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湾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斗争史略
2010年1月19日 17:43
开化县张湾乡位于县城西南面,东接池淮镇,西南与杨林镇接壤,北至苏庄、长虹乡。全乡总面积97.7平方公里,辖9个村,73个自然村,8347人。该乡靠近江西省德兴、婺源县,是个纯山区,境内崇山峻岭,峰峦起伏,山高树密,优越的地形有利于地下革命活动,是苏区贸易窗口华埠通往江西德兴、婺源、乐平等地的通商必经之路。该乡的油溪口,是水陆要道咽喉之地。1931年6月18日,赣东北特委第三次常委会决议案中就明确指出:“浙江方面,以油溪口为中心,与德兴苏区打成一片,与小玉山取得联系,向华埠、开化发展”。据查,该乡从1930年冬至1937年春,在此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建立党支部6个,发展党员41名。团支部2个,团员78名;贫农团2个,128人;妇女会1个,40人。并开展了“上名字”运动,参加红军游击队68人,参加红军地下工作100多人。先后隶属德兴县委、化婺德中心县委、开化一区委和开婺休中心县委四中心区的山乡,是我县党组织建立最早的一个乡。
一、党组织、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早在1930年冬,德兴苏区委派了以做食盐生意为掩护的董德祥同志来到张湾乡油溪口村(现名油川),落脚在傅家富家,从事地下秘密活动,组织了挑盐运输队,从华埠运至苏区,以解决苏区缺盐的困难。1931年2月,苏区又委派余金德来董德祥处,余与董以“娘舅、外甥”称呼,开展革命活动。在这期间,先在油溪口组织了傅家富等人参加的“十八兄弟”群众性革命组织,以结拜兄弟为名。实为苏区联络,活动在华埠一带打听敌情,送物资送情报到苏区。
1931年9月董德祥、余金德两同志就在油溪口发展了5名党员。在本村后山脚坟地(老鼠形)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由董德祥宣布中共油溪口党支部正式成立,傅家富任支部书记。11月1日《赣东北省委关于党的最近工作状况》中说:“离华埠数十里的地点(油溪口)也建立了支部。”
1931年冬,参加过赣东北省委学习3个月的黄水才又派往油溪口,后转向张家湾张宗德家居住,化名张老七。次年3月,张老七先组织张家湾一带数十名贫苦农民,把食盐、电筒、电池等物资运往德兴、暖水、李宅、苏区,并带他们去李宅区委“上名字”参加红军,由区委书记张功仁布置他们回来作秘密宣传工作。这时,陶根友(剃头老王)也到张家湾张老七处,后去塘埂拜邓祥根为理发师傅,以学剃头为掩护作地下工作。
同年4月,黄水才、陶根友等以单线联系的形式后在张家湾、塘埂发展了17名党员。在塘埂下坞湾举行了入党宣誓,由张老七宣布中共张家湾支部建立,张观喜任支部书记。次日,党支部讨论成立了村苏维埃政权,建立贫农团、青年团、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
接着,张老七转到殿前活动,他和汪石苟发展了5名党员,在殿前柏家坞山上举行了入党宣誓,会议期间,唱革命歌曲,以“撮土焚香”的仪式向党盟誓,建立了殿前党支部,支部负责人汪石苟、汪根荣,继而又建立贫农团、青年团,开展“上名字”运动。
1932年4月,在塘埂、张家湾一带成立了一个乡苏,进行了平债、废租与抗税活动。
1935年4月,邱老金率游击队在油溪口以北的路口村甘坑活动,发展了5名党员,在甘坑的傅美章家举行了入党宣誓,建立了党支部,支部负责人赖金钱、傅文灶。
1936年7月,地下党组织在小油溪召开了支部扩大会议,处决了违反党纪的党支书夏根林。12月,江小妹、邹丙阳等在李加金家通过整顿,吸收了4名党员举行入党仪式,建立了新的支部,支部负责人李加金。
另外,活动在小油溪苏源头的邱老金、何连长、洋油箱、大老李、小老李等又发展了4名党员,在邹美林家建立了党支部,支部负责人李玉廷、廖家荣。
二、武装斗争持续不断
1932年4月16日,德兴县独立营一三八连由共产党员傅家富带路,首次攻打油溪口伪保安团,此时,驻油溪口的敌人闻风窜逃,丢械弃枪,不攻自破,半时许,我军已占敌营,缴获步枪十余支,还捉到土豪钟万生、管荣丙,以及廖桂芳、吴邦基、廖庆林等3名落后分子带往苏区,通过教育改造没收部分财产和银元放回。还烧毁伪保长王元春一幢房屋凯旋而归。
