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知识
2010年8月19日 16:36
黄龙玉的形成:
黄龙玉产自云南滇西的怒江下游的西侧,高黎贡山最南端的龙陵——潞西断裂带的东侧广泛分布着中生带时多期侵入的复杂花刚岩体,组成了中低山花岗岩地貌分布区,区内森林茂盛,水土保持良好,谷坡地带相对湿润,其中发育了众多的山间沟谷、溪流和小型河流,风化层中的地下水,以较为充沛的孔隙水、裂隙水形式,在风化和半风化的花岗岩中长期活动,进行慢慢的浸润,使花岗岩风化程度不断加深。区内的小黑山省级风景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部分多期侵入的复杂花岗岩体里,经过区域地质资料的研究及现场观察认为:在花岗岩岩浆侵入活动的后期,地壳构造运动异常强烈。在早先形成的花岗岩体里形成延伸百米至千米的断裂和大型节理(大型裂隙)。当花岗岩岩浆再次侵入、冷凝的晚期,便分异而形成了富含二氧化硅的残余含矿热液,这些热液沿断裂形成的大型节理(大型裂隙)进行频繁叠加式的贯入与充填,进而沉淀、凝结,形成了深灰色---浅灰色----灰白色的多期“石英脉”。这些脉带中的部分石英脉和与共生的部分玉髓脉则形成优质“黄腊石”其中仅极少部分的玉髓脉有幸生成“黄龙玉”。
什么是黄龙玉?
近年来在我国黄腊石的主要产地——广东台山、潮州、广西贺州及云南的龙陵等地,相继发现在传统的黄腊石中,包含了一部分质地清透、密润似玉,颜色金黄,加工雕琢、把玩、佩带都倍受玩家的青睐,这些独具生命力的优质“黄玉腊”,也就是被人们称颂为“硬质田黄”的新玉种——“黄龙玉”。黄龙玉的原岩主要由细腻的隐晶质石英——“玉髓”组成,其石英的颗粒非常小,肉眼不能分辨,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每个石英的颗粒直径仅为0.001毫米。在定名中“黄”是黄腊石/黄龙玉的主色,“龙”是龙陵主产地的“缩意”,又有中华“龙”文化的深湛内涵,“玉”即是美石为玉,经云南省观赏石协会详细考察、采样、鉴定和研究后,正式命名为“黄龙玉”。
“黄龙玉”的出现,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只有一山之隔的德宏州,特别是州府——芒市、还有与缅甸一墙之隔的瑞丽拥有的数以千计的擅长赏石、玩翡翠的传统队伍,和一批具有实力和文化素养的收藏家、买卖的商家,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滇石新宠——黄腊石/黄龙玉的收藏、玩赏、交流的主力军,成了滇西黄腊石特别是黄龙玉产业化市场运作的一大支柱。
“黄龙玉”有那些特性呢?
第一是“色”,她的色彩分:淡黄色—金黄色—橙红色—桔红色—鸽血红等,这些颜色的色调都是暖色调中最活跃、最兴旺、最尊贵而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吉祥之色,这是“黄龙玉”倍受青睐的、也是价值不菲的第一要素。
第二是“透”:黄龙玉呈匀净的半透明状,对光观察时玉料的边缘或较薄的部分有橙黄色透光现象,用电筒照射的时候,光晕较宽,贴切边缘照射时常可透亮到3-6厘米,加工好的成品质地纯净而清透。
第三是“润”:由于质地细密、纯净而清透,无杂质。所以抛光后效果极好,细腻柔润而清亮灵动。
第四是“硬”:黄龙玉的硬度6.5—7.7度,但在加工的过程中很“吃”工具,比雕翡翠费工具些。
“黄龙玉”的颜色极其丰富多彩,有白色/黄色/灰色/白色飘黄飘红/黄色飘红,也有几种颜色在同一块料中表现出来,也象和田玉一样有山料和籽料之分,也和翡翠一样有新坑和老坑之分。
“黄龙玉“的颜色有:
单色类(玉料呈一种颜色)
有混色类(玉料为两种或多种颜色混生一起)
间色类(玉料由两种以上颜色呈较规则的间互平行纹带共生)
悄色类(有主色的局部出现较显眼的艳丽或与底色反差强的色块)。
暖色系列有:a:大枣红 b鸡血红 c楺皮红 d柑皮橙 e黄金黄 f鸡油黄 g熟栗黄 h桂花黄 i象牙黄 j桐油黄。
冷色调系列有: a冬雪白 b荔肉白 c莲藕白 d瓦灰 e乌鸦黑 f海带绿 g艾叶绿 h湖水蓝
还有些俏色的。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编辑:
童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