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婺德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10年2月8日 20:4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省委在开化、婺源、德兴三县边境建立化婺德革命根据地。我是直接参加者,对这块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是了解的。
化婺德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化婺德特区。1930年,德兴苏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全县百分之九十的地区树立了红旗,中共德兴县委派了一批中共党员来开化油溪口一带活动。1931年3月1日,红十军攻占浙西重镇华埠,推动了开化县的建党活动。此时,中共赣东北特委派出党的白区干部董德祥,以做食盐生意为掩护,来开化县张湾乡油溪口村做地下工作,组织了傅家富等18位贫苦农民结拜兄弟,杨林村的李仁惠、江增琪也到油溪口参加“十八兄弟”。董德祥等培养了傅家富、杨金钱、汪光雪等5人参加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9月,建立了中共开化县油溪口支部。同年冬,赣东北党组织又派黄水才(化名张老七)来开化从事革命活动。张老七落脚在张家湾村张宗德家,他肩挑一箩担以做小生意为掩护,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不久我也参加了革命,先参加了“十八兄弟”,1932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到1932年三四月间,我们下庄、上庄、店前、石田、大坞坑、蕉坑等地建立了11个党组织,有三四十人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1年年底,为了巩固老区,发展新区,实现向浙西、皖南发展的战略目标,赣东北省委决定将德兴苏区东部五个区划为化婺德特区,建立中共化婺德特区委。德兴县委派县苏维埃军事干部余熙庆任特区委书记。当时辖德兴县,靠近婺源、开化的六区暖水、七区陈充、九区杜村、十区李宅、十一区银岭畈等五个区。特区机关设在暖水,属省委和德兴县委双重领导。
化婺德特区建立后,积极向婺源开化开展工作。九区(杜村)区委书记张贤生,派刘金发、余先进到九区乐安河对面婺源曹门开辟地方工作。1932年3月,建立中共开化特支,黄水才为书记,在化婺德边区积极发展党组织,筹建化婺德边区苏维埃政府。化婺德特区委在开辟发展新区工作的同时,组建了一支游击队,我曾担任过游击队的负责工作,扩大红军,动员青年参加红军。游击队逐步发展起来,对保卫苏区安全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阶段,化婺德特区扩大为化婺德中心县。1932年4月16日,在方志敏的领导下,红十军跳向苏区外围,兵分两路,再次猛烈袭击浙西重镇华埠获胜,推动了浙西苏维埃运动的发展。化婺德特区扩大为化婺德中心县。中共化婺德中心县委建立后,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1932年5月,杨林乡十八跳党组织,以丁石清为主要负责人,组织张荣根、张宗德、丁长兴等20多人的一支运输队。他们经常去华埠采购食盐、布匹、电池,经下庄运送到苏区,在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化婺德中心县委书记余熙庆,县苏维埃主席潘吉友,县机关仍设在暖水。化婺德中心县委根据省委指示,确定以开展白区工作为主的工作方针。工作对象仍然是以紧靠德兴北面的婺源和东面的开化为主,同时还向浙江省的常山和江西省的玉山县方向发展。因此,化婺德中心县委派出大批优秀工作人员,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开展卓有成效的白区工作,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和发展党的秘密组织,并在1932年4月下旬,在开化县白沙关建立了中共开化一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同时还建立了开化一区的游击队。
开化一区区委书记张功仁,秘书程省三,宣传部长杨大和,妇女部长董美云,团委书记杨文年,副书记朱道显,区苏维埃主席程石根,副主席董惠全。在化婺德中心县委领导下,开化一区委、区苏维埃领导着这一带贫苦农民进行平债废租和土地改革,至此苏维埃政权在浙西开始建立。
我们下庄各自然村和蕉坑、张家湾一带是一区的公开活动地区,十八跳、杨林、东坑口、梅杭口一带是一区的秘密或半公开地区。开化一区苏维埃下建立了3个乡苏维埃17个村苏维埃。区苏维埃、区委还建立了16个贫农团,以及店前、大坞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组织。
