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与保护并举 着力打造生态新村(华埠镇华东村党支部、村委会)
2011年3月10日 11:12
近年来,华东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农办、规建局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立足本村特色,在认真做好村庄规划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0年9月,全市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现场会将我村列为参观考察点,得到了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
一、规划先行,提升整治村品位
村庄建设,规划先行。为提高村庄改造建设的品位,华东村结合城乡一体化和城华对接要求,对村庄进行了科学规划,规划出居住区、经济发展区、休闲区等几个功能小区,并规定凡是村民新建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必须严格按规划来实施,加强规划执行力度。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按照整治村建设的工作要求,我村实施了五项建设工程,一是村道硬化。在原有3公里硬化道路的基础上,新增硬化道路0.5公里,路面拓宽300米,村庄道路硬化达到100%。二是卫生改厕。投资10万元,全面拆除了露天、简易厕所,并建造无害化卫生公厕2座。三是垃圾处理。成立了垃圾集中处理领导小组,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了垃圾分拣场,配备了4名卫生保洁员,每逢重大节假日村里还组织卫生大扫除,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卫生状况“脏、乱、差”面貌。四是污水治理。采用了建无动力厌氧集中处理池进行统一处理和建沼气池分散处理二种模式进行处理,2011年全村共铺设污水管道4000米,对村中223户农户生活污水进行了集中处理。五是路灯亮化。全村主干道都安装路灯,方便了路人夜间行走。六是村庄绿化。投资2万元对村庄主干道两侧及农户的门前屋后进行统一绿化,种上景观树种2000株。七是“赤膊墙”治理。完成对主干道沿线公路两侧环境形象影响比较明显的赤膊墙粉刷工作,拆除改造不良建筑和危房。
三、整治与保护并举,着力打造生态新村
1、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整治规划完成后,根据环境整治建设“六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边净化、环境美化)的标准要求,认真制定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制度,对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落实责任区和具体责任人,签定责任书。
2、加强宣传监督,保护生态公益林。华东村依山傍水,村庄后面的千亩生态公益林,被村里当作“风水林”进行保护。一是通过宣传牌、标语、公开信等形式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提高村民生态意识。二是配备2名专职护林员,长年守护。三是制定村规民约,对山上乱砍滥伐,破坏山林的行为,按照《村规民约》及时实施处罚。
四、多业并举,为村民开启致富门
华东村原来是移民村,村里原有的生产条件比较落后,村民的生活普遍比较困难。为提升村民的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近年来,村里先后举办了建筑、电脑、缝纫、名茶制作、蔬菜栽培等十多期各种技术培训班,参训村民达1000多人次。通过培训,促进了500多人实现就业创业。
1、鼓励村民转移就业,促进村民增收。全村1000多人口,在建筑企业上班的就有400多人,仅此一项村民可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近年来有很多农户都盖起了新房。如郑正贤一家5口人,就有3人在建筑公司上班,3人年工资总收入达10多万元。在外地打工多年的村民郑巧仙,2010年带着资金和技术,回村创办了一家服装来料加工企业,解决村内40多名妇女就业问题,每人平均月工资3000多元,使她们既能照顾到家里,还能增加家庭收入,一举两得。
2、利用村庄生态优势,促进村民增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森林博览园入驻华东创造了条件。2009年村里征地320亩,县森林博览园项目开始启动。村民纷纷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创办农家乐和休闲观光旅游项目,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村民开启了一道新的致富门路。
3、鼓励名茶种植,促进村民增收。为了村民多种茶,村里出台了扶持政策,规定:种1亩名茶由村里补助200元,多种多补。通过这个政策的引导,村民种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村有300多户种起了名茶,面积达400多亩,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收入200多万元。如村民周花苟家种了5亩名茶,掌握了加工技术自行加工,提高了经济效益,种茶年收益达到4万多元,去年家里盖起了新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要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把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带回去宣传好、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我们决心自我加压、快马加鞭,决不辜负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期望,依托县森林博览园和镇初中的搬迁落户,努力把华东村建设成为具有开化特色的生态新村。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华埠镇华东村党支部、村委会
编辑: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