1933年9月4日,德兴县独立营一三八连300多人,贫农团100多人协同作战,第二次攻打油溪口,打死敌警察5名,俘敌3名,缴获子弹数百发和一些战利品。部队当晚撤回。
1933年9月17日,红十军2000余人,首破开化县城经油溪口,第三次攻打油溪口伪警察。我军威名大震,敌胆颤心寒,抱头鼠窜。镇压了地方势力,为攻破开化县城扫除了一大障碍。
1936年7月7日,活动在小油溪一带的邱老金游击队与何田乡一游击队协同作战攻克开化获胜。
1936年10月的一个深夜,何连长带领游击队,从小油溪出发,夜袭星口伪保安团,伪军闻风窜逃,当晚,凯旋小油溪。
1936年农历十月初一,活动在小油溪以北的邱老金、何连长游击队300余人,在小油溪刘连山与国民党55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击毙伪军5名。由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过大,战斗持续了3个小时,我游击队伤亡4名,只好趁夜深之机突围,以保实力。游击队突围后途经大寒山岗坞坳时,又捉到1名帮敌人暗送情报的伪甲长,就地处决。
三、打击土豪劣绅,镇压反动势力
自张家湾、塘埂、殿前一带贫农团等组织相继成立后,在区委、区苏游击队及独立营一三八连的通力协助下,以贫农团为主力,迅速掀起了打土豪、平债废租、筹款的热潮。
1932年农历四月,陶根友带领区游击队30余人,和贫农团一起,抓住塘埂刘亦富的儿子刘汉元,绑押到李宅,迫使其父送去一头毛猪,一匹大红布和300块银元赎子。
同月,区游击队及独立营一三八连由夏应田带路以及贫农团数百人攻打茹山,打死了负有血债的土豪方焕桶,活捉土豪方根寿的两个侄子。经区委书记张功仁审理,处死方毫亭,释放其弟方大锉。
是年农历5月13日,为了打击对源的土豪汪根交、金华荣的反动气焰,张家湾、塘埂一带的贫农团100余人和化婺德独立营一三八连兵分两路夹攻对源。一路40余人,经油溪口的上墩源、小坞、蒋泉村而去,抓获了上礅源的土豪李金清与徐讨饭;另一路150多人往焦坑、荷村前行,两路汇合对源村。因汪根交已逃之外地,便转攻金华荣家,因他与汪根交在4月份以“红军探子”罪杀害了杭兴村的曾光松、练发林,金华荣全家亦早已逃命。战士们怒不可遏,砸了金家的神位,同时抓了8个身份不明的人,与另外2名土豪押往苏区劳改,后各罚200、300大洋放回。
1935年4月,邱老金游击队攻打潭头,捉到土豪张石友,押往苏庄解元岭处决,因当时只伤颈部边沿,未击中要害部位,后游击队撤走,张抱头窜逃。
5月,邱老金率开婺休中心县游击大队,从苏庄的平坑打土豪沿途到小油溪的林坞,捉到土豪2名,经审理处死1名,释放1名。
11月2日,邱老金率开婺休中心县游击大队攻打余田畈,抓获伪乡长张石锦,缴获木壳枪1支,子弹10排,白朗宁手枪2支,子弹100余发。还抓到虹桥村土豪叶春生,也一并押往解元岭枪决。
四、围剿与反围剿
正值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时,茹山逃亡土豪方根寿跑到县府告密,县长一面命令各乡组织民团,任方根寿为民团指挥官;一面向省告急请求派兵,鼎梅、溪源、协和三乡的民团与基干队共上千人,从1932年农历初八起,向张家湾、塘埂、上下庄一带进行大肆围剿,对革命群众和地下党同志施以残暴的镇压和屠杀。
1932年农历五月十九日,仅1天时间,塘埂就遭民团与基干队围剿7次,塘埂的邓祥和、刘宗义、邓有根等被当场杀害,张根荣、刘益丙、刘益万等18人被抓去坐牢,邓有根抓到梅坑口松柏凉亭杀害,张家湾方石旺被砍头挂在开化城门示众3天,张麻子、张龙寿死于狱中,张老七等人带领张家湾、塘埂男女老少100余人组成难民团,由团长张龙元带领到德兴苏区董家坞一带活动。
为了镇压这个罪恶累累的国民党暗探,1932年6月,何达白、刘桂元从占金斗的姘妇家中把他抓来处决。并把占的姘妇邹宝香带往苏区进行审问。
1937年3月,由于敌人疯狂地清剿,何连长在小油溪因叛徒出卖,被捆押婺源县江湾杀害。革命遭受严重挫折,活动暂时转移。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开化县张湾乡党委 开化县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