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有关问答
2010年12月7日 14:17
一、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重要意义?
1、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统筹新农村建设;
2、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生态开化建设;
3、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拓宽村干部的选择空间,也有利于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是实现“固本强基”的需要;
4、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整合农村资源,打破农村分散的低层次发展格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5、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实施“产业高新、小县大城、生态发展”战略,保护生态,集聚人口,拓展发展空间;
6、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村民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村民建房的建设用地保障,是实现富民强村的需要;
7、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扩大资源共享度;
8、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减少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
9、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接受省市县各项政策支持,推进中心村镇的发展。
二、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会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围绕“布局调优、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班子调好”的总体目标,坚持有利发展,尊重民意,依法规范的要求,坚持与新一轮村镇规划、中心村建设相结合,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促进发展。促进发展是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首要目的。通过调整实现提高资源利用率,方便农民生产、生活,降低农民负担,增强村组实力,推进中心村建设。
2、依法办事。依法办事是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基本前提。行政村规模调整要以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为依据,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
3、尊重民意。尊重民意是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重要基础。行政村规模调整必须摸清民意,尊重民意,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发,周密部署,统筹安排。
4、乡镇主体。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以乡镇为实施主体,要摸清民情、了解民意、发扬民主,把走群众路线贯穿于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始终。
5、积极稳妥。积极稳妥是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内在要求。行政村规模调整要从各乡镇、各村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处置好历史遗留问题,满足干部群众的合理要求,确保基层和谐稳定。
四、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人口规模在500人口以下的行政村原则上调整;500人口以上、1000人口以下因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等因素需要调整的行政村,应作调整;1000人口以上的行政村,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认为有必要调整的,也应调整;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领导班子长期软弱涣散又无理想人选的行政村应当调整;少数民族村和移民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同一自然村的若干行政村和紧密相连的两个以上行政村原则上应当调整。本次行政村规模调整原则上不跨乡镇行政区划进行,城中村也暂时不动。通过调整,各行政村人口规模一般在1000人以上。
五、行政村规模调整后至新村村级组织换届前,新村村级组织如何过渡?
行政村规模调整后至新村村级组织换届前的过渡期内,新村设立村党支部和村务工作组及治保调解、民兵、团妇等配套组织。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务工作组组长可由乡镇(工业园区)党(工)委在乡镇(工业园区)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派兼任,也可在原村干部中指定担任。涉及调整的原村党支部书记一般为新村党支部支委,原村委会主任一般为新村村务工作组成员。新村配套组织负责人由乡镇(工业园区)发文指定。
六、行政村规模调整中集体资产处置工作程序有哪些?
一是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二是选择方案,妥善处置;三是公布结果,办好移交;四是合并账簿,规范管理。
七、行政村规模调整中集体资产处置有哪些原则和规定?
(1)坚持政策稳定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原村经济合作社与农户或有关单位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企业承包经营等合同继续履行不变;原村已分配到户的大田、山林、茶山、果园、水面等仍按原定政策不变;原村对村民的有关政策保持不变。行政村规模调整不涉及乡镇和村民小组的资产债务。
(2)坚持尊重民意原则。对行政村规模调整中集体资产的处置,要在依法的前提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尊重村经济合作社的资产所有权和财务管理自主权,尊重社员的意愿,涉及资产融合等重大事项,须经社员代表会议讨论。村集体资产处置方案要与村规模调整方案同步表决通过、同步上报审批、同步组织实施。
(3)坚持因村制宜原则。由于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村之间资产状况存在差异,在工作中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处置方法。
(4)坚持壮大集体经济原则。村级集体资产处置要立足于保护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革创新为理念,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在村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积极鼓励大村带动小村,强村扶持弱村,富村支援穷村。
八、清产核资的范围是什么?
一是清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的重点是要摸清房屋等建筑物的数量和价值,包括村级自用、出租和出借的固定资产。二是清理流动资产。清理的重点要放在应收款项方面,搞清村级各项应收款项和借出款项等情况。三是清理集体投资。四是清理各项负债。清理的重点是搞清欠自然人的各项债务(含村干部误工、垫资等)。五是清理非农用地。对村级集体的非农用地,要摸清其使用单位和数量。六是清理票据。票据的清理包括支票、收款收据、发票。七是清理各类合同和协议。着重清理各类经济合同和投资协议,分类整理列卷。八是清理资源性资产。主要包括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水面等。
九、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各乡镇和行政村主要干部要遵守哪些财经纪律?
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期间,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具体程序,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涉及调整的行政村,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不得处置、转移村集体资金和实物资产,自觉遵守“九个不准”:
(一)不准变卖固定资产,暂停一切资产租赁、工程承包等行为;(二)不准私分村集体的公款公物;(三)不准突击花钱,用公款吃喝、请客送礼;(四)不准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滥发奖金、补贴和实物;(五)不准虚设、伪造债权债务,毁灭账册;(六)不准瞒报、漏报和虚报村集体资产;(七)不准建账外账,私设“小金库”;(八)不准突击安排由行政村支付报酬的人员;(九)不准拖欠、占用村集体款项和实物。
十、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行政村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村规模调整后,新行政村要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一是统一建立账套;二是统一开设帐户;三是统一财务审批;四是统一保管资金;五是统一民主监督。
十一、村级组织的印章管理有什么要求?
村级组织的印章包括党支部印章、村民委员会印章和村经济合作社印章。按照有关规定,新印章在新村挂牌后正式启用。各乡镇要加强对印章使用的监督管理,各行政村要建立印章使用的审批、登记、备案制度。印章要确定专人保管。印章使用的审批人与保管人不得为同一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村经济合作社社长(社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不能直接保管印章。凡涉及贷款、承包、对外签订合同等重大事项需使用印章时,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要求使用。对未经批准擅自使用印章的,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二、对新村命名有哪些规定和要求?
(1)符合国家、集体和社会利益,尊重当地村民的意愿。
(2)反映当地历史、地理和文化传统等特征,体现规划、含义健康、有利团结、通俗易懂、照顾习惯。
(3)名实相符,用字规划,避免封建迷信和崇洋色彩,一般不用人名和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名称命名,禁止使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命名村名,避免使用生僻字(指电脑字库中没有的字)。
(4)在全县范围内不得重名或同音。
(5)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沿用原有知名度较高的村名,也可另取新名。
十三、新村命名的申报程序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新村命名是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各乡镇在制订行政村规模调整方案时,应把新村名称的征集和确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
(2)新村名称初定后,乡镇应及时与县民政局地名办联系,确认是否重名、有无违反命名原则和要求,并进行预登记。
(3)乡镇在上报正式调整方案时,应同时填报《开化县行政村名称命名更名申报表》,并写明命名更名理由、标准名称的来历和含义等事项。
(4)现有村名中的个别字在电脑字库以外的(即生僻字),建议在此次村规模调整中作更名处理。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宋建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