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与开化
2010年12月10日 15:39
“偷得闲中晷,来寻世外人。水盘盛果冷,石髓煮茶新。景碎诗难括,云多寺不贫。蒲团同说法,尽是宰官身。”这是李渔同王使君游开化菩提庵时写的一首诗。事实上,李渔在开化不仅吟有多首诗句,盛赞开化碧峰耸天、玉泻金溪、茶风水趣、乡土人情,而且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他游菩提庵时,曾写有“庵堂认母”的剧作。
李渔,字笠翁,浙江兰溪人,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曾为幕宾,被地方官署聘为佐助,料理文案事务。他生性浪漫,不受约束,爱好游山玩水,乐于闲情逸事、吹拉弹唱。有一年春茶飘香时节,李渔从兰溪乘船,逆流而上,来到开化观赏茶风水趣。一日,他走出北极门,登上讴歌岭(即小山岭),在一道突兀的山梁上,五步一拐,八步一弯往钟山山巅攀爬。行至绝顶,便见路两旁尽是茶园,红墙黛瓦的佛殿掩映在修竹密林中。这佛殿就是“菩提庵”,原名“颐真宫”,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后被毁。明万历年间道人幽元自黄山来,至小山岭,乐其山水清远,即在山顶建亭施荣,渐拓为庵。年深月久,几经修葺,遂为尼姑庵。
这一天,李渔来到庵堂门前,左顾右盼,见山头其状如钟,覆似釜山,四周陡峭,绿浪翻滚,云雾滃浡,鸟雀流歌,茶香阵阵,简直如临仙境,一时兴起,便掬起岩石间流淌下的泉水往嘴里送。饮后顿觉精神大振,情不自禁地高声赞叹:“泉水清冽,味爽甘甜,沁人心脾,妙哉,妙哉!”其时,被庵内一尼姑看见,尼姑说:“施主何必掬泉解渴?请进庵内饮茶。”李渔被邀进庵入座。尼姑涤器、投茶,以“凤凰三点头”的泡茶技艺,把一杯汤色清沏、热气袅袅的绿茶冲泡就绪,双手捧到李渔面前,彬彬有礼地说:“施主请用茶,这是贫尼自种、自采、自制的芽茶。”李渔五指扣桌,以示谢意。李渔对着茶水细看,杯中泊雾缥缈,碧汁晶莹,犹如兰花初绽,芽芽叶叶、亭亭玉立,交错相映,赏心悦目。静听,屋外林木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汇入岩石间泉水潺潺倾泻之声,似与炉上茶壶的煮沸音互相应合。慢啜,茶香馥郁若兰,满口生芳,润喉生津,一种太和之气弥沧于齿颊之间,隽永不移,令人心旷神怡。轻吸一口气,庵堂里点燃的柱香柔和的香味伴随着茶叶清香,给庵堂营造出一种超然幽静的氛围。茶过三巡,李渔见尼姑每次来冲茶时,虽脸带微笑,但细察眉宇并不安宁,伸手递杯时,眼角边总有点潮润,冲好茶扭头就走,似有意避开,不让人看到她眼角噙泪。为想了解尼姑的真正难处,李渔便喃喃吟起诗来:“碧玉莫愁身世贱,语深笑冷涕潸然。欲言相对话凝噎,丈室寄居苦自煎。”尼姑听到诗句,知道自己心事已被识破,边打量李渔,看他一介书生,决非下流之辈,于是,便向李渔倾诉了身世。
尼姑原来出自官宦之家,乃千金小姐,年芳二八嫁于邻村孙府门第孙贵申为妻。夫妻本亦恩爱相处,隔年生下一子,婴儿落地时,前额长有一痣,取名“志儿”。“志儿”还在乳期,丈夫赴京赶考,得中功名,便喜新厌旧,另媒他欢,她一气之下,削发为尼。临行时,将“志儿”出生年月书写成帖,藏于志儿怀中。时光流逝,一晃已十八年,儿子及第解元,因得悉母亲在庵堂为尼,一日,便来庵堂参拜佛像,口口声声祷告观音,保佑他找到亲生母亲。尼姑越听越觉得是自己亲生儿子,又见前额确有一痣,意欲上前认领,但缘于自己是出家之人,恐怕误了儿子前程,不敢实言,儿子也知其中之意,跪地苦苦哀求,尼姑心如刀割,万般无奈,最终只得婉言拒认……李渔一边品茶,一边细听尼姑叙述,回到住地,边构思,边书写,不日完成“庵堂认母”剧作。真可谓:茶风伴讴岭,水趣随人生。云雾滃浡发,雅意引剧情。
“庵堂认母”这一剧作,在乐器声中转化为戏剧艺术,登上舞台,观众无不喝彩。李渔后来迁居南京,以家姬组成戏班,这个戏剧在达官贵人间演出,观众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从而名闻金陵,唱红江浙,并流传至今。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留如藩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