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抃“煮茶谢恩”的传说
2010年1月5日 21:19
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冬,出生在衢州北门沙湾。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官累至朝廷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然而,赵抃虽高官名位,在开化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煮茶谢恩”的佳话。
赵抃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少时流落到村头后宅,夜宿屋檐下。一日清晨,贤达余仁合启开大门,见状惊讶,遂邀至家中。余仁合素有矜恤孤贫、乐善好施之举,从赵抃言谈举止中,深感其聪慧过人,气宇不凡,便延入书馆,日备三餐,以资求学。得中进士后,踏上仕途,清廉职守,勤政爱民,克己奉公,不畏权贵,从地方官做到京官。赵抃为念及余仁合知人爱才,重视教育,积德累仁,自己进京赴考时,还赠金帛,制衣着,并遣苍头(仆人)护送至京。曾欲以官回报恩典,但三往而仁合坚辞。其事与宋神宗提及,皇帝赵顼也觉“不可理解”,即命赵抃引仁合上朝见驾。皇上直言相问:“卿欲官乎?”仁合答:“不愿。”见皇帝还在将信将疑,仁合坦诚禀报曰:“四海永清,世和岁稔,乃臣之愿也”!皇帝听了,动情地对赵抃说:“德惠于卿,可谓长者矣!”赵抃看余仁合皇帝赐官不受,只得亲自护送回乡。
赵抃一路照料送仁合回到村头,心想:德惠于己的长者,授官不当,赠银不收,当如何报答?入屋后,请仁合坐定,赵抃便找来陶土烧制成的粗瓷瓦壶,放进茶叶,把水煮开,用洁白瓷杯,沏满茶,恭恭敬敬地捧到仁合面前。赵抃在仁合家逗留三天日子里,天天早起晚睡,煮茶送水,伺候余仁合。一日清晨,赵抃将冲好的茶水端给余仁合,仁合看到杯里清澈碧绿,茶水表面,漂浮着一层雪茸,就用嘴唇吹拂浮面的白沫。赵抃见之,忙提醒说:“恩师,古诗中有‘素瓷雪花漂沫香,恰似琼液添藻浆’之句,这白毫沫有消炎、润喉、清嗓子的药效,对人体大为有益。”仁合听罢,轻轻啜了一口,仔细品味,如鸡汤香,又似板栗香,还好像有股兰花香,但又不像。总之,有一种使人感到异常舒适的独特醇香。仁合正为之不解时,赵抃近前告知,这是日前家住千里岗山麓冰坑的一位友人送来的“阳崖阴林”茶。那里土质特殊,小气候特别,山间长有野生仙黄连、七叶一枝花等名贵草药,茶园附近伴生着幽兰、杜鹃……余仁合听后深有感悟,哈哈大笑说:“啊!难怪人们常夸:‘茶引花香,相得益彰,人逢知己,当仁不让。’”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 留如藩
编辑:
余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