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螺蛳
2009年11月26日 11:31
离工地不远的山下,有两个相距不到两公里远的小湖,湖面看上去蓝莹莹的,很是美丽。有日休息,同事从湖里捞了一盆螺蛳,他说湖里螺蛳很多,只摸一会工夫就装了一脸盆。我估摸是阿尔巴尼亚当地人不吃这玩意,又因湖水清澈无污染,利于螺蛳繁殖,幼螺生长也快,年复一年,湖里螺蛳就越来越多了。螺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无比,只怪老外不识美味没口福,便宜了我们这些异国人。
看着浸在水中的颗颗螺蛳,张开盖着的翳盘,慢慢伸出触须在爬动,忽然勾起我儿时对螺蛳的回忆。
在我老家,菜市场最常见的是河螺。生长在溪水等活水中的螺蛳,我们又叫清水螺蛳,因为泥少干净,是吃螺人的最爱。河螺个头没田螺大,尤其是河里浅滩上的螺蛳,个儿适中,肉丰盈,最适合炒吃。青螺又叫青蛳,是山区特有的河鲜,模样纤细而长,肉虽瘦小,但味道独特。青蛳清热解毒,因而受到众多食客的追捧。
“小小瓶,小小盖,小小瓶里装荤菜。”这是我小时候唱过的儿歌。此时想起它,突然让我涌起一些思绪,因为我是那样怀念妈妈用酱油炒的螺蛳。炒螺蛳是一道家常风味菜,算得上是我的童年美食之一了。螺蛳是那缺荤少腥的年代里,唯一来得容易并且可以吃个够的解馋东西。老家地处水乡,大小湖泊、池塘、小河、田沟星罗棋布,为螺蛳们的生长提供了广阔天地,有水的地方,多产黄螺、青螺、田螺等等。以前在所有河鲜中,螺蛳味美,却不值钱,但现在,因吃的人太多,捞的人多了,河里螺蛳越捞越少,因而价格也随之上涨。尤其是青蛳,主产于深山沟里,因过度捕捞,货源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近年的价格直线攀升,听家人讲,最上品的论公斤单价超过30元。
螺蛳不但好吃,摸起来也是很有趣味。记得儿时的我,经常在放学后或周末和伙伴到山沟里捡青蛳,翻石摸鱼,顺带抓螃蟹;有时上田坑头捡田螺,顺带捉泥鳅;有时下河里摸螺蛳,顺带玩水,不亦乐乎。因青蛳个小,田螺个又太大,只有河螺品相最好,大小相宜,适合用嘴吮吸,而口味比田螺鲜,所以一般我们只摸河螺。
螺蛳捡回家后,先做加工前的准备,把它浸养在清水里,时间最好是一昼夜,中间换水一两次,每次滴上几滴素油,那样螺蛳就不会死,而且泥沙可以吐得很干净。吐完泥沙后,就用钳子把螺尾轧去一小截。接着把螺蛳进行多次冲洗,直到看不见螺壳上的青苔、碎渣和泥沙,方可捞起放入沥水的容器中备用。接下来就准备起火开炒,螺蛳炒得好吃与否,可口不可口,就看炒功。螺蛳烹饪方法有清炒、酱爆、葱油闷烧等等。先将适量的油倒入锅中,待热油八成熟时,将切好的蒜末、葱段、姜丝、辣椒块下锅,快速炒动一分钟左右,然后把螺蛳倒入油锅里,用锅铲不断地来回翻炒,使整锅螺蛳受热均匀。在翻炒的同时,往锅里均匀地倒些料酒和糖。如果想地道一些的话,还要加入紫苏叶作佐料,紫苏不仅起到除泥腥,还能中和螺蛳的性寒,使得油汁浓亮醇厚,口感郁香。待炒得螺肉变色,螺口上的盖子脱离时,加入精盐和少量清水,再加少许酱油。盖上锅盖,用小火焖烧,待锅汤烧沸了,打开锅盖加入少许味精,翻炒两遍,撒上葱花或胡椒粉就可以装盘了。这样炒出来的螺蛳,口感清爽入味,鲜美无比。
炒螺蛳宜作下酒菜,三五人成桌,轻吮闲聊,有滋有味地消磨时光。一盘热气腾腾的炒螺蛳端上来,土黄的壳,紫红的“头盖儿”,碧绿的葱叶,鲜红的辣椒,油亮的汤水,光看颜色够美,闻闻香气扑鼻,勾起人的食欲来,更不用说品尝了。那个爽劲啊,可谓吃在嘴里,美在心里。一顿饭,要是有了螺蛳吮吮,便可吃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心情变得悠闲自在。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吴建春
编辑:
汪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