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9年11月4日 21:16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8107.1公顷,地处浙江省开化县苏庄镇境内,与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毗邻。主峰青尖海拨1258m,水流经苏庄折入江西省境内德兴市的乐安江流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再汇入长江水系。本区前身是一个国营采育场,始建于1958年,1975年3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1年正式成立保护区管理处。1999年保护区从原来的1367.7公顷扩区到现有的8107.1公顷, 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0月成立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是负责管理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东部,浙、赣二省交界处,分布着典型的呈原始状态的大片天然次生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生物的多样性十分突出,是保存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据历年科学调查资料统计区内有高等植物244科897属1991种,其中种子植物中有我国特有属14个,珍稀濒危植物32种,特别是香果树、野含笑、紫茎这3种珍稀植物群落之大,分布之集中,在全国罕见;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麂、白颈长尾雉、豹、云豹4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鹇、黑熊、小灵猫等30种)、省重点保护动物32种,而且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是全国2个集中分布区中最大的一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是全国分布较集中、数量较多的地区,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黑熊等动物的栖息地;古田山昆虫有22目191科759属1156种,其中以古田山为模式产地的昆虫11目37科164种,其中以古田山命名的24种,以开化命名的6种;大型真菌资源有真菌207种,其中以古田山为浙江首次发现地的有50种;本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各种珍稀濒危物种。建区三十多年来,保护区先后进行了二十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
建局以来,我们加强了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在区内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2002年7月管理局与中科院植物所、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在保护区内建立了5公顷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样地;2005年我们又与中科院植物所和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完成了24公顷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定位观察永久性监测样地的野外调查工作,现正准备筹建生态定位观察站。该固定监测样地将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领域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开展国际合作的五大(包括广东的鼎湖山、云南的西双版纳、吉林的长白山、北京的东灵山、浙江的古田山等5个)对外交流平台之一,也是保护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高品味的重要平台之一。
古田山景色秀丽,古木参天,有原始次生林,大小瀑布十余处,不仅景美,而且名胜古迹也很多,留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同时也是我省第一批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和衢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方志敏同志率领的红军也在古田山一带活动,在区内留有后人纪念的有“红军洞”;粟裕同志率领的北上抗日挺进师也曾在此撒下革命的种子;保护区内有千年古寺---古田庙,保护区周边还保存着大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有苏庄的“姜家祠”、唐头的“宋代古佛”、龙坦的“宋朝窑址”等;珍稀古树名木有“元杉”、“唐柏”、“吴越古樟”、“苏庄银杏”,而且相传“元杉”是朱元璋亲手栽的,“吴越古樟”被称为“浙江树王”;另外保护区内还流传有“古田三怪”(蛇不螯,螺无尾,水有痕)的民间传说,而素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宋坑等处,更具有神奇色彩。
每年都有大批的中小学生来保护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长了生物学、环保等方面知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纷纷来保护区考察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2万多人次进保护区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和生态道德教育,发挥了保护区的科研宣传教育功能,陶冶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古田山不仅山美色秀,古迹名胜多,而且民风淳朴,冬暖夏凉,还是理想的避暑休闲旅游胜地。
来源:
开化新闻网
作者:
摄影 丰智慧
编辑:
丰智慧
|