界限,然而学科自身的突破性建设却很慢。作为一个“学科”,美术必须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教育目标和衡量标准,要有实现目标的项目课程和技能训练。
在当代,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自然物和人造物(如艺术形态、形式、风格)美的形态和结构的欣赏、识别、把握和表现能力。其二是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最后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其三是情操教育,即通过艺术的创造、鉴赏,陶养人们的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并使“发展的个性与其所属的社会团体有机统一协调”(赫伯特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P14吕延河译1996湖南美术出版社),从而使社会和谐发展。如果说这三个层面呈现出由低至高的递进关系的话,那么高等美术教育就应该观照三个层面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构建系统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而中国从创办高等美术教育学府开始就只注重第一层面的教育,只是引进西方的绘画、雕塑技法,侧重于对客观形态的描述与认识,片面地理解了美术学科的含义。而第二层面的美感教育虽有学者呼吁,但是在近代畸形社会空间中,美育只是理想,没有经济、社会条件作为后盾。当改革开放后,我们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时,美术教育者对于美术、美感的教育才有一些思考和课程的补充,例如,一些学院开设美术史、美术专题讲座,用来补充后劲不足的创作教育课程。但是在很多设置美术专业的高校中,这些美术史、美术赏析的师资是奇缺的。即使有规划的课程,也是泛泛地讲述一下美术史,没有学习目标和对口的实践。这个问题直接牵扯到上述第三层面“情操教育”,没有清晰的美术史背景学习,就谈不上情操的培养,因为人们只能在了解一个事物的来龙去脉之后才会对此事物有喜欢或讨厌的感觉,当事物还是未知数时,根本不可能谈及熏陶。这三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在20世纪20、30、40年代开始了技法的传授和变革,本应该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补充美术理论的教育,注重美感的培养,可是由于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要求,我们未能实现这个阶段的任务,因此中国整体的美术教育需要补上这一课,此外,需要社会对“美术教育”价值认识的整体提高,例如美术教育中是否需要多多增加社会实践的项目,以便学生在与社会交往的同时,传播美术的价值,培养美术外圈的审美需求,从而减少美术教育改革的社会阻力,创造美术教育的发展机遇。
因此,从近代至今的美术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美术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阶段性需求是同步的;另一方面,美术教育自身又面临社会带来的阻力,美术教育在当代不仅要解决历史遗留的改革问题,不能盲目加快步伐,还需要时刻注意它在当今社会的活力,更需要在学科内部做更明确的分化,使教育从技术层逐渐进入美感教育、情操教育,达到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我国美术教育才能科学、健康地突破过去,才能不断成熟,从而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当随时代
参考文献:
陈瑞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赫伯·特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延河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3、陈丽莉.当代艺术现象与美术教育的应对[D].河北师范大学,2008.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吴培秀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