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里与刘秀
2010年12月5日 18:19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任开化知县的夏升,是一位好官,据清·雍正《开化县志》记载:他多年治理开化,对吏役管理甚严,不准任意欺压百姓,更不准扰民祸民,他办事公道,以信示民,政声甚佳。离任时,乡民书写楹联以送行:“六曹吏畏三千日,百里民安十二年。”后升衢州知府。
这位知县在开化期间,曾写过一首《赋金钱山》的七言律,诗最后两句云:“帝里风光无限好,此行何异陟蓬莱。”诗中所说的“帝里”指的是今天开化县老县城,唐代初期属常山县,称开源乡万岁里。里,是比乡小而比村大的行政区域。按旧时律法,只有皇帝方可叫“万岁”,也只有皇帝居住过或暂时避过难之处才可称为“帝里”或“万岁里”,反之则是犯大忌,是要受到严厉惩处的。然而在开化的旧志或谱牒中,却从未有出过皇帝或皇帝暂住过的历史记载,但为什么老县城这块区域偏偏敢称“万岁里”,尤其是作为县令的夏升,又为何敢在诗中称此地为“帝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多方查阅史料,但总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最近因寻找民国时期一位名人的有关资料,偶而从开化台胞吴福瑞先生著述的自传中,看到了一个流传于开化的有关刘秀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兴趣:据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后,这位汉高祖的九世孙刘秀,为恢复刘氏天下乃起兵讨伐王莽。开始,由于双方力量悬殊,刘秀被打得大败,被迫率随员越过黄河、长江,逃到了皖南的岩寺,因迷路乃下马拜塔,请示去向,结果该塔之尖端竟向开化方向倾斜。于是,刘秀等人立即上马翻越马金岭,来到当时称为玉山乡的音坑牛角滩地方。正想下马觅食,忽闻远处传来马蹄声,知王莽追兵将至,急命随员各自寻找石砌躲藏,他自己则把宝剑插进石壁,并以鹅卵石掩住壁口后,匆忙钻进山边的树丛中。是时,莽兵已经追及,四处察看,但不见人影。带兵的一位将军大声斥问:刘秀逃到那里去了?刚好空中一只老鹰飞过,叫道:不知道,不知道。谁知栖息在山边树上的一只水婆鹤鸟(土名叫水葫芦)却叫道:石砌里,石砌里。幸好莽兵听不懂两只鸟叫声的含意,随即依原路向北返回,刘秀等一群人才逃过一劫。刘秀率领又饥又渴的随员,来到不远的一个叫里均墀的小山村,寻求乡民解决饮食。村民望着这一群风尘仆仆,身心疲惫的远方客人,知道他们已经饿极了,连忙搬出饭菜请他们吃,有的村妇还特地烧了几大碗新鲜菠菜为刘秀佐餐。刘秀越吃越觉得这菜好吃,禁不住赞道:鲜美!鲜美!那老鹰今后每天给它吃上半斤,那水婆鹤鸟今后罚它冬天下水冻死,夏天上山热死。并说:菠菜倘若爬行生长,其味将更美。刘秀后来做了光武帝,成了东汉的开国皇帝。所谓皇帝金口,决无戏言,自此后,音坑均墀的菠菜就爬行生长,连根都非常好吃,而水婆鹤鸟也从此乖乖地冬天在水里过,夏天躲进山里过。据说牛角滩的山上,至今还有一块蓝球大的鹅卵石,一半在内、一半在外地嵌在石壁上。
故事传说有真有假,刘秀是否到过开化,以待查证。但是,如果依据这个传说,刘秀离开均墀向南而行,很有可能经过今天的开化县城,并在这儿停留休息,以恢复体力。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为纪念他在此暂住过,因而当时人将这个小山村称作“万岁里”,这也是很有可能的。总之开化老县城这快行政区域自唐代就被命名为“万岁里”,决非空穴来风,此谜底能不能揭开,还需今人后人进一步多方调查和挖掘。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高 汉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