1932年五一节前夕,根据省委和化婺德中心县委的指示,开化一区组织张观喜、刘桂源、鄢传主、余寿根、刘志元等30余人的参观团,前往葛源参加“红五月”活动。我们30多人在白沙关集中,经化婺德中心县委机关所在地暖水,去省委所在地横峰葛源。我们于五一节三四天后到达省委、省苏维埃,受到省委、省苏维埃、省军区领导和葛源群众的热烈欢迎,省委、省苏维埃还召开了联欢会,我们参观了红色省会葛源,聆听了省委、省苏维埃领导的报告。方志敏还接见了我们。我们学到了许多苏区人民闹革命的经验,对苏区的土地改革问题专门作了访问,我们受到极大的教育和莫大的鼓舞。5月中旬,参观团除我和鄢传主(杨林乡夏坞人)等人留在葛源党校学习1个月。其余人回来后,心里亮堂堂,情绪缴昂,立即准备开展打土豪,分田地。
我和鄢传主于6月中旬从葛源学习回来。后脱产参加区苏维埃的土改工作。自6月中旬开始,在中心县委、区委和苏维埃的领导下,组织了工作队。在县苏维埃赤警营一、三、八连的武装配合下,发动广大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我直接参加上庄、下庄、石田、方家亭、大小王坑、店前、大坞坑、犁壁坞、小关、犁岭坞与棕塘等11个村的土地改革工作。这11个村都是山区的小村庄,一共有120多户,450多人口,耕地总面积500余亩。土改结果,共分掉15户土豪的耕地300余亩。分田的时候,各村召开贫苦户主会议,在会上由工作队或村苏维埃、贫农团的负责人宣布土改原则:贫苦农民分好田,地主、富农分坏田;谁租种的田仍由谁种,多退少补;雇农优先。土改以后,县苏维埃政府又发放大批贷款,帮助农民解决耕牛、农具、种子不足的困难。农民有了土地,并得到政府的扶助,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开化一区苏维埃,有县苏维埃赤警营一、三、八连和区游击队的武装,在张家湾、塘埂、焦坑、大卓坞等村进行了平债废租与抗税斗争。1932年7月,蕉川村苏维埃贫农团配合一、三、八连攻打蕉坑口的土豪方光汉家,烧毁了全部地契,成为当时半公开活动区内平债废租的典型。在土地改革前后,贫农团在工作队与乡、村、苏维埃的领导下,收集了铜铁,请铁匠师傅在下庄凉亭打刀造枪(主要是匕首、红缨枪),分发给贫农团,每人各一把。店前的贫农团分了土豪程金富设在方家亭的“灌进仓”稻谷两千多斤。
1932年7月,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团与开化县民团,在国民党军三十六旅配合下,疯狂地进攻白沙关。同年8月4日,国民党重兵占领白沙关。土豪劣绅依仗反动势力卷土重来,对革命积极分子进行残酷的镇压。方家亭党组织的负责人方雪和等被敌人杀害。不少群众躲灾逃难,纷纷奔向德兴苏区。我们下庄村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到德兴,许多田地的稻子不敢去收,土地改革的成果又被土豪夺了回去。黄水才就在这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群众撤退而壮烈牺牲。我也随开化一区委与区苏维埃机关转移德兴李宅董家坞一带。至1933年,区委书记张功仁、委员董惠全、程省三、朱显道等均因肃反扩大化入狱。区苏维埃主席程石根后调暖水区委任书记,也担任区委委员,转入地下后我又担任特区委委员。张观喜和我也去化婺德苏维埃县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32年8月,国民党疯狂“围剿”,使化婺德苏区遭到很大的损失。我们杨林乡在开化一区委的领导下,打土豪,开展土地改革;杀暗探,为党为民除奸;冒风险,为苏区送盐送物;为革命输送干部。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参加革命组织和从事革命活动人数达到191人,其中牺牲91人。
1933年3月,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时,化婺德根据地选出了7名代表参加大会,其中开化县油溪口的傅家富就是7名代表中的一员,并在大会选举时,傅家富当选为省苏维埃执委。
1935年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方志敏率领下,途经杨林撤回化婺德苏区,受到我们杨林乡党组织和贫农团的掩护与支援,住在南华山麓山脚的叶老和尚、陈老陆为先遣队带路上山,蕉川村上的方清源为失散的红军战士送饭半个多月,并亲自送红军战士返回苏区。
总之,化婺德根据地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毛善清、许金翔整理)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刘桂